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聽你的真心話,珂琳陀。若是你不想,我自然也能将你留在我的身邊。正好我的身邊缺個能說漢話的婢女,若是你當真離了身邊,我可也是十分困擾的。”
輕飄飄的話語,語氣溫柔帶着些許邀請似得蠱惑。卻似是少女從此失去自由之身的試探和威脅,讓她不禁打了個寒顫。
“我,啟禀陛下,珂琳陀想去長安!”在女王的身邊呆了這些年的光景對于女王的脾氣,珂琳陀也算有些許的了解。
女王的威脅,可不隻是吓唬吓唬她地說說而已。這個認知讓珂琳陀一驚,再也顧不得旁得,急急說道。
還好,女王并沒有因為珂琳陀的回答而露出些許的惱怒,相反,她似早早就料到了一般淡漠地點了點頭。
好,那若是你替我辦成了這件事,我會讓你和你母親返回長安,并且會賞賜給你們足夠的金銀,保證你們的下半輩子有足夠的錢财傍身。怎麼樣,你願意嗎?”女王微微俯下身,伸出手挑起了珂琳陀的下巴,逼令她将目光投注在自己的身上。
隻有這樣地對視,女王才能判斷,珂琳陀所說的話,是否都出自于她的真心。
珂琳陀将話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她自認為頭腦并不聰明,性格也過于怯懦,并不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女王所托,僅僅隻是讓自己将一封書信帶到長安去,交給某一位大人。
此話說起來簡單,但這樣簡單的事情,自己真的能做到嗎?自認為長到十幾歲依舊一事無成的珂琳陀,在心中搖搖擺擺,舉棋不定。
而就在此時,那個漢人少年的臉忽然浮現在了她的腦海中。珂琳陀想起了他溫柔的目光,體貼的話語,自己或許辦不到,但他一定可以!
“女王所托,珂琳陀一定盡力辦到。”珂琳陀猶豫再三,就在女王即将失去耐心時,她說道。
“好!珂琳陀我姑且将你當作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我要你在長安見到了我想讓你見到的人後,想辦法探得大漢對于匈奴人之後的打算。若是能夠挑得漢人與匈奴人的對立,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這話聽得珂琳陀不由睜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可在她眼中,女王心中向來頗有成算,隻要是下定了決心想要推進的事情,便沒有她做不成的。
雖然不明白女王究竟意下如何,但既然她已經如此說了,自己照做便是。自己與母親,本就是無根的浮萍,隻希望能得到方寸容她無憂無慮地生活便好。
那些國與國之間的興衰勝負,并不是她關心的話題。生存尚且艱難,這些更加遙遠而高深的東西,于她而言,便更是奢侈的存在了。
*
珂琳陀朝着女王最後認真拜了拜,在這之後,她将遠離這片生養了她的土地,去到母親口中的故鄉。
女王就這樣斜倚在軟塌上目送着珂琳陀轉身走出了自己的大點,直到這時她在暗暗松了口氣。
宮廷的生活并不如外人所瞧見的那般輕松惬意,似乎每天隻需要将自己妝點的漂漂亮亮,端坐在禦座上接受旁人的頂禮膜拜就足夠了。
女王的身邊,危機四伏。尤其是當王夫去世後,圍繞在她身邊的政治鬥争,就從未消停過。
那些男人都試圖通過與她聯姻來獲得合法的王位繼承權,就和她的上一任王夫那般,一點點,不着痕迹地架空自己在宮廷裡的權利和地位,然後名正言順的奪取她頭頂的王冠。
所以最後,她殺死了他,不着痕迹,不露出任何的馬腳。王夫的死仿佛隻是一場天意弄人的意外,令人惋惜。
可若僅僅隻是如此,是遠遠不夠的。很快王國中的大臣們就會逼迫自己再次挑選一名新的王夫,來做她的“代言人”,代替她統治這個國家。
這些貴族們的背後,都站着各自的利益集團,而其中最令她警惕的,自然就是珂琳陀的父兄。他們本就有種王室的血脈,雖然随着時間的流逝,血緣已經日漸稀薄,可這也已經足夠他們對着那張空虛的禦座主張自己的權利了。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謀算,□□從很早之前開始,便有意地與匈奴人修好。甚至,在方才的晚宴上,竟然明目張膽地帶來了一個匈奴的小王!
即便經過了喬裝打扮,她也一眼便認出了他!顯然,□□與匈奴早已暗通了款曲,試圖将珂琳陀的哥哥呼延陀推上王夫的位置。
可女王又如何會願意讓他們如願呢?可懷揣着密信的少女,雖然她隻是□□的一枚棄子,女王也依舊無法完全信任她。
那樣含糊其辭的囑托,就是為了即便她最後落到了敵人的手裡,他們也無法從她的口中問出更多的線索來。
希望最後能夠一切順利吧……女王歎了口氣,也不知她還能再支撐上多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