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安搖搖頭,“她不是侯官府出來的。侯官府的人,除非被指派出來,比如我,還有竹亭這樣被指給别人做暗衛或下人。其餘的人,此生都不能離開侯官府。”
江星遙依舊疑惑,“那她如何知道你是十三呢?”
“我曾救過她。”清安歎了口氣說道。
淩月的故事其實沒什麼新意。
她曾是京都醫官的孫女,祖父是太醫院院正,家中世代行醫,也曾風光過。淩月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嬌俏可愛又聰慧過人,祖父從小就将她帶在身邊,将一身本是都傳于她。
許是得了祖父和父親的遺傳,淩月醉心醫學,很小的時候,她就已将祖父的本是學了六七成,用他祖父的話來說,淩月胎裡就帶着本事,生來就是吃這碗飯的。
原本她和家中的計劃,都是送她進宮去做女醫官的。
誰料那年宮中鬧了時疫,好幾個妃子染病去世了,一時間宮裡人心惶惶,聖上下令要淩月的祖父十日内務必研制出解藥,否則提頭來見。
淩月的父親也在太醫院做事,他陪着祖父日日夜夜的研制新藥,第十日他們終于研制出解藥時,再送去給聖上的路上,她祖父突然倒地身亡。
過勞猝死。
此事迅速在京都傳開。由于淩月的祖父經常會在不當值的日子裡為城中百姓義診,在京都中口碑極好,故而城中百姓無不感念他的。
聖上感念他的功勞,要大肆獎賞他,“譽滿杏林”的牌匾都讓内務府制好了,結果第一批吃了淩月祖父和父親研制的解藥的宮人突然全都吐血暴斃,随後各宮各院都開始陸續死人。
聖上暴怒,即刻讓大理寺扣了淩月的父親。淩月父親哭着喊冤,那解藥是他自己親自試過的,并無問題啊。
可此時太醫院忽然傳出謠言,說當時那解藥的藥性就烈得很,隻能短暫抑制病情,并不能醫治根本。他們都勸阻淩月的祖父不要用此藥,淩月的祖父為了邀功,警告太醫院的知情人士膽敢将此事說出去就等着家裡人來收屍。
更有甚者,說當時以身試藥的人其實是淩月的祖父,故而在去往聖上宮殿的路上就暴斃身亡,淩月的父親為了邀功,硬是将淩月祖父的死說成是過勞猝死。
其實這傳聞的真僞一探便知,可偏偏死的人裡,有一個太後宮裡的老嬷嬷,那老嬷嬷跟随太後四五十年,一路在這宮中厮殺熬到最後,聖上奪嫡她也是出了力的,聖上和太後同那老嬷嬷的感情之深厚非旁人所能級。
太後一怒之下氣血攻心,一病不起。聖上素來是個孝順的,見太後這般,他也顧不得去了解背後的實情,隻下令即刻将淩月的父親下獄,等着秋後問斬。
淩月的家曾是譽滿杏林的中醫世家,卻也在謠言中風雨飄搖,轉身變成了太醫院裡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淩月的母親同父親感情甚好,他父親下獄後,淩月母親花了重金才托得人帶她去牢獄中見了他父親一面。
不知他二人說了什麼,隻是淩月的母親回來後,一個夜裡在家中上吊了。
淩月的父親知曉此事後,沒多久也死在了獄中。
淩月還有一個哥哥和嫁出去的姐姐,姐姐因為母家獲罪,在夫家受盡淩辱,又因父母相繼離世,受了打擊,有些瘋瘋癫癫了。
聖上未能砍了她父親的頭,認為她父母皆是畏罪自殺,其行當誅。淩月的哥哥原本也跟着父親學醫的,他哥哥主動站出來,說原替父請罪,潛心研制時疫解藥,待藥成,願替父赴死,隻求聖上開恩,留她妹妹一條命。
聖上原本不同意,可太醫院衆人隻傳出謠言,卻無一人能真的研制出解藥。于是聖上同意了淩月哥哥的請求,他哥哥也不負衆望,還真的拿出了解藥。
清安與淩月相識的那天,正是淩月哥哥當街行刑之日。不少百姓前來求情,說淩月祖父一生救人無數都不計回報,何至于晚年突然糊塗,要去沽名釣譽,拿着假藥冒着死罪邀功。
奈何太後老糊塗了,老姐妹去世了,她終日郁郁寡歡,身體也每況愈下,聖上為了平太後的怒火,依舊下旨行刑,砍了他哥哥的頭。
隻一夕之間,淩月的家便散了。她站在街頭,看着哥哥被人斬首,哭的暈了過去。
彼時清安執行完任務,遠遠見得一個十多歲的少女哭的聲嘶力竭,口中喊着哥哥,最後暈倒在了人群中。
透過淩月,他仿佛看到了十歲那年的自己,也是這般哭着喊着讓文娘别走,他還是動了恻隐之心,獨自穿過人群,将淩月救下,又替她給哥哥收了屍。
淩月在清安的幫助下,葬了父母和哥哥。如今家中除了一個被夫家丢去莊子上,瘋瘋癫癫的姐姐,就隻剩下淩月一人了。
淩月家裡出事後,奴仆們都四散跑走了,因着淩月祖父和父親母親對家裡的下人不錯,他們倒也沒有想要卷走家中财務。淩月母親的陪嫁嬷嬷心疼淩月,将家中所剩的錢财都替她收好,帶着她回老家讨生活了。
“那後來呢?她怎會流落到那煙花柳巷?你又怎會知道她如今在水月天?”江星遙好奇地問。
清安笑笑,接着說道,“她本就是個聰明絕頂的女子,又經曆了家中巨變,她一心隻想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