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一葉漣漪 > 第95章 生育困境

第95章 生育困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那漫長的一整天裡,葉凡的外在狀态看上去似乎的确是不錯的,然而,這僅僅隻是貌似而已。要知道,這樣的他,絕非真實的他。從小到大,葉凡一直都是個性格外向、情感熱烈的人。他從來不曾有過這般獨自度過一整天的經曆。

在他過往的歲月中,心事向來都是毫無保留地與那些最為要好的朋友去分享、去抒發。他根本就沒有那種把痛苦深埋在心底,獨自默默承受的習慣。因為對于葉凡而言,朋友就是他心靈的避風港,是他可以毫無顧忌傾訴的對象。

就這樣,已經竭力佯裝着平靜度過了整整一天的葉凡,在傍晚那逐漸黯淡的天色中,情緒卻突然如決堤的洪水一般崩塌了。“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他的嘴裡不停地反複念叨着這句話。他的嘴唇機械般地開合着,卻幾乎不見發出聲音,那模樣十分詭異。這奇怪的舉動,很像爺爺生前聽着電匣子唱京劇時入迷的樣子。爺爺會微微閉着眼睛,嘴巴輕輕蠕動,仿佛在跟着哼唱,又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此刻的葉凡,内心猶如被千萬根針刺着,難受至極。他明明知道自己很難受,卻又告訴自己不能難受,因為他不想讓自己就這麼被難受給折磨死。而且,他也不能死,絕對不能!在這極度痛苦和混亂的時刻,一個熟悉的老方法從他心底冒了出來,那就是找人聊天,不停地與人交流。就像以往每次遇到困境時一樣,他相信通過與人的溝通和傾訴,能夠讓自己從這無盡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他緩緩地拿起手機,目光緊緊地盯着屏幕,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手微微顫抖着,仿佛那小小的手機有千斤重。他在心中反複思量着,究竟要不要撥通這個電話。

然而,僅僅片刻之後,他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仿佛下定了某種決心,笃定地選擇了屈奮進的号碼。接着,他深吸一口氣,手指用力按下了那綠色的撥号鍵。

在電話接通之前的那短短幾秒,他的心跳急速加快,每一次跳動都仿佛在訴說着他内心的緊張與期待。

嘟嘟幾聲後,電話那頭傳來了熟悉的聲音:“喂!葉凡,什麼事兒?”這聲音帶着幾分疑惑和關切,仿佛已經猜到了葉凡在這個時候打電話過來,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葉凡最初與屈奮進相識,那是在美術中學開學的日子,時間回溯到 1998 年的 9 月份。歲月悠悠,細細算來,至今已然過去了整整 16 個年頭。

在那個充滿希望與憧憬的開學季,陽光灑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當時,在同學們的眼中,張彼得總是和葉凡如影随形,關系極為親密。相比之下,屈奮進和葉凡之間的關系似乎不那麼親近,也不顯得疏遠,甚至還存在着那麼一點兒競争的意味。

不過,葉凡每次遭遇困難的時候,張彼得雖說總是陪伴在旁,但其那個“半桶水”的腦子,最多也就是好言相勸幾句,卻難以給出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

然而,屈奮進卻截然不同。從最初相識時,他就熱心地帶着葉凡去教學樓認路,讓初來乍到的葉凡不至于在偌大的校園中迷失方向。再到軍訓那段艱苦的時光,一個行軍壺的幫助,讓葉凡在酷熱與疲憊中感受到了難得的清涼與慰藉。

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在高中畢業時,葉凡和漣漪意外失散,那時候的葉凡心急如焚、不知所措。而屈奮進,憑借着自己班長的身份,不辭辛勞,傾盡全力幫助葉凡找到了漣漪。

這些往事雖然已經過去許多年,而且後來屈奮進去北京工作之後,與葉凡的聯系也逐漸變得稀少。但在葉凡自己陷入抑郁的艱難時刻,他腦海中第一個能夠想起的人,依舊是屈奮進。這一通電話所承載的意義重大,那就是期望屈奮進能夠再次對自己伸出援手,拯救自己那顆幾近破碎的心。

這通意義非凡的電話,是葉凡站立在内海大學裡那最為廣闊的湖邊撥打出去的。這個湖,堪稱内海大學的一處标志性景觀。

這裡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輕柔地垂落在湖面,宛如大自然精心描繪的一幅優美畫卷。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甯靜而深沉,幾乎看不到一絲漣漪。在旁人看來,這樣的地方,倒像是那些因想不開而選擇跳下去終結生命的絕佳場所。

但葉凡絕非是為了自殺而來此地的。他之所以選擇站在這個湖邊打電話,主要是因為這裡此時的風景,與他當下墜入低谷、無比沉重的心情,達到了一種奇妙的吻合。

這湖邊的甯靜,與葉凡内心的波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凸顯出他此刻情緒的起伏和對解脫的渴望。

他在電話裡坦誠地把自己想要孩子的事兒和盤托出,本以為會得到一些尋常的回應,沒想到卻收獲了一個極具震撼力的故事。

那是在前幾年的時候,屈奮進竟然從街心公園那熙熙攘攘的相親市場上意外地撿到了一個媳婦兒。在結婚之前,他把葉凡和張彼得叫了過去。起初,葉凡和張彼得都滿心以為是去參觀新房,懷揣着滿心的期待和祝福前往。

可萬萬沒想到,到了地方才發現,他們被叫來并非是為了參觀新房,而是被拉來充當兩個苦力幫忙搬東西。本來就對屈奮進的行事風格有些不滿的張彼得,這次更是被徹底激怒了,他忍不住抱怨道:“來這麼一趟,咱們不僅給他帶來了禮物,飯也沒請咱吃一頓,就白給他幹了整整一天的活兒,他媽這是拿我當他們家‘車把式’了麼?”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憤怒和委屈。

葉凡聽了張彼得的牢騷後,隻能無奈地笑笑。他心裡明白,發牢騷又能有什麼實際的用處呢?屈奮進一直以來就是這樣的一個習慣,大大咧咧,不太注重這些人情世故的細節。

從曆史的層面來看,他們兄弟之間的這種相處模式或許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在過去的歲月中,類似的情況可能已經多次出現。

從社會的角度分析,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往往會因為朋友之間的熟悉和親近而忽略了一些應有的禮節和尊重,從而引發不滿和矛盾。但真正的友情,有時又能夠在這些小摩擦中得以維系和鞏固。

就像葉凡和張彼得這親如手足的兄弟倆,在與屈奮進的交往中,每次都會不可避免地陷入他設下的“小圈套”。每一次上當之後,他們或許會在當時氣憤不已,信誓旦旦地表示絕不會再重蹈覆轍。然而,随着時間的流逝,那些不愉快的經曆卻又被抛諸腦後。等到下一次,他們依舊會毫無防備地再次上了屈奮進的當。

這種循環往複的模式,仿佛已經成為了他們之間一種獨特且難以打破的相處方式。從表面上看,這似乎顯得有些荒唐和無奈,但實際上,卻也蘊含着一份别樣的默契和包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