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路的瞳孔劇烈震動着,無數疑問和不解,如亂麻纏繞上他的心頭。
“蕭家後人隻剩自己一個,又流離在外多年,是有誰會特意來這裡緬懷?”
想到這兒,蕭路瞬間放開了秦淮的手,直直往大門方向沖去。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麼,可冥冥中就是有一股力量,在推搡着、催促着他,讓他根本停不下腳步。
高大的朱門映入眼簾,鮮花點綴在石階上。
一叢叢、一簇簇,仿佛一整個後裕的春天,都被搬運到了這裡。
再仔細打量開去,壓在下面的花朵已有枯黃迹象,想來是擺了有一段日子。
上面的,則十分新鮮,有些還挂着晶瑩的水滴,一看就是剛放上來不久的。
在鮮花交相掩映的間隙裡,點心、清酒、雲華等各色祭拜之物,應有盡有。
甚至還不乏筆墨紙硯,和一些時興的小玩意兒。
簡直可以說無所不包、琳琅滿目。
不用細想也知道,這不是一個人的傑作,而是千千萬萬人的惦念與感激。
淚水在眼眶裡打轉,模糊了蕭路的視線。
此刻,姹紫嫣紅的花朵在他眼裡,皆如暈染開的顔料。
一筆筆描摹着那段,塵封在歲月裡的故事。
兩行清淚汩汩而出,打濕了他的面龐、沾濕了他的衣襟。
蕭路卻沒有擡手去擦,隻是任由它流淌着,怎麼也停不下來。
他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種感覺,隻覺得自己,是歲月裡迷路的孩子。
跋山涉水、颠沛流離,走過春夏秋冬、看過鬥轉星移,現在終于到家了。
他就這樣站在門前,一動不動,心裡是填滿的鄉愁和依戀。
秦淮無聲地走到蕭路身後,陪他看着那扇朱漆的大門,直到日落月升、繁星漫天。
疏忽一陣風過,吹動了門前的鮮花。
霎時間,馨香盈街、芬芳滿袖。
秦淮向前走了幾步,用僅有兩人聽到的聲音說:“他們做的,百姓都記着……”
“天吉娘娘也好,蕭氏先人也好,每一個為後裕奉獻和犧牲過的,無論是神還是人,百姓們都記着……”
“是啊,都記着……”重複着秦淮的話,蕭路笑了。
這一次,他笑得那麼輕松、那麼暢快,還帶着經年不可得的釋懷。
“要不要,進去看看?”秦淮輕聲詢問着。
蕭路搖搖頭說:“不,不必了……這樣就好,這樣就已經足夠好……”
望着被鮮花裝點起的門扉,秦淮的聲音又恢複了低沉。
“有蕭氏先人在,有天吉娘娘在,後裕的根就不會丢……他們的故事會流傳下去,直到在中州土地上,開出更加絢爛的花……”
随着話音落地,他看見蕭路轉過頭來。
眸中的淚水,倒映着天上的星子。
在自己面前,鋪展成一條璀璨的銀河。
回到客棧時,已經很晚了。
兩人草草用過晚飯後,秦淮先将蕭路送回房間。
又幫他打好熱水,整理好床鋪。
“你好好睡一覺,明日正午,咱們再上路不遲。”
說完,便轉身向外走去。
不知為何,看着秦淮的背影,兩人在福牌上寫下的“平安”跟“長久”,忽然間就跳進了蕭路腦海裡。
伴着他在故居前說過的話,直在心中交織起一大片燒灼沖動。
再也按捺不住這份渴望,蕭路終于鼓起勇氣沖上前去。
從身後緊緊環住秦淮。
“今夜,留下來陪我,好嗎?”
語氣裡,是不再掩藏的殷切期盼。
隔着衣服,蕭路感覺到,秦淮的身體與自己一樣火熱而滾燙。
像一壺剛沏開的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