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往來宮中的人衆多,理會他們的人少之又少,偶有願意同他們多說一句的人,也不知曉他們哥哥的下落。深宮中城牆疊嶂,又有誰會記得一個十幾歲的太監。
等了三年都毫無音訊,一日夜裡,徐森突然同文娘說,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哥哥在宮中受苦,我們也不能一直在外乞讨,他決定去投軍。
文娘不同意,且不說安全與否,哪個軍隊會要這麼小的孩子?
徐森拉着文娘的手道,“你我二人雖年年幼,可也是屍山上爬過來的人,深知這世上想要活着隻能靠自己。如今哥哥在宮中生死未蔔,你我二人若再不出息,豈不枉費他的一番苦心。”
“我便是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去投軍,我腦子笨,除了一身蠻力别無所有,你不一樣,你聰明,還識字,這幾年在學堂外面偷聽先生講學,你比坐在堂内的學子還用心。”
“你去求先生吧,京中學堂衆多,總有地方會收留你。你學一門手藝,可以養活自己。事在人為,你我二人曾經死裡求生,如今我們也定能闖出一片天地。”
文娘見徐森去意已決,也隻得同意,就這樣徐森和文娘分開了。
徐森早聽說京都中的宋将軍府,治府嚴明,宋家軍更是神勇無比,屢獲戰功。他乞讨時便已摸清宋府的位置,決心投軍後,他日日守在在宋府門口,終有一日在門外遇到了宋老将軍。
他看到宋老将軍後,立刻沖上前,跪在宋老将軍面前瘋狂磕頭,求宋老将軍收留自己。
他邊哭邊說,自己年幼跟着父親學了幾年功夫,家鄉鬧饑荒,父親被人打死了,他随母親和兄長還有遠房表妹上京乞讨。
剛到京都母親也餓死了,兄長為了賺錢養活他和表妹,出去給人做小工,可卻不知所蹤。如今家中隻剩下他和表妹,他兄妹二人一直乞讨為生,可他如今實在無法養活妹妹了。
他言辭懇切地保證,自己雖年幼卻什麼都能做,隻求宋老将軍開恩,能将他留在軍營中,哪怕是洗衣做飯打個下手,他也感念宋老将軍的大恩了。
也是那日趕巧了,宋老将軍剛從邊關回來休整,也聽說了那個鬧饑荒換羊的事,見這孩子能從屍山裡爬出來,還有勇氣來求自己,心中對徐森的印象不錯。
加之徐森手長腿長,也确實是塊習武的好料子,宋老将軍便将他帶去了軍營。
隻是文娘卻沒有徐森那麼好運,徐森走了,文娘去城内各個學堂求見師傅,說自己可以洗衣做飯,隻求師傅能給口飯,可學堂的師傅沒有人要她。
徐森在軍營中,跟着軍中師爺學了寫字讀書,他給文娘寫信,說如今自己在軍中讨生活,不能常回去看文娘,讓文娘完事保重。
他還給文娘捎了新衣服和吃的,說是軍中将士聽了他的過往,又得知他還有個妹妹,對他心生憐憫,将家裡女兒的衣服拿給文娘的。
他要文娘安心在家中住着,如今宋老将軍也給他發月例銀子了,一拿到錢他便差人全都拿給文娘。可文娘一人在家卻不踏實,她總覺得自己受了徐家大恩,無以為報。
徐森很少回來,文娘不怨他,她本就是徐森的娘撿回來的,若非如此她早已命喪黃泉,如今她和徐森都是泥菩薩過江,誰能幫誰多一點呢。
徐森走後,文娘便不再上街乞讨了,她廚藝不精,别的技能也沒有,隻得跟着鄰居大娘學着做些餅子饅頭上街售賣,掙口菜錢。托鄰居大娘的照顧,文娘獨自一人生活到十二歲。
她長高了很多,身材也開始有了變化。漸漸地,她發現男人們看她的眼神有了變化,她一人獨居,又開始抽條,想是那些人開始對她有了非分之想,這讓她十分害怕。
那日她上街,忽的聽到人牙子說宮中要采辦一批宮女,雖是做粗活,可與她來說是天大的機遇,她趕緊将自己洗幹淨,跑去人牙行裡,如徐森的哥哥一般,将自己賣進了宮中。
等徐森知曉此事,急的沖回來要她把錢還給人牙行,文娘卻不肯。她摸着徐森瘦出棱角的臉,哭着說自己不敢再在街上,擔心街上行乞的那幫老貨會害死自己。
況哥哥這麼多年杳無音訊,靠着徐森一個人在軍營混生活,太苦了。她要進宮,一來可減輕徐森的負擔,二來她要去打聽哥哥的下落。
他二人又抱在一起哭了一會後,文娘從懷中掏出一個很小的玉墜,不值錢,卻溫潤。
她将玉墜遞到徐森手上說:“這些年你我二人相依為命,不外乎想要一個家,可我們如今卻無法實現這個夢。從前我那老娘拿我去換羊,诓騙我說去對家當童養媳。”
“是娘将我撿回來,又給了我一條命。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待我的好我都知道,我沒什麼能報答你的,如今便将自己換與你做媳婦。”
“這個玉墜是我爹臨終前偷偷塞給我的,你拿好。我此去宮去伺候貴人,若能活着從宮中出來,我們便成親,我與你生兒育女,重新組建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