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打算好好地,與關月堯談一談。關月堯和霍去病一樣,算是他親自培養出來的嫡系。
他們的才能與對匈奴作戰的意志,都深得他的心。
那些臣子為何如此急切地想要将關月堯置于死地,真的僅僅隻是因為她是個女子嗎?顯然并不是的。
關月堯不知道,可朝中這些飽讀詩書的人傑,又有哪個不知道武丁婦好的故事呢?
什麼女子帶兵打仗,自古便沒有前例,不過都是些借口罷了。
他們真正的目的,不過是為了阻撓劉徹如今對匈奴越來越強硬的政策。說到底,關月堯不過是這場新舊政治力量之間的犧牲品而已。
“關月堯,在你生活的年代,女人也可以做官嗎?”劉徹猶豫再三,還是将心中的疑問問出了口。
作為一個求才若渴的帝王,關月堯的話并非不讓他心動。女人掌權确實為他所忌諱,可就如關月堯所言,難道男人就不會觊觎他手中的權柄了嗎?
而相比之下,女人反而是更加容易被掌握的一股勢力。此時的女人,天然就不具備有真正掌握權利的正當性。
她們想要爬得更高,就必須依附于能夠給予她們這些權利的男人。
“當然可以,在現代女人做官,或者是出來工作都是很常見的事情。雖然也還有人選擇做家庭主婦,但那都是結婚以後的事情了。至少女性在結婚之前,依舊會選擇工作。”
關月堯認識淺顯的隻言片語,為劉徹構建出了一個在遙遠的兩千年後,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态。可也令他啞然,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由男子負擔一家的生計,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一個連女子都要外出工作的時代,究竟會更加繁榮還是更加破敗呢?
可從關月堯目露向往和懷念的神色看,想必是更加繁榮的吧?
劉徹想到這沉吟了一聲,又問道:“那時候全國的人口又有幾何?”
“人口啊,有十四億。”
關月堯報了個數字,即便如劉徹也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十四億的人口,這是怎樣的概念?大漢在經曆了數十年休養生息的無為而治後,天下承平日久,全國的人口數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恢複。
可即便如此,此時整個大漢的人口也不過才三千六百萬左右。
十四億的人口,四十倍于如今大漢。劉徹有些不敢想象,在這片土地上,竟然能夠容納如此多的百姓。
可是人口,不僅象征着國家實力的象征,更是财富的象征。若是他劉徹能夠有十四億,不哪怕僅僅隻有一億的百姓,又何愁匈奴難滅?
“那麼多的人,每年種的糧食可能養活得了?難道不會鬧饑荒嗎?”劉徹想到另一個問題,有那麼多的人口,也要有與之匹配的糧食養活,否則若是遇到災年,豈不是要天下大亂了?
“不會不會,咱們有個袁隆平院士呢,他培育出來了雜交水稻,糧食産量比以前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反正我長這麼大,從來沒聽說過哪年因為發了洪水之類的有人餓死的。”
“如此厲害?”劉徹輕輕歎道,語氣裡充滿了無法遮掩的豔羨:“若是如此國士能為朕所用,朕又何愁不能消滅匈奴。”
“是啊,所以說嘛,科技才能興國。”關月堯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她似乎想起了什麼,忽然看向了劉徹:“陛下,請您一定要重視科學的研究,那并不是儒生所說的奇淫巧技。
我媽媽和我說,中國古代領先于世界兩千年,可就是因為不重視科技的發展,在後來被歐洲的國家甚至是日本後來居上,最終淪為了一個半殖民半封建國家。後來日本侵華,做下了非常多殘忍的惡行,屠戮了許許多多的百姓。
一百年的屈辱曆史,哪怕在我穿越之前,我的祖國已經驅逐了外敵又再次強大了起來,可是當時因為國家落後而枉死的人,不會再複活了。”
此時劉徹因為将她的一席話聽得太過入了神,不知不覺,已經坐在了關月堯的榻邊。
當關月堯的話說完,他沉默了下來,喃喃自語道:“科技……那是什麼,墨家?”
科技是什麼?關月堯也沉默了下來,科技是什麼?是她讨厭的化學物理和生物,還是其他更加艱深的東西。
到這時,她方才開始悔恨自己為何在現代時不用功的讀書呢?
囿于關月堯自己的見識與知識儲備,她能夠告訴劉徹的啟示似乎也就到此為止了。她隻能靜靜地注視着天子,看着他凝眉沉思。一雙眼睛正看着她,又似乎在接着她看向更遙遠的地方。
“歐洲……日本,那都是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