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燕臨一本正經的樣子,黛玉一時也無法争辯。
第三日是除夕,燕臨沒有要事,一大早就來看黛玉。見黛玉從書桌前起身,桌子上是紅紙和剪子,燕臨皺了皺眉頭,道:“才剛好些,怎麼就動手剪窗花?讓宮女們做就是了。”
杜鵑回道:“林姑娘替我們畫樣子,真是不知道姑娘怎麼巧成這樣,連窗花也剪得比别人精巧,竟是從沒見過的。”
黛玉替杜鵑說話:“已經大好了,哪裡就那麼嬌氣了?!”
燕臨見她應對不再拘謹,暗暗歡喜,上前仔仔細細看了黛玉畫的窗花樣子,一幅連年有餘,另一副是八個人物,栩栩如生,應是她那裡的民俗。
燕臨欣賞了一會兒,立刻誇獎起來:“果然匠心獨具,活靈活現。真好,比朕宣室殿的窗花,好看多了。”
燕臨這麼說,黛玉還能如何,隻能應道:“既如此,這一幅連年有餘就送給聖上吧,隻是技藝粗陋,還請聖上不要嫌棄。”
燕臨哪裡會嫌棄,他恨不得貼到自己的床頭去。
呂得孝上前道:“林姑娘不便寫大字,奴才鬥膽,想請聖上替我們司珍院寫個‘福’字!”
燕臨笑着橫了他一眼,這個小子,腦子靈光,不錯不錯。燕臨也不推辭,讓呂得孝研磨,提筆寫了個大大的“福”。
黛玉仔細一瞧,這字頗有她那個世界顔魯公的意思,不由微微點頭。燕臨見狀,更加得意。
呂得孝頗能體會上意,捧着福字,立馬貼門上,兩旁的窗子上貼的則是林姑娘說的“八仙”,一邊四個,呈對稱狀。
李香淳帶頭誇道:“哎喲,這配得真好看!”一衆宮人都在欣賞,嘴裡的吉祥話,滔滔不絕,連“天作之合”這種詞兒都冒出來了。
黛玉聽得轉過頭去,卻對上了燕臨的凝視。他的眼睛又圓又亮,黑得深不見底,讓人不自覺地被吸引,移不開目光。
過了半晌,黛玉才回過神來,臉上雲霞蒸騰,燕臨看得笑意加深。黛玉猛然發現,這位年輕的聖上,竟然是有酒窩的。
難怪他之前不愛笑呢!
他一笑起來,既有一代開國英主的神采飛揚,又有一種少年貴公子的天真無邪,大大的酒窩又平添了一絲俏皮。
好想戳一下啊!
啊??
黛玉被自己吓了一跳,不知道自己怎麼會冒出這種想法,她轉過身去,不敢再看燕臨的眼睛。
燕臨以為她隻是不好意思,湊近輕輕說道:“晝食宮裡設宴,邀文武百官共飲,待晚膳,我們一起用,好麼?”
黛玉心慌意亂,不自覺地點頭,卻不敢與他對視。
燕臨高高興興走了。
除夕宮宴,君臣盡歡,燕航與燕臨進酒時,點了點頭,燕臨知道他事情辦妥,更加滿意,回宮時腳步輕快,歸心似箭。
黛玉果然在等他。
宮裡的人看清了風向,知道讨好黛玉,晚膳時都是精美的小食,黛玉不怎麼看燕臨,悶頭用菜。燕臨看她胃口大開,比自己享用還要欣慰。
用過晚膳,按照習俗要守歲。燕臨見暮色降臨,說道:“我們出去走走,消消食吧!”黛玉剛才用得有點多,這會兒隻覺得撐,便也應了。
燕臨帶她來到宮裡最高的一處——銅雀台的城樓上,京城萬家燈火,盡收眼底。煙火缤紛,爆竹聲響,熱鬧非凡,黛玉有些看呆了。
“我不開心的時候,就會來這裡看看……”燕臨說道:“你不用怕我苛待百姓,每次站在這裡,我方覺,這一路走來,都是有意義的……”
對着黛玉,他不再用“朕”,他說的也都是肺腑之言,他的真心,黛玉自然能感受到。
此時此刻,所有人都離他們很遠,天地間仿佛隻剩彼此,黛玉心裡十分平靜,不由地将身世和盤托出。
聽到黛玉被送入北靜王府這一節,燕臨心中暴怒的同時,又憐意頓起,他握住黛玉的雙手,誠心誠意說道:“你不用怕,以後在這裡,沒有人再能逼迫你,我也不會!”
黛玉擡頭看他,對上他真摯的眼神,那種沉醉到讓人的心慌的感覺又來了,她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心如擂鼓,她覺得有些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