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大唐霓裳歌 > 第36章 府兵與募兵

第36章 府兵與募兵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杜筠心中其實也沒底,因而話說得謹慎,斟酌着道:“這事兒将軍其實心中明白。府兵應征表面看起來是與免除瑤賦作交換,實則卻要複雜一些。這規矩原先是本着府兵能以耕地獲得生活所需,且能負擔軍需定下的。而農閑時每年輪戍三四個月,不冒風險,也不耽誤農忙,卻能令家中生活更寬裕些。”

袁光庭瞟了一眼李付,肯定道:“此話不錯,你接着說。”

見自己理解無誤,杜筠的膽子也漸大了一些:“可如今,沃土歸了豪強,府兵無地可耕,卻要外出輪戍一個一年半載。更何況,外出參軍的往往是家中壯丁,農忙的勞力變少,收入也是變少,軍需損耗卻越發高了。”她頓了頓,悄悄看了兩人反應。

見兩人都在思索,又接着道:“小的......家中是做生意的。那些外邊招來的婆子,若是活變多而月俸少了,甚至要她們補貼銀子來店裡做事,她們可還肯幹?更别說,将士們出征,是要冒着危險,與家人分别的。”

“門外的這些府兵,已到了魚死網破的邊緣,萬不可強制送過去。這樣于府兵不利,于士氣亦不利。高仙芝将軍是要用這些人行軍打仗的,衰兵必敗。于公于私,可謂是兩敗俱傷。小的鬥膽,請刺史大人主動允府兵歸家,這樣刺史與高耀将軍還可在州中立個賢德的好名聲。”

袁光庭道:“你說的我如何不知道,這些人是不能送到高将軍處的。可這是朝廷法度,我等也無法私自違背啊。”

“其實未必。”

此話一出,袁光庭與李付對視一眼,也顧不得眼前人身份:“公子快快請講。”袁光庭越發着急:“可是有什麼法子?”

李付也在一旁道:“别賣關子了,外頭人都要沖進來了。”

“小的在京中有些混江湖的朋友,囊中羞澀時會去應召募兵。”此話一出,在場之人皆是眼前一亮。"朝廷那邊來的诏令,可曾言明這援兵,援的非得是府兵?"

“此話不錯。”李付接口道:“府兵之事并非隻是伊州一家之難,若說土地為富戶兼并,長安周邊比北庭隻有過之而不無及,事實上長安有不少兵力是依仗募兵召集。隻是,募兵隻怕要不少财力物力......”

“此事便不敢再勞煩二位了。”眼前這位使者雖身份成謎,連身邊随從也如此厲害,可見并非是普通官員,可見一斑。

杜筠與李付自然不知道,袁光庭誤認了杜筠,卻歪打正着地因此高看了李付一眼。

“下官會将這法子報與北庭都護,若是都護府允了,錢糧軍備的事自會想法子解決。”

這困擾許久的事有了解決之法,袁光庭隻覺得耳目清明,連帶着門外的喧鬧都不再刺耳。他當即與二人往外走去,推開門直面外邊的人群。

外頭的人見有官員出來,也道是個有品階說得上話的。

隻聽有膽大的冒頭道:“并非我等為難,但若得不到滿意的答複,我等是不會随軍的。”

周圍一片附和之聲。

袁光庭擺手示意噤聲,開口道:“我等既然出來,自然是有了法子,大家夥不妨一聽。”

那些個府兵也不是蠻不講理之輩,隻是被壓榨得狠了,聽說上邊的有了法子,便也安靜下來一些。

袁光庭提聲道:“今日由我做主,也請在場的諸位将軍與鴻胪使節做個見證。伊吾軍未來除去例行輪戍,不再另征府兵。近日農忙,大家夥今日便先回去。安西那邊的援軍,本官與高将軍另尋他法,再行通知。”

那高耀聽到這話,也是一愣,面露猶疑之色。可底下人交頭接耳,總算是消了氣,他隻能看向袁光庭:“袁刺史,這......?”

袁光庭低聲與他交代幾句,教他安下心來。高耀聽罷,雖仍有擔心,卻也知道眼下也沒有更好的法子,隻等北庭那邊批複再論。

此事告一段落,袁光庭與高耀自然是千恩萬謝,備下好酒好菜宴請二人,又安排兩人在鎮西府中歇下。

李付在人前顧念着杜筠的身份,回了院中卻不禁稱贊:“從前隻知道杜姑娘會做生意,卻不想也懂兵治。”

杜筠擡頭,見他滿眼的贊歎,也是打心底裡高興,如實道:“公子謬贊了。行軍打仗我不會,可人與人卻大抵相同。绮羅齋雖說不算什麼大生意,卻也不是靠我一人能開得下來的,多的是要仰賴店裡姑娘嬷嬷們的時候。這付出與回報總要大抵平衡,如若不然,底下的人或滋生貪念,或徒增不滿,難辦得很。我想,治兵也大抵相似的。”

“不錯。如今大唐強盛,更應該福澤百姓。怎能有反而教百姓受難的道理。待我回去,定要将此事奏與聖人。唐初定下的規制,若已不适用于今時今日,便該有新法替代才是。”他眼中閃着光亮,竟讓杜筠一時失了神。

自杜家那年出事,她被迫知曉世情,心中覺得朝堂爾虞我詐,世間人人都在為自己謀劃算計,哪裡顧得及他人。不知不覺,竟也已成為茫茫濁世中人。

她已許久沒有見過這般神采。

或許,這世間并未如她以為的那般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