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不喜歡太亮的環境,房間隻有客廳開着燈,落地窗這邊的陽台并沒有開燈,這樣一來,玻璃就自動成了鏡面。
他輕而易舉捕捉到她臉上的表情,清清楚楚。
她眨着一雙大眼睛,睫毛像蝴蝶翅膀撲閃,專注盯着窗外的江岸美景。
他再次被美到了,嘴角上揚:“圓圓,你知道我為什麼會懷疑你的身世嗎?因為你這雙眼睛。”
方錦書看向玻璃:“我這雙眼睛咋了,不都跟别人一樣麼?”
“你的瞳孔是純黑色的,更漂亮。”事後他的嗓音有些低沉沙啞,蠱惑她的心:“和她們不一樣。”
“我當初就是憑借這個,才認出來你的。”他俯下身,将她抱在懷裡,在她眉心輕輕落下一吻。
她嗅着他身上的味道,像雨後天晴的青草味,清新舒爽,令她想起晚飯吃的法式吐司。
這個吻不像之前那麼霸道,反而很溫柔,就像親口嘗到了蜜罐裡泡的江南梅子,入口甜到發膩,連回味都是滿滿的甘甜清香。
但是保潔還在房間裡,方錦書有些不好意思,扭了扭身子,從他懷裡掙脫開,與他保持了一小段距離。
崔書桐笑了笑,沒計較她的疏離,默默在旁邊坐了下來,繼續為她擦頭發。
房間陷入無聲的靜默。
激情退卻後,是戀人之間最适合的談話環節。
她想起他說愛情不是浪漫偶像劇的表演型情節,也不是虛浮于表的儀式感,而是相互依靠。
“疏桐哥,其實我還是不懂,”她重新問他,“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
“不如我們先講講,你們小女生期待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
崔書桐很樂意跟她聊這個話題:“你們小女生對于愛情的想象,是不是就是我陪你看電影你陪我打遊戲,我給你買奶茶你陪我吃飯,享受事無巨細的關心,再複制一下韓劇中的情節,并天真地以為這就是愛情了?”
“難道不是嗎?”方錦書并沒有談過戀愛,對愛情的理解很淺顯:“談戀愛,就是要兩個人一起做這些事情才有意義呀。”
“這并不是愛情,”崔書桐教育她,“他們不過是複制粘貼了韓劇中的愛情,靠不斷的吃飯送禮物維持假象,卻從未達到深層次的對話和靈魂交流,對攜手共度一生的伴侶,既不知道對方的真是人品和性格,也從未和對方的精神世界達到共鳴。”
很多情侶看似關系親密,也談了很長時間,但是這些親密大多數是花錢買來的吃喝玩樂,他們并不了解彼此的内心思想,似乎換一個人也可以繼續這樣的生活。
對于約定相伴一生的戀人,他們并沒有交流過對愛的看法、對未來的打算、内心隐秘的陰暗面,甚至連童年最喜歡的歌曲和青春最難過的時刻都沒有交流過,談了十年八年,卻并不了解對方的靈魂。
所以在對方眼裡,你和别人并沒有什麼不同,他愛的是和他一起吃喝玩樂的女朋友,而不是你,所以談再久,換一個人也是一樣的生活繼續過着。
“至于分手了,就歸咎于異地、工作、家庭等現實因素,就像沒有地基的高樓大廈,崩塌隻需要一陣風。”
說句實話,現代人的戀愛說穿了不過是□□或者生活所需,飲食男女罷了,壓根就和愛情沒關系。
現在人做事浮躁,男女關系界限不明确,稍微有點暧昧就越界,也讓愛情變得更廉價。
他看着她,眼底深情一片:“我認為真正的愛情,不必看物質條件,也不僅僅是事無巨細,必須做到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對于自己選擇的伴侶,,還要有很多場深層次的靈魂交流。”
“我們要對彼此的精神世界很了解,深層次聊聊對未來的規劃和打算,以及是否能夠經受得住現實的考驗和壓力,是否具有共同的思想和目标。”
如果連這點精神世界的共鳴都不曾有過的話,那就不算是愛情,頂多算是物欲需求罷了。
方錦書默默聽着,感觸頗多,關于愛情,這是她從他身上學到的第一課。
很久以後,她的人生中迎來某個重要的際遇,才後知後覺,人活得不過是那麼幾個瞬間,可惜當時隻道是尋常。
從她第一次見到崔書桐,她就該知道這人的與衆不同,不同到令人心驚,使她一聲都無法輕松自如地對别的男人說出任何“愛”的字眼。
“那你和周敏敏之間,有過這樣的愛情嗎?”
崔書桐擦頭發的動作一頓,愣了一會才搖搖頭:“沒有,敏敏并不理解我。雖說她和我同齡,但是自小被家裡人慣壞了,心智有些不成熟。”
“後來我也認真反省過,和敏敏戀愛的時候,我做的也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
“她性格熱情,追求熱烈的儀式感,喜歡的是打扮比較時尚的潮男,而我性格比較内斂平靜,給不了她想要的。”
周敏敏對愛情的理解很淺顯,僅限于飲食男女之間的吃喝玩樂,理解不了高級的愛。
所以對感情也很不負責任,一時上頭就喜歡了,不喜歡了就随意丢棄。
從一開始,他們就不合适。
說到這,崔書桐苦笑一聲:“所以昨天遇見吳邵,我隻是難過了一小會,因為我已經放下了那些過往,不值得再傷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