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紅顔不辭鏡 > 第33章 大傳胪

第33章 大傳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殿試是皇阿瑪親自出題考校新貢士,這回不用我等皇子監考,我照樣得擱太和殿好好站着,看取中會試的新貢士進殿考試。

跟選秀一樣,貢士也是按會試名次由高到低六個一排列隊。貢士隊伍甫一露面,我即為第一排當中的青年吸引了眼光。

年輕英俊的貢士我見過不少,比如張廷玉、徐本、绮禮、年羹堯,但再沒誰似眼前這個人一般眉清目秀,将一身藍衣穿得超凡脫俗,完全地契合了我對江南才子的想象——男生女相,聰明外露。衣重六铢,晴時無弦。

第一排第三列,這個位置對應會試第三,我很快想起他的名字:汪繹,前科會試第三名,因父喪,錯過前科殿試,今科由禮部奏請,皇阿瑪恩準直接殿試。

今科會試第三名張成遇排在他之後,第四列。

連帶地第七名的張廷玉排在第二排第二列不提。

一時考試開始,我站得無聊,便忍不住胡思亂想,想皇阿瑪是否會點汪繹為探花。

無論才學樣貌,汪繹都是我見過的人中探花最合适的人選。

張廷玉雖說生得也俊,卻是老成太過,少了股書生意氣,才子風流……

回到府邸書房,我吩咐戴铎:“抄了汪繹的履曆來。”

“爺,”稍後戴铎回我:“汪繹祖籍安徽,現居江蘇常熟……”

沒想到汪繹是跟張廷玉一般的安徽人,我有些意外,轉念又以為還是江南的水養人,張廷玉若是生在江南,一準也添些輕靈……

三月初七小傳胪是禮部給皇阿瑪引薦殿試讀卷前十名。

“皇上,”文華殿大學士張英拿着卷子禀報:“臣等議殿試前十名:季愈、汪繹、王露、張成遇、管昂發、嚴宗溥、 徐本。”

徐本?我很吃驚。

俗話說“文無第一”,若非殿試超常發揮,殿試讀卷官很少将某個貢士的名次提前二十多名,更别說徐本還是刑部侍郎徐潮的兒子。

“……楊守知、董麒、張翮。”

沒有張廷玉!我訝異地掃了張英一眼,張英站得紋絲不動。

張師傅為人小心謹慎,我猜測:加上才發順天府鄉試案,張師傅為避嫌疑,多半是他自己主動提議,壓了張廷玉的名次。

……

悄寂無聲中,皇阿瑪閱完十張卷子。沉思一刻,皇阿瑪抽出第二張卷子,谕旨:“前科會試第三名汪繹為父孝未能參與前科殿試,今科殿試擢為第一甲第一名,以彰孝道。”

汪繹狀元!我愣住。汪繹文章這麼厲害的嗎?能讓皇阿瑪罔顧今科貢士體面,将他這個前科會試第三取作今科殿試第一。

難不成父孝三年,汪繹真都用來精進讀書了?就汪繹那個樣貌,真想不到他這麼沉得下心來。

真正是人不可貌相。

拿起第一張卷子,皇阿瑪谕旨:“今科會試第二名季愈第一甲第二名。”

下一張:“今科會試第一名王露第一甲第三名。”

……

“徐本父親徐潮官居從二品刑部侍郎,作為官員之子,”皇阿瑪抽出徐本的卷子:“徐本取做第十九名,另補一張卷子來,進第十名。往後,鄉試試卷分作官卷和民卷。”

“凡京官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官,外官文三品、武官二品以上子孫和曾孫、胞兄弟侄應鄉試者,概入官卷,餘皆入民卷,分别規定取中名額。如官員子弟應試人不足中額一名,則不單列官卷,而散入民卷。”

“官卷民卷合并取第,官卷自第十九名起取!”

我……

殿試發榜中忽然提及鄉試,我有一刻地怔愣。但待消化完皇阿瑪的話後,我真心歎服:如此才是規避順天府鄉試案重演的解決之道。

“皇阿瑪聖明!”

我跟着太子一塊磕頭,山呼萬歲。

站起身,再看張英,我服氣:到底是朝堂屹立二十年不倒的張師傅,想必早就料到順天府鄉試案後皇阿瑪對科舉的革新動作。

……

三月初八大傳胪。大清早地我站太和殿内看绮禮、張廷玉、徐本、年羹堯等新貢士入朝。跟殿試不同,今兒貢士們都穿着一色的石青朝服,戴着一色的三枝九葉帽,隊伍看着特别齊整。

新貢士立在文武百官之後,離得有點遠,看不清臉,我隻能根據殿試時的順序推斷張廷玉、徐本、绮禮的位置。

如無意外,他三個都會為皇阿瑪點為二甲,賜進士出身。

皇阿瑪升座之後典禮開始。三跪九叩之後傳胪官捧出金榜宣汪繹為狀元,季愈榜眼、王露為探花。

遠遠地看到汪繹、季愈、王露為禮官引到禦道中間跪下,我一下子就想到三年前的李蟠、姜宸英,不覺感慨: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就是當前車的李蟠、姜宸英下場太過慘烈。

“第二甲第一名張成遇……”

“第二甲第二名……”

傳胪官念一個名字,即有人撩袍跪下。眨眼念了十個,張廷玉前後左右的人都跪下了,張廷玉尤跟一根杆子似的戳在原地,實有些可憐。

“第二甲第十六名徐本……”

徐本沒意外地取在了第十九名。

……

“第二甲第三十三名绮禮……”

對于绮禮提前六名,我不算太過意外。每年殿試都有人發揮失常,甚至于不能完卷。绮禮姓郭絡羅,家常出入我兄弟府邸,見多識廣的,無可能緊張出錯。

現在绮禮前方,除了張廷玉,還戳了五個人。

難不成,我生了懷疑:張廷玉殿試出了岔子?

很難想象,但總歸有個緣由吧!

“第二甲第六十名……”

傳胪官宣完二甲又宣三甲:“第三甲第一名史贻直……”

張廷玉前面一排,同排,後方兩排的人都已跪下,打第五排開始才有殿試失常,掉出二甲的杆子,連張廷玉在内,一共七個人。

我大概明白了張英的苦心:才剛出了順天府鄉試大案,這科會試必得保萬無一失,不留一點話柄争議。

張英從大局着眼,宰相天下,就是張廷玉可憐,滿腹錦繡卻落得跟其他落第者一般孓孓而立,倍受煎熬。

“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張廷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