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朱福甯在心中如何腹诽,她的那些話斷然不敢脫口而出,讓某位皇帝聽見的。
針對嘉靖的叮囑,朱福甯決定避之,隻堅持的道:“父皇,我不想被人當成傻子,也不想被人欺負。學好本事可以保護自己,不讓父皇母後擔心,将來也可以保護父皇。父皇痛的時候我都救不了父皇。”
沒錯,朱福甯來到大明遇上哪一樁事不足以讓朱福甯下定決心變強?
别的人說要保護嘉靖,興許嘉靖會有所懷疑,對上朱福甯,在生死關頭若非朱福甯醒來叫喚,他已然死在那些宮女的手裡。那晚上的事朱福甯記着呢。
随朱福甯的話音落下,眼眶已然泛紅,“福甯要保護父皇母後,再也不讓别人傷害父皇母後。”
當父母的人誰不喜歡聽孩子說這樣的話,嘉靖必須也是喜歡的。因此,嘉靖伸出手撫過朱福甯的頭,方才的淩厲盡都消散,隻剩下滿眼的慈愛,“福甯是個好孩子。”
朱福甯心知原主對嘉靖的感情很深,孩子最單純的,他們的世界裡沒有是非對錯,有的隻有誰對她好與不好。
嘉靖被行刺一事,在朱福甯看來必然是嘉靖的過錯更大,架不住原主沒有這樣的認知,她隻看到嘉靖被人行刺,心中生出心痛,更不希望同樣的事情再發生。
行吧,這樣異樣的情緒留着也不算全然都是壞事,瞧現在朱福甯明明沒有任何想哭的意思,身體卻生出心疼,眼眶都紅了。
紅着眼眶說出要保護父母的話,必須更可信。
“父皇,放過他們吧。老道士讓我行善。我自己下水,跟他們沒有關系的,您放過他們,放過他們。”一不小心話題都岔到二裡地外了,朱福甯不能忘記此番前來的目的。
嘉靖低頭打量朱福甯,朱福甯輕輕晃動嘉靖的手,避免牽動他傷口的撒嬌,“父皇,求求您了。”
人命啊人命,近二十條人的命,别說隻是說些好話哄嘉靖了,哪怕讓朱福甯跪下求嘉靖,朱福甯都不帶半點猶豫的。
嘉靖又一次伸手撫過朱福甯的頭道:“如此心善不妥。”
朱福甯立刻惡狠狠的道:“他們又沒有欺負我,如果他們欺負我,我才不會幫他們求情,我會自己打回去。”
這話發自内心,朱福甯從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主兒。
外頭近二十個人的命,或許如果她說出是那個宮女将她推落水中,死的極有可能不隻是那麼二十個,朱福甯能為了解決一個人而讓那麼多的人陪葬嗎?
事不必急,慢慢來。先救人,再解決危險。
“公主為他們求情,去告訴黃錦饒了他們吧。隻是以後倘若再有伺候不當的,打殺。”嘉靖還是給朱福甯面子的,作為皇帝太清楚底下人各自的心思,想讓他們心服口服,須讓他們看到利,也要讓他們看到他們跟着的主子能夠護住他們。
朱福甯既然痊愈,他這個當父親的理當為她謀劃,找一些忠心的人護着她。施恩也是一種手段。
“謝父皇。”朱福甯如願以償,趕緊向嘉靖道謝。
嘉靖很是喜歡朱福甯笑起來的樣子,結果朱福甯順勢道:“福甯還想讀書習武。”
對呢,事情不能隻解決一半,剩下的一半也要解決的。
讀書識字,了解天下事,她要做到。
“讀書還罷了,習武嘛,你是公主,身邊伺候的人多少,不用你辛苦。”嘉靖倒不是不樂意讓朱福甯讀書,而是不想讓朱福甯習武,公主習什麼武?
朱福甯很想回一句,你還是皇帝呢,你身邊伺候的人也不少,差一點你不是小命交代了?
靠天靠地必須不如靠自己。
“父皇我想學,我想學。”這時候講道理沒有用,那就不講。朱福甯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誰也别阻止她強大,不安定的環境,不安定的社會,她再不自己努力自強,将來怎麼死都不知道。
别管她到底為什麼來到大明,她都堅定一點,她想活。
洪水淹沒的時候她想活,到了大明朝,明白環境的惡劣她依然堅定想活。
不就是難了點嗎?再難也比活不了要強。
朱福甯目光堅定,死死的扒住嘉靖的手,無一不在向嘉靖訴說她的堅定。
嘉靖大掌一揮道:“福甯不嫌辛苦,想學什麼學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