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祥和喜樂中,還是孫著适時出言提醒。
“陛下,娘娘一路舟車勞頓,必定衣食不周。何不先回宮中,擺上瓜果香茗,再細細聊來不遲。”
“孫總管所言極是!”陳子舟搶在韓凜前頭,回應了對方提議。
接着忙從車上拽下個布包,小心翼翼抱在懷裡。
瞧那寶貝勁兒,生怕弄壞似的。
瞅了眼布包形狀,又掂量了下厚度。
韓凜心裡,瞬間有了個靠譜猜測。
一面命人幫着采薇,收拾車上東西。
一面做出個“恭請”手勢,道:“陳先生遠道而歸,自當奉為上賓,請!”
陳子舟呢?
也不多謙讓,蹦蹦跳跳往前面走去。
那步子快的,連韓凜都要加緊速度才能跟上。
孫著更是不一會就掉下隊來。
美滋滋望向兩人背影,朝宮牆深處翩然而去。
頭頂日光,亦在此時強烈起來。
耀眼奪目不說,還頗有些炎熱焦躁。
真不愧十月“小陽春”之名。
陳子舟抱着懷裡書本,邊走邊用袖口擦着汗珠。
翻飛的衣擺,逐漸慢下來。
急促喘息,仿佛路邊掉下的紅色小果子。
給這寂靜甬道,平添了絲活潑與暢快。
韓凜瞧她趕路辛苦,猛從陳子舟手裡拿過布包。
很是熟練地一把挎到肩膀。
“沒關系,慢慢走!時間還早呢!”
不知是驕陽豔豔,曬得女孩透不過氣。
還是韓凜言語溫柔如春風,撫平了遊子那顆尚在漂泊的心。
陳子舟果然放慢步子。
跟在兄長身邊,一步步往內苑方向挪。
兩人身影,短短斜斜投在地上。
挨得那麼近、那麼親。
就像枝杈處靠着的兩隻小麻雀。
不時扇動下翅膀,交換着彼此最開心的消息。
“我走的這幾個月,宮裡一切都好吧?”清靈之音再度傳來。
名為關心阖宮,實則是惦記兄長。
“都好!都好!”韓凜笑着答她。
“也就是北夷跟南夏使者同時到訪,朝堂上下着實忙碌了一陣。”
“今年燈會,京城裡還那麼熱鬧嗎?”陳子舟輕笑點頭,繼續問道。
這回韓凜音調也不由得高了,興奮中夾雜着點點自豪。
“今年啊,比以往有意思多了!南來北往什麼都有,不出城門就能買遍各地特産!”
“這麼厲害!那明年元夕燈會,我可要好好湊個趣兒!”
女孩兒側頭,望着那張俊美面龐。
明豔笑容,攀在年輕帝王嘴角處。
宛若枚冉冉升起的太陽。
拐過這趟彎兒,就是自己宮裡了。
但還沒等看清宮門,女兒家特有的強力直覺,便讓其察覺出了内裡玄機。
跟着驚呼一并闖進宮的,還有她莽撞的身影。
朱紅色門扉,自女孩兒身後四敞大開。
記憶中的空曠院落,此時卻錯落有緻,布置着許多新奇玩意兒。
海棠樹下畫架,早已被挪到院子另一側。
樹蔭下,一架小巧精緻的秋千,正在風中緩緩搖動着。
發出“吱吱呀呀”的輕微響聲。
陳子舟趕忙跑過去,繞着秋千來回轉了幾個圈。
言語中,滿是感激與不可思議。
“臨走前,我說來年想在院兒裡添個秋千,你還記着呐!”
韓凜将雙手背在身後,慢慢踱步到東北角新搭的涼棚下。
“哎呦”一聲坐進其中一張躺椅裡。
臉上,滿是邀功請賞的得意表情。
如此舉動,無疑是讓女孩兒又注意到了,其他不同之處。
隻見那涼棚窩在院子一角。
不算太大,卻勝在幽靜典雅。
且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除了兩張竹制躺椅外,燒水爐子、茶具、矮桌,可謂應有盡有。
不近不遠湊在一起,隻覺親香暖和,一點兒不顯雜亂。
這般品味,不用想也知道,必是出自韓凜交代。
“不光是秋千,你再往那兒看!”
眼前之人一面翹起左腿搭上右膝,一面微微晃動竹椅。
引着陳子舟,往院子另一側瞧。
那裡大中小三套畫架,依次排開、高低有緻。
旁邊一處新壘的小池子。
一台精巧絕倫的低矮水車矗立其上,正随着水流不快不慢轉着圈。
女孩兒的歡呼,與剛進門的采薇合到一處。
連樹上窩着小憩的喜鵲,都吓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