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決定試探皇帝,他像關心小孩子一樣對皇帝說:“聽宮裡人說,這幾日皇帝好些了?出來還說要搞鐵鍋煎豆腐吃。”
霍光輕描淡寫的話裡,透漏着他對皇宮的掌控力。語氣也像是在取笑小孩子,沒把皇帝當作一個二十歲早該親政的年輕人看。
秦曉清像是沒聽懂霍光是什麼意思一樣,“好些了,以後多休息就好了。我本來還想煎好豆腐以後給大司馬你也送點,又想到煎的豆腐皮,不好入口才算了。以後鐵鍋要是做好了,一定給大司馬送來,鐵鍋用油炒菜比水煮好吃得多。”
聽起來皇帝似乎沒有要自己還政的意思。霍光暫時放了心,“皇帝要在這裡住嗎?皇後她能留幾日?”
雖然對霍光放心了很多,但秦曉清知道,還是皇宮裡最安全。
“朕今晚就回去。皇後可以多留幾日,她想你們了。”
秦曉清來這裡,已經把給漢武帝上廟号的事幹完了。剩下的沒什麼大事了,隻需要讨好霍光,告訴他,皇帝很聽話,不會害他。
“大司馬還記得冠軍侯嗎?朕看了司馬遷寫的東西,冠軍侯霍去病,打到了匈奴王庭,封狼居胥,名垂青史啊!
可惜24歲就去世了。先皇有亡秦之失,多虧有先生。先生以後也必将名垂青史。那時,一門兩兄弟,都是大漢肱骨之臣!”
霍光很高興,他能有今日,多虧了兄長把他從家鄉帶到了長安。他怎麼不記得,不感激?
本來隻是為了讨好霍光,但秦曉清确實很佩服霍去病,于是又說起了司馬遷。
“朕這幾日在看史記,十分喜愛作者司馬遷。隻是聽說他早已死了,可惜。朕想為他塑像,加上胡子?”
秦曉清記得現代,司馬遷的塑像就加上了胡子。
“胡子?好。”霍光當然記得司馬遷這個人,對他也有幾分敬佩。他竟敢為了李陵說話,惹怒皇帝,被施了宮刑,卻沒錢贖罪。
先皇懲罰了司馬遷,如果允許小皇帝給司馬遷塑像,先皇的過錯就更多了。
“好,皇帝有心了,臣明天就安排下去。”霍光摸了摸胡子,皇帝居然想到了給司馬遷加胡子,真是心細。
感覺被鼓勵了,秦曉清又說要赦免李陵,允許他回國。還有蘇武,不止要封侯也要塑像。
都是小事,霍光一一應允。
提到蘇武,霍光說,他已經在匈奴處十幾年了,如果不改其志,仍然回到漢朝,當然該封侯,還應該封他為典屬國,管對外事務。
蘇武還沒回來?秦曉清記得看西漢史的時候,蘇武差不多就是在這個時候回來的。不是現在,那也快了。她想看看這個蘇武。
“還有張骞,他有兒子嗎?”
霍光能當丞相,自然是有能力的。他非常謹慎,記性也非常好。“他有個兒子叫張棉,在驿站當驿站丞。”
秦曉清努力回憶那些厲害的人,“還有桑弘羊,很能搞錢。雖然不對,傷害了百姓,但确實有本事。”
原來陛下說了這麼多,是為了桑弘羊?霍光的心沉了下來,陛下是想幹什麼?給桑弘羊平反,跟他作對?他忘了上官桀和桑弘羊等人是想廢了他這個皇帝嗎?
霍光心裡翻江倒海,但臉上一點不漏。還順着秦曉清說:“确實有本事。”
“是吧。朕也覺得他厲害,又想有這樣的臣子又不想。鹽鐵官營是在與民争利啊!錢财都到了國庫,百姓怎麼生活呢?聽說武帝時期百姓生活非常艱難,與現在沒法比。”
秦曉清還不忘誇誇霍光,倒把霍光弄暈了。
但聽到後面他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可以總結為兼愛,尚賢,尚同,非樂,非命,節葬。
霍光氣笑了,他以為皇帝是忍不住了,想親政,對他這個老頭子不客氣。卻原來是皇帝被墨家思想移了心志!
他冷笑道:“先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教導官員忠君愛國,陛下要教百官尚賢,讓他們廢掉皇帝,再挑個賢明的上來嗎?這樣還好,怕就怕,官員們一個個覺得自己也賢明也能當皇帝。”
秦曉清被霍光看得低下了頭。
霍光感覺自己剛才的擔心都是笑話,他為什麼要怕這個什麼都不懂的毛頭小子?
“非樂?你不讓百官享受嗎?非命,讓他們不甘心當官的命要當皇帝?節葬?哼!這個更可笑,我大漢朝選官還要看這官員有沒有厚葬他的父母,守孝誠不誠心。不厚葬父母孝順父母的人,還能孝順君父嗎?”
霍光嚴厲斥責小皇帝想一出是一出,竟然自己颠覆自己了,可笑至極!
“歪理!當官還看這些沒用的東西?”
雖然心裡不服氣,但秦曉清不敢說話。這時候要是反駁了,肯定會激化矛盾,那肯定不行。
看到皇帝沒有向自己道歉,似乎非常不服氣,霍光也生氣了。“不如皇帝再去太學中好好學習三年儒家經典,學習怎麼當一個皇帝!”
霍光的語氣非常嚴厲,秦曉清意識到,這似乎是個非常嚴厲的懲罰。她擡起頭,不知道該怎麼辦。服軟?她做不到,于是秦曉清繼續沉默。
霍光拂袖而去。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