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嬷嬷是知情人,見狀不對趕走在一旁看熱鬧的丫鬟仆婦:“一個個都死了嗎,還愣着做什麼,還不趕緊幹活。”
屋裡就隻剩下了鄭氏母女、鄭世恩以及尤嬷嬷。
鄭世恩看一眼全無聲息的窦寶珠,看向陰晴不定的鄭氏:“家中盼着這門親事很久了,還望姑母成全。”
表明态度,鄭世恩在鄭氏的錯愕中揚長而去。
沒能娶到戚雲晞的确遺憾,可惜有許懷彥在,戚雲晞不是他能随意動的了。
但這一趟總不能空手而歸。
“這個畜生!”鄭氏對着鄭世恩的背影罵了一通,滿臉悲戚來到窦寶珠身邊:“你感覺如何了?”
一行清淚無聲從窦寶珠的眼角滑落下來。
清醒後,鄭世恩告訴她,母親生氣歸生氣,但不會懲罰他,還會在父親面前想辦法遮掩此事。
事實證明,他說對了。
丫鬟端來的水,鄭氏親自替她清理。
看到窦寶珠身上青青紫紫的痕迹,鄭氏早就後悔了,若不是她将女兒看管起來,就不會讓鄭世恩鑽了空子。
見女兒看都不看自己,鄭氏的心都要碎了:“珠兒可是在怪娘親?”
窦寶珠終于轉頭,含着淚:“娘親為何不殺了他?”
這是伯府,娘親真要替她出氣的話鄭世恩根本走不出卉安院。
鄭氏自有她的苦衷:“他可是你表哥!”
她知道窦寶珠在氣頭上,可鄭世恩是娘家最有出息的侄兒,動了他不好和娘家交代。
窦寶珠的眼睛腫得如核桃一般,死死盯着鄭氏:“所以娘親是想讓我嫁給他麼?”
鄭氏無法直視女兒的雙眼:“這……”
事已至此,别無他法。
得知欺負女兒的不是别人,她甚至松了口氣,雙方也算知根知底,加上兩人本就有口頭婚約,此事就算傳出去也是情有可原。
至少有伯府在一日,鄭家絕對不敢苛待女兒。
隻是可惜她原本還想着侯府不成,将來還可以借助與侯府是親戚的關系讓女兒高嫁。
窦寶珠閉眼。
來自至親的傷害最令人心寒,窦寶珠徹底死心。
當初鄭世恩鬧出外室庶子,母親也隻是罵了鄭世恩勸她大度嫁過去;後來見侯府老夫人對自己另眼相待,母親就不再讓她嫁去鄭家的事,這樣對伯府的幫助最大;後來戚雲晞出了事,母親想要和戚雲晞緩和關系,就勸她看開些并将他鎖起來。
所以,母親寵她歸寵她,但這份寵愛的基礎是不能和伯府的利益起沖突;甚至隻是因為鄭世恩是她娘家的侄兒,對那樣的渣滓連懲罰都不敢。
窦寶珠拿起手邊的枕頭,狠狠扔到床上:“都出去!”
*
卉安院發生那樣的事後,鄭氏就病了一場。
戚雲晞聽到風聲,感慨不已。
她雖然不喜歡窦寶珠,同為女子,遇到這樣的事總有難以言說的苦澀與難堪。
雖說是因為鄭世恩,她才在機緣巧合之下和許懷彥有了夫妻之實,才有了這一樁婚約;但她一點不感激鄭世恩,更不會為鄭世恩的下作開脫。
“表姐如何了?”
“大姑娘還算平靜,聽說伯夫人打算等伯爺回來後兩人完婚。”
這種消息曉荷原本很難打聽得到,因為之前鄭世從不将戚雲晞放在眼裡,下人們按主子的心意行事,壓根就不搭理戚雲晞主仆。
但現在不一樣了,曾經在府裡悄無聲息的表姑娘成了未來的世子夫人,加上鄭氏态度有變,下人們也願意私下給戚雲晞賣好。
戚雲晞漂亮的杏眼裡盛滿驚訝,窦寶珠可是舅母最寵愛的女兒:“舅母竟然沒有懲罰鄭世恩,同意了這樁親事?”
換作是她,就算舍得一身剮,也得為女兒讨個公道。
曉荷說是啊,告訴戚雲晞:“大姑娘與表公子本來就有口頭婚約,說是年輕人情到濃處情難自已。”
但戚雲晞壓根不信這個說辭,窦寶珠對鄭世恩的嫌棄那樣明顯,阖府都知道窦寶珠中意的許懷彥。不過幾日而已,她不可能會與鄭世恩情難自已。
不過不管事實如此,還是别有隐情,窦寶珠和鄭世恩在一起是事實,嫁給鄭世恩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這就是世道對女子的不公正之處了,男子往往可以三妻四妾,卻一個勁的要求女子從一而終。再體面尊貴的女子一旦婚前失貞,談婚論嫁時幾乎都要連降幾等。
譬如她自己,倘若她不嫁給許懷彥,往後再遇到情投意合的人,也很難确保對方真的會毫無芥蒂接納她上巳的那一段。
不知内情的人會認為她一個孤女嫁給許懷彥占了大便宜,其實知道内情的她也會這樣想,在嫁給長英侯世子這件事上,她的确占了便宜。
戚雲晞吸了口氣,趕走紛亂的思緒。
令戚雲晞沒有想到的是,她沒有去找窦寶珠,窦寶珠反而來找她了。
幾日不見,窦寶珠看起來清減了許多,也不複往日的高傲,一見到她就先向她道了聲對不住。
這可真是稀奇,戚雲晞問她:“你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