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寫書簽,陸萸還安排哥哥姐姐設計書票圖案,他們都是學過畫的,這對他們而言太容易了。
為了起到防僞作用,書店的書票需要不定時時更新圖案并加蓋有星火标記的印章。
沈玉見他們忙,也沒要求他們帶自己去賞鶴,而是自己帶着妹妹去賞過鶴後,把他寫的遊記拿給陸萸看。
他帶來的第一本遊記寫的是成都,有成都的人文風情,特色美食,還有描寫都江堰的宏偉壯觀。
陸萸看過後,也覺得寫得非常好,于是和他征求加入标點符号的想法。
沈玉沒有來華亭前已看過《取經記》,也是根據那個調整過自己的寫作手法,所以陸萸要加入标點,他立馬同意了。
他還問:“不知《取經記》是出自何人之手,阿萸可否替我引薦?”
陸萸如今打起馬虎已經得心應手,她笑回:“此人是祖父認識的世外高人,不敢打擾他清修。”
沈玉聞之,雖有遺憾,但也隻得作罷,接着和陸萸讨論自己的遊記如何上市的話題。
陸萸和沈玉說了自己的想法,隻要他放心星火書店,并授予星火書店獨家銷售權,她可以和他五五分。
他隻需要提供初稿,書店這邊審好稿子後,會将第一本定稿發給他确認,他同意後,書店會大批量制作書籍上市。
上市後,書店會在第二個月根據上月的銷售情況結算費用,沈玉可以去書店直接提取分成。
如果遊記大賣,沈玉還要配合書店參與書籍宣傳活動,比如線下簽售會。
沈玉不知何為線下簽售會,陸萸又詳細講解了一番。
該解釋的都解釋完了,陸萸問:“墨生可以先考慮考慮,如果同意,我們可以簽訂協議。”
沈玉是個爽快人,他不知道陸萸如何想出這麼多稀奇古怪的點子,但他相信她肯定會做得超出自己預料,所以沒有猶豫就簽訂了協議。
沈玉的遊記有沈玉本人的名氣背書,所以陸萸給書的定價是十兩銀子一本。
第一本書印刷制作出來,陸萸立馬拿去給給沈玉确認。
沈玉也對陸萸這樣的制書速度驚歎不已,明明遊記是自己寫的,可用上等太平紙制作并配上精美封面後,瞬間讓他都不敢認了。
陸萸笑問:“這書可還滿意?”
沈玉從頭至尾全部翻了一遍,才歎道:“阿萸讓我的夢想更加具體了。”
“那便好,預祝圖書大賣吧”陸萸笑着回。
沈玉是在陸萸的鼓勵下開始寫遊記的,在此之前他隻是抱着試一試的态度。
如今看到如此精美的成書,他内心的澎湃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終有一日,他也可以靠遊曆天下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最後一頁,陸萸根據他的遊記附贈了一首詩: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陸萸道:“這詩是我自作主張加上去的,若墨生不喜歡,可去掉。”
沈玉問:“此詩可有作者,若是阿萸所作就不用去。”
陸萸在心底對杜甫說聲抱歉,才厚着臉皮回:“上次聽你和師傅合奏豎笛,我就想到了這個,如今看了你的遊記,就随意拼湊了一首。”
沈玉很喜歡這首詩,這詩讓他的遊記變得更加具有畫面感。
他不信随意就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但他隻當是陸萸謙虛,于是鄭重道:“我日後的遊記,你看過後,凡是有感想都可以附詩文在上面。”
得了沈玉的首肯,陸萸高興不已,要知道她有多少古詩沒地方放,好的遊記配好的詩簡直就是強強聯合。
以後隻要沈玉能寫出新遊記,陸萸就能從後面上千年的文明中淘出一首應景之作。
這般一想,她已經可以預見沈玉的遊記能有多火了。
而事實也是如此,《取經記》的熱度還沒過,《墨生遊記》就開始大賣,一時間山陰書店成了大魏世家們讨論的話題。
一個小小的書店,擁有着讓多少人牽腸挂肚的書,要不是紙不夠了,參與制書的人怕是連過年的時間都沒有。
紙用完了,在新紙未制成的這段時間,陸萸讓大家休息幾個月,陳青也可以回建業與家人團聚。
休假期間,大家的薪酬照發不誤,唯一的要求是再次投入生産時必須全力以赴。
山陰書店出名了,自然就有人眼紅,有人開始向朝廷說了書店賣書還開設課堂的事。
陸歆早就料到有人會就學堂考試選用人才的事做文章,所以他早早就把第一批上市的書每樣挑一本秘密送給了當今聖上。
同時他還寫了一封密信,詳細說明了開書店的初衷,以及學堂授課方式。
皇帝曹啟看過陸歆的信,特别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時,那些早已被現實一次次磨滅掉的信念又重新被燃起。
這日,曹壬随住持入宮陪皇帝論經,曹啟很大方的把陸歆送來的書拿出來和他們分享。
曹啟問淨覺:“在佛祖面前,人人平等,如若有人正在為平民争取平等教育的機會,是否也算是功德?”
淨覺聞之,忙回:“自是功德無量。”
曹啟拿起《三字經》遞給淨覺後,笑道:“朕真心期盼這份功德可以庇護大魏的子民。”
曹壬本在一旁安靜的聽着皇帝和淨覺談論,可當他拿到那本千字文的時候,眼睛卻怎麼也移不開。
耳中也早已聽不進他們所談的内容,那是他熟悉的字,雖然紙上的字不像是書寫上去的,但他一眼就看出那是陸萸的字。
這本千字文上的字是他當年握着她的手寫下的,女孩曾經稚嫩的筆鋒此時已然有了風骨。
那是他的字,卻帶了她特有的溫暖和柔美,他低頭看了看手腕上的珠串,原本暗紅的太陽子菩提在他日日誦經轉動中變得紅豔。
曹啟第一次在曹壬臉上看到這樣的表情,少年僧人似在回憶,又似在告别,眼中無限的柔情,卻又似有盈盈淚光。
曹啟剛想問曹壬是書中什麼内容觸動了他,才一瞬,曹壬臉上卻已恢複了原來的平靜。
曹壬擡眸安靜祥和的看着曹啟,道:“陛下能否将這本千字文賞賜給貧僧。”
一本千字文竟然能讓他如此動容,曹啟疑惑不解,他還沒機會仔細翻看那本書,不過曹壬主動提出,他很爽快就答應了,大不了讓人再去宮外找一本就是。
離開皇宮的路上,淨覺問:“那麼多書,你為何獨喜歡這本。”
曹壬微微一笑,答:“這本啟蒙之書,才是真正點燃星火的書。”
曹壬記得陸萸曾經和他說過:“你一筆一劃寫練習帖這麼累,若是有印刷術就好了,這樣隻需要把你以前書寫過的字印刷出來給我練習即可。”
當時陸萸還和他解釋過何為印刷術,并揚言以後有機會一定要推廣印刷術,讓所有人都買得起書。
再次細細摸過手中的書,曹壬心想,她依然如小太陽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将溫暖灑向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