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件小事上,秦曉清赢了。于是她認為,在收複西域這件打算上,她也會赢。早在涼州的時候,她就謀劃着收複西域了,五年了,也該開打了。
皇帝要收複西域,花費巨大,而身處關中平原的關東世家卻無法得到任何好處,堅決不同意。
秦曉清也有點惱了,這群官員一點家國情懷也沒有。雖然皇帝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在對待涼州和西域問題上,這群世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看來這次得先對付世家,再對付藩王了。對了,皇權也要限制,找到更合理的古代政治制度。
部分世家在朝堂上反對收複西域借口是花費巨大,收複西域無用。其中,當初主張放棄西域的跳得最歡。還有看不起涼州武人的,怕他們靠軍功有了勢,也都反對。
似乎秦曉清年輕,仁慈,比不過鄧太皇的手段,他們就可随便欺負了。
既然世家誤國為了一己私利耽誤國家大事,那她就要開始清洗了。
秦曉清聯合禁軍,宗室,對關中平原上的世家開始了定點清洗,專門針對世家大族。就像世家大族針對其他寒門一樣。
絕不多殺多罷免一人,都是些會為了一己私利,挖漢朝牆角的人。她的定點清洗起到了震懾作用,沒人想到皇帝轉身成了猛虎。
他們以為皇帝是仁君,最多殺幾個人罷了,甚至可能還不敢殺人。
不過後果也是有的,秦曉清遭遇了幾次刺殺。但她最怕死,做這些的時候,早想到了會遇到這個。于是她在宮裡身邊也常跟着人,平安無事。
借刺殺一事,她再次收拾了一批人,算是徹底坐穩了皇位。既然都服她,那麼她就可以開始削藩分權了。
東漢太大了,古代效率又低,什麼都要中央同意,太慢了,反而耽誤事。所以像涼州這樣的邊遠地方該多給地方權力。
張紫的父親,得了男爵的爵位,現在又得了實權,總算滿意了,給女兒來信。
秦曉清看到信是紙做的,非常開始。涼州都開始用紙了,天下人都開始用紙了吧,蔡侯幹得好啊!
“不過,系統,我殺了那麼多人,越來越像個皇帝了吧?回到現代,我還能适應麼?”
“宿主會有錢,可以适應富豪生活。”
秦曉清笑了笑:“系統,到底怎麼我才能不走?我問過張紫幾次了,她不能接受我不是我。”
“不能不走。”
“如果我就是不走呢?”
“宿主的意識不受自己支配。”
秦曉清笑了,逗系統真好玩,它不會生氣,這句話翻來覆去地說。她最開始生氣,現在都不氣了。
“那我還有多久走?怎麼才能延長在這裡的時間,最長時間是多久?”
系統根本沒有延遲,“還有一年走。提高東漢的國力,如人口,軍隊數量,科技等可以延長停留時間。最長時間是十年。”
秦曉清心裡一驚,系統以前總不給她答案。她又需要系統給她現代信息,沒有機會問。居然隻有一年麼?太可怕了!
“打下西域,讓西域變成東漢的藩屬國,它的人口可以算在東漢這裡嗎?”
“可以就好。”這是一個讓人雀躍的消息。
不過時間提前,那必然要打擊為輔,安撫為主。張奂和皇甫規都是安撫派,現在要讓這兩位小将多曆練,将來上戰場立戰功。
雖然東漢的世家大族,問題确實出在皇家皇帝,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和對西域一樣,應該先打後撫。要是先撫後打,世家大族必定不服。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心裡定了以後,秦曉清告誡皇後,不要違法。張紫也不生氣,而是轉告弟弟和父親。
“當皇帝還挺有意思的,接下來風調雨順,到時候打下西域就容易。我一定要拿下,聽說現在匈奴占着西域,剝削他們,受不了的人很多。可惜現在還不能出兵。”
張紫知道皇帝器重自己的弟弟,“陛下是想先打再撫?”
“嗯。”
“那他們還反對。實在太不尊重陛下了,我聽說鄧太後在世時,大臣都不敢這樣和太後說話,陛下身邊的鄭衆蔡倫,當時都沒有人敢彈劾。”
“你弟弟被彈劾了吧?放心吧,我已經派人去核實了,他有罪就治罪,沒罪,随便彈劾的有罪。”
秦曉清被大臣說了,其實很不高興。但是轉念想想,大臣敢這樣對皇帝,其實也是信任皇帝不會對他們怎麼樣,皇帝就不會閉塞消息,其實是好事。
忽然,秦曉清想到了她得在一年内征服西域,“如果明年就出兵,什麼時候就準備呢?”
“西域嗎?至少半年,準備糧草,至于對敵之策更是應該一年之前就商量。”張紫常年待在涼州前線,雖然不親自上陣,但也懂得不少。
于是秦曉清找到太尉馬英,找了個好天氣,重新談論這事。她定下來主要将領,并開始準備對敵之策。并收集敵國信息。
雖然對皇帝的種種行為有意見,雖然出身弘農楊氏,但楊震是想大漢更好的。他支持收複故土,為了表示支持,他上表請求遵循舊例,封皇後的父親為侯爵。
秦曉清不同意,“無功之人,朕不願封。有朝一日賺了侯爵之功,朕自然會封。”
“但…”
“男爵還不夠?封賞朕隻想給有功之人。比如楊太仆你,待打下西域,朕願意封你為伯爵。”
楊震不好說什麼了。
秦曉清認為侯爵,隻有張衡之類的人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