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事情發生的第二天,當夜幕再次深沉,萬籁俱寂的深夜時分,高雯打來的第二通電話才讓葉凡終于清楚地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通電話打來的時間竟和昨天如出一轍,同樣是在這令人感到孤寂的深夜。
“高華出事了!被廠保衛處扭送到公安機關了。”高雯帶着哭腔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在葉凡焦急的繼續追問下,才漸漸得知了事情的全貌。原來,高華身為公司會計,竟然利欲熏心,膽大妄為地把 260 萬公司資金偷偷轉移到了自己名下。
收到這則消息的葉凡猶如遭遇了晴天霹靂,整個人都呆立當場。他怎麼也想不到,一直看似老實本分的高華會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自己剛剛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曆經無數艱辛,才解決了生孩子的問題。如今孩子平安落地,本以為終于可以過上幾天平靜安穩的日子了,可沒想到新的麻煩事又如此無縫般地銜接上了。
260 萬啊!這對于任何一個一般家庭來講都絕非一個小數目。葉凡隻覺得腦袋嗡嗡作響,腦子裡不由自主地開始計算起自己這些年的存款。“40 萬,咱家這些年辛辛苦苦存了 40 萬!我去把這些取出來,能補多少補多少。”葉凡喃喃自語道,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絕,他深知此刻必須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彌補這個巨大的窟窿。
幾周後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高雯親自開車,帶着年幼可愛的葉珺兒緩緩回到了内海。一路上,高雯的心情沉重而複雜,葉珺兒則在兒童座椅上安靜地睡着。
此時此刻,高華已經住進了那冰冷嚴肅的看守所。在那狹小的空間裡,高華或許正陷入深深的悔恨與自責之中。幾個月後,在一個尋常的午後,我們收到了老家傳來的信息,猶如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打破了短暫的甯靜。判處高華有期徒刑五年零六個月。這個結果,既讓人感到沉重,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高華的事總算有了一個階段性的完結,整個家也逐漸從之前的混亂和焦慮中平靜下來。然而,我知道,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嶽父應該為了高華的事情已經傾盡了所有。他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不僅在經濟上付出了許多,精神上也飽受折磨。那些日子裡,嶽父的白發似乎又增添了不少,臉上的皺紋也愈發深刻。他原本挺直的脊梁,也在這重重打擊下微微彎曲。但為了家庭的完整和尊嚴,他選擇了堅強面對,獨自承擔起這一切。
高華入獄這件事,對于葉凡和高雯的日常生活表面上似乎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他們依舊按部就班地工作、照顧家庭,日子看似平靜如水地流淌着。然而,她所創造出來的 260 萬虧空,卻如同一顆深埋在心底的炸彈,讓葉凡的心裡徹底沒了底。
要知道,這家裡的錢甭管是誰的,等到真正要用的時候發現沒了,那便是真真切切的困境。在那一段時間裡,葉凡每天心心念念的願望就是掙錢和存錢。每一個清晨醒來,他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便是如何能多賺一些,如何能把賺到的錢妥善地存起來。
一直以來,他對錢的看法始終隻有一個,那就是錢是用來抵禦風險用的。在他的認知中,生活充滿了未知和變數,疾病、意外、經濟危機等等,這些潛在的風險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猛獸,随時可能撲出來。而隻有擁有足夠的資金儲備,才能在這些風險來臨之時,為自己和家人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給予他們一份安心和保障。所以,面對如今這巨大的虧空,葉凡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緊迫感,他深知自己必須更加努力地去賺錢和存錢,才能守護好這個家。
高華入獄之後,葉凡的生活的确又進入了一段看似平靜的時光,然而,說是短暫的平靜那就真的是極為短暫。
兩年後的時光匆匆而過,葉凡逐漸察覺到職場上原本關系比較要好的三個人開始與自己慢慢地漸行漸遠。那個時候,實也集團正在緊鑼密鼓地進入整合階段,他們所在的這家分公司即将要并入集團内部。在這合并的關鍵時期,全部門的人員都進入了在家辦公的特殊狀态。葉凡曾經不止一次地提醒過和自己頗為要好的胡曉妮,千萬不要因為在家辦公就有所懈怠。畢竟合并之後的前途究竟如何,部門的穩定性也仍然充滿了未知。可這番苦口婆心的話雖然說出去了,但所收到的效果卻甚微。
此時的葉凡和高雯仔細地攏了攏手上的資金,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準備賣房。既然要購房,那就要買得值得。葉凡的心裡早已構築了一間理想房屋的樣子,那房子面積要大,能夠讓一家人活動自如,不受空間的束縛;采光要好,每天都能有溫暖明亮的陽光灑入室内;還得是學區房,為孩子的未來教育提供優質的保障。這就是他堅定不移的選房标準。他經過反複考量,覺得要賣掉内海大學的房産然後換購新房。因為内海大學教師公寓雖然所處的地段不錯,周邊配套設施也較為完善,然而,這房子屬于 80 年代的老房了,建築老舊,設施老化,而且還是頂層,夏天炎熱,冬天寒冷,存在着諸多不便。
但當在席間透露出自己的願望時,母親程敏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說道:“買掉市北那間 19 年前買的那間‘二樓’,咱們兩家都搬到内海大學附近居住則更為妥當。”母親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認真,她仔細地分析着這樣做的種種好處。
回家後,葉凡與高雯關起房門,坐在沙發上開始認真地商量這件事。經過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權衡,他們覺得母親的提議也未嘗不可。賣掉“二樓”,然後兩個人繼續居住在内海大學教師公寓,把購置的新房讓給父母住。這樣一來,既可以實現與父母家“一碗湯”的距離,彼此之間有事能夠及時互相照應。而且,這樣的安排還能讓手中的資金有效地變成不動産,房産也可以給葉珺兒當做學區房,為孩子的未來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他們想象着未來的生活,父母在身邊,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家人其樂融融,充滿了溫馨和幸福。這種美好的願景讓他們更加堅定了這個決定,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幾個月後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葉凡經過一番精挑細選,終于選定了一間令他頗為滿意的住宅。這處住宅不僅位置優越,而且周邊環境宜人,在辦理了貸款手續後,葉凡成功地将其買下。
之所以葉凡如此執着地要求挑選前後皆有大公園的小區,是因為他的父親葉作鐵長久以來一直被心情煩躁、舉止暴躁的問題所困擾,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七八年之久,并且情況還在日益變得糟糕。葉凡掰起手指仔細一算,這些令人擔憂的情況竟然是發生在爺爺去世和他自己退休之後。
葉作鐵的一生充滿了坎坷與波折。他從小就沒有見過親生父母,童年時期先後在養父和繼父家生活,始終過着寄人籬下的日子,内心深處充滿了無助與孤獨。而在随後的工作中,事業也不盡如人意,種種挫折與不如意讓他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受了一輩子束縛的他,似乎在繼父去世和自己退休後,那一直緊繃着的弦突然斷裂,開始放縱起來。
那些壓抑在心底多年的情緒,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再也無法被遏制。他變得易怒、煩躁,仿佛在通過這種方式宣洩着自己一生的委屈與無奈。葉凡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也正因如此,他才希望能通過一個環境優美、甯靜舒适的居住環境,來幫助父親緩解情緒,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靜與安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