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回歸了正題,關月堯打起精神端正了坐姿,正色看向天子,也收起了語氣裡的遲疑,鄭重說道:”陛下,民女今日回絕您的提議,并非有心抗旨。隻是民女此時,有更想做的事情。
我大漢與匈奴之間,絕不會隻有一場戰争,也不可能因為一場戰便分出勝負。民女也曾上草原抗擊過匈奴,也曾親眼見過許許多多的戰友抛頭顱灑熱血,最終将性命留在了草原之上。
陛下,民女所願是盡可能削弱匈奴人的實力,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戰勝他們!”
關月堯說罷頓了頓,擡頭想要觀察劉徹的反應。卻見劉徹此時也收起了輕松的神色,一臉嚴肅地看着自己,顯然,他将關月堯的話聽了進去。
“說下去。”見關月堯止住了話頭,劉徹不由催促道。
“民女思前想後,匈奴人平日裡不事生産,雖也牧牛羊馬匹,可其他一應生活用具、乃至武器裝備卻都由劫掠而來。民女這些時日賦閑在家中,因此有機會時常上街閑逛,結識了不少在西域的商隊。
我聽商人們說,匈奴人除了在我大漢邊疆劫掠人貨外,在西域也是橫征暴斂,西域諸國苦不堪言。若我們能夠策反西域諸國,聯合他們一同鉗制匈奴人,那匈奴王庭猶如腹背受敵,想必實力将會被大大削弱。
民女以為,大漢與匈奴争霸,勝負手非在草原,更不在大漢邊境,而在西域!
方才陛下提起,欲尋人再使西域而無人。陛下,民女願往西域!随往來西域的商隊出關,熟悉西域諸國情況,若能說服他們與大漢往來,那更是再好不過。
再不濟,民女也能熟悉西域和草原各部的方位。漢軍每每與匈奴人交戰,常因失道而錯失戰機,可見即便是向導也未必能靠得住。若能自己熟悉草原的形勢,必能大大減少這類事情的發生。”
關月堯越說神色越是激動,見劉徹并不打斷自己的話,而是靜靜傾聽着,索性一股腦将這些時日以來自己的所思所想,與今後的打算,一股腦的統統說了出來。
“所以,你還是想上戰場?”劉徹聽罷,對關月堯的提議未置可否,而是詢問道。
“是,民女想上戰場,民女不願一輩子被困在長安城中。民女知道追尋自由的道路從來都艱險無比,可是民女願意為了付出所有的代價來保持我身的自由。”
關月堯說到這,忽然朝着劉徹伏下了身:“還望陛下成全。”
“關月堯你知不知道,在你提出此事之前,朕也曾經派出過使節意圖與西域互通往來?建元二年,郎官張骞奉朕之命率百人,自長安入西域,至今未歸。傳言他們被扣在了匈奴王庭之中,算來也有近十年了……”
劉徹依舊沒有回應關月堯的請求,而是淡淡地說道。
“民女知道,所以若能出關,民女想要以平民的身份加入商隊中。那些西市的商隊裡,也有不少是有資格出入王庭的大商人,這樣既不惹人懷疑,也方便民女收集和刺探情報。”
關月堯的話令劉徹意動不已,少女所言确實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上一支使節團滞留關外,與規模龐大且帶着符節招搖過市惹人注意,确實有着不小的關系。
西域諸國喜愛中原精美的絲綢和各類手工藝品由來已久,因此販賣,或者說是走私大漢貨物往西域的商隊在西域頗受歡迎,也是難得出現在西域而不會惹人注意和懷疑的漢人。
關月堯若能混進那樣有機會面見西域諸國國君的大商隊裡,也許确實能夠有一番作為。
“你這提議雖是不錯,但實施的人卻似乎并非非你不可。你的身份與來曆特殊,關月堯,你說,朕為什麼非要讓你去冒這個險?”劉徹摸了摸下巴,有些玩味地看着關月堯,似乎在期待着少女能給他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陛下,民女女扮男裝的如何?”關月堯看向劉徹,忽然問道。
“幾乎以假亂真,連朕的眼睛都被瞞過去了。”劉徹反應了過來,想着關月堯笑道。
“是呀,民女能夠女扮男裝,若是真遇到危險,改了裝扮便是。何況民女雖是女子卻身懷武藝,且不易引起人的警惕和戒備,若真到了要改裝時,比旁人更有逃脫的機會。陛下,這豈不是比起旁人,民女所獨有的優勢?”
“嗯……你說的确實有幾分道理……”劉徹沉吟一聲,語氣了更添了幾分猶豫。
“那,陛下,您是答應了?”關月堯直起身子,仰起頭期待地看着眼前一手叉腰,一手下意識撫着下巴似在凝眉沉思的男子。
“既然你想做,便放手去做吧。但是你要記住,你是大漢的子民,是漢人,不論遇到何種變故,都決不能背棄朕對你的信任和期望,你可能做到?”
“陛下放心!民女一定不負聖望,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