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稍稍放下了心,沒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二少女因為他那不經意間的一瞥,而有些羞怯的垂下了頭。
“這樣大的日頭,大家不要在院子裡站着了,且到屋子裡歇一歇吧。一會還有吃食奉上,也讓大家嘗一嘗我家的拿手菜!”
比起霍去病地意興闌珊,關月堯的興緻卻很高,她招呼着衆人,便将大家都往客廳中帶了進去。
衆人聞言,皆是露出了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來。
初聞巷子裡要搬來一位武官時,衆人的心中都不免好奇了起來。
不多時也不知是誰起的頭,大概是見意穩與審言天天指揮着工人在院子裡進進出出的裝修布置,便都開始風傳要搬來的大人家世了得,恐怕不會與他們這些尋常百姓交往。
再見今日上門道賀的車駕裡,不乏許多裝飾華美的馬車。甚至還有商販因為生意做得頗大,認出了堂邑侯與平陽侯兩個侯府的家徽。
一時間,街坊鄰裡間更是議論紛紛。
衆人捧着禮物來道賀時,其實并沒有抱有太大的期望,若是新搬來的這位“大人物”能夠讓門房留下衆人的禮物,便已經算是賞臉了。
可大家都沒有想到,這位大人非但收下了禮物,還将他們都迎進了院子裡,熱情地招待着大家。
衆人仍有些小心翼翼地走進了裝修雅緻的大廳裡,按照各家的門戶一一坐好。也許是第一次使用這樣華美的家具,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些許的急促不安。
不多時,阮大嬸子領着石榴與青桃兩個小丫鬟,捧着一份份分裝好的炸雞走了進來。
衆人看着這從未見過,卻不斷散發着誘人香氣的食物,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了起來。
“不過是一些雞肉,大家随便吃便是了,若是沒吃夠,我再請阮大嬸子去幫大家再炸些,總是管夠的。”關月堯笑看着衆人招呼道。
比起大人們的猶豫,孩子們則更加難以拒絕這樣散發着香味的肉食。很快,便有孩童伸手抓起一塊炸雞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這讓本就眼饞的大人們再也難以維持表面上矜持,一塊兒吃了起來。
可關月堯卻失算了,她不管是在現代還是穿越回漢代後因為衛家人的照拂,除了最初流浪的那幾個月時間,一直都保留了自己一日三餐的習慣。
她理所當然的認為,在這個時代中的所有人,也都能享受着日食三餐。
而大家來道賀時,早就過了午飯的飯點,想必大家此時腹中都還有尚未消化完的食物,吃不下太多的東西。所以她并沒有讓阮大嬸子準備太多的炸雞。
可事實上,在此時,這不過是上層階級才能夠享有的特權。這些尋常的百姓們,都是餓着肚子來道賀的。
何況他們又哪裡有這樣的條件,每日的餐桌上都能出現肉蛋奶這些富有營養的食材呢?
即便雞肉在此時仍算是廉價的肉類,也絕不是一戶尋常人家每日都能夠消費得起的。
遇上了炸雞這樣新奇又美味的食物,大人們為了能讓孩子多吃些,尚且能夠自持。可美食當前,孩子們便難以再顧及父母們的良苦用心,埋頭吃了起來。
眼看一盤盤炸雞幾乎是在轉瞬間便被消滅殆盡,關月堯覺出了不對勁來,她偷偷招來了候在一旁的青桃,讓她再去廚房裡請阮大嬸子多做些菜上來。
“關校尉您心善,咱們今日隻是來道賀的,卻讓您破費又整治出這麼一桌子席面來,真是不好意思。”
待得飯菜上了來,有人瞧出了關月堯的用心,不由赫然朝着她道謝道。
“咱們以後就是街坊鄰居了,我獨身一人,又是初來此地,想必日後還有得是要諸位照拂之處。何況大家肯登門道喜,于我也是一份難得的心意。這頓飯大家直管吃便是,不必覺得拘束或是不自在。”
何況,這樣和睦的鄰裡關系,也讓早已習慣了城市間冷漠人情的關月堯心頭一熱。在東京住了兩年的時光,她甚至都不知道住在自己家隔壁的鄰居是男是女。
關月堯起身又再次向着在座的諸位鄰居緻了謝,她的态度誠懇而自然,終于讓衆人漸漸放下了心中的不安,徹底放松了下來。
“關校尉,遷聽聞你在居庸關中領兵大敗匈奴,不知你可願與遷細細分說當時的情形?”衆人正酒酣耳熱間,忽然一個少年略帶青澀的聲音貿貿然響了起來。
關月堯不由将目光投了過去,卻是一個坐在席末的少年,與自己年紀相仿的模樣。衣着頗是不俗,一副文質彬彬的模樣。
他是誰?關月堯不由有些好奇地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