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馬寶的話,引起了王秀才和劉秀才的警覺。
他倆都用懷疑的眼神看向葡陶甘。葡陶甘沒想到王馬寶陰差陽錯猜中了他的計劃。
他表面對王寶馬的話錯愕不已,暗地卻朝趙童生傳遞去一個狠厲的眼神。
趙童生又疼又餓,看着遠處的雞鴨魚肉不停可惜,還沒抱怨出聲,就聽到王馬寶對葡陶甘的人品進行質問,吓得他一個哆嗦。
要說這事情之所以會發生,還是他主動找上葡陶甘。
也是巧合,之前他偶然聽到一個小道消息,與葡陶甘搭上了線。
後來又得知隔壁縣丞夫人對葡家惡意退親一事心有芥蒂,有意在兩個縣城中重新選賢婿。
趙童生認為,商青歌壞了葡陶甘攀附權貴的好事,葡陶甘肯定和他一樣,恨不得商青歌去死。
沒想到葡陶甘心更狠,不僅想報複商青歌,還想拉下自己的競争對手。
知道商青歌有一個婢女四月性情剛烈,便想故意設計激怒商青歌,要在大庭廣衆下激得商青歌失言,再裝出自己不與女子計較的模樣,引起王秀才劉秀才仗義執言。
這樣四月一定會對幾人大打出手,衙役一來,有上屆秀才考試的前車,他們幾人一定會被禁考一年。
貼身婢女打人,可是會壞主家名聲的,商青歌徹底壞了名聲,他退婚一事,也會有另一種解釋。
本地未婚男子中,隻王秀才劉秀才的才華比他出衆,但論起容貌還是他更勝一籌,隻要他倆四年内不能取得舉人。
隔壁縣丞家的姑娘已經18了呀!哪家姑娘不愛翩翩公子?兩縣之中除了他還能選誰?
趙童生一上門,葡陶甘算盤珠子打得賊響,不僅答應了趙童生害商青歌,還給了趙童生一大筆錢,幫他把王秀才劉秀才拉入局。
此時趙童生收到葡陶甘的眼神,知道事情敗露,自己也得牽扯出來。
不假思索地為葡陶甘說起了好話,“王公子這是哪裡話,實在是我的錯,因為我一時口誤,被商姑娘抓住了把柄,不依不饒的商姑娘壞了我名聲。
我喝了酒見着與商姑娘有嫌隙的葡秀才,一時頭昏,才建議葡公子做了蠢事。”
“商家與葡家都退婚三個多月,商姑娘在集市做生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哪裡是因為前仇才故意挑那日害商姑娘。”
“實則是商姑娘有一道荷花酥的糕點,葡公子的祖母實在喜歡,差人買了幾回,商姑娘都不賣,不僅不賣,還口出惡言,說誰都賣,就葡家不賣,葡公子也是喝了酒,聽了我的胡話,才說了商姑娘的閑話,造就了這事。
至于王公子說的葡公子嫉妒兩位秀才公子。”
“薯郡秀才何其多,難不成兩位秀才不能參加舉人考試,葡公子明年就能當上舉人了?葡公子也是秀才,他跟兩位一樣明年也不能下場。”
趙童生這話,算是有理有據,王秀才幾人又不知道,隔壁縣丞想要退親重新選婿一事,隻當是王馬寶受了無妄之災,想多了。
王馬寶見趙童生幾句話,就把形勢拉過去,知道現下不是與葡陶甘斷交的好時機,就想裝作一時氣急頭昏,想拉下臉道歉。
旁觀一切的商青歌卻知道機會來了,入獄的時候,她不是不後悔的,古代女子看重名節。
若是名聲不好,不僅嫁不出去,做生意東西賣得再便宜,人家也會嫌棄。
更别說與多位當地有權有勢的人結仇,以後整個縣城都是仇人,她還怎麼在虹縣生存。
現在正是她分裂敵人,給自己找盟友的時候。
不等王馬寶道歉,商青歌插話了,“我倒覺得王公子所言非虛,兩位秀才公子可能不知道,葡陶甘與隔壁縣丞家的于姑娘婚事一直沒有訂下來。”
“之前我就奇怪,那于姑娘我小時也是見過的,不說國色天香,也算小家碧玉,怎麼這一年傳到我縣的名聲這麼壞,但凡提到于姑娘,那必然是五大三粗,醜陋不堪。”
“現在我倒是明白了,兩位秀才不知道吧,于家姑娘的大姐,這次也得選秀女,現下已是宮中美人啦,葡秀才是怕于家跟他家一樣家裡得了勢,看不中他一個小秀才,便想把虹縣比他優秀的未婚男子抹上髒水,順便把我的名聲徹底敗壞,這樣他不就又有機會了嗎?”
“你胡說。那于家大姑娘有沒有入宮,哪裡是你一個平民女子知道的。王兄,劉兄,我們多年情誼,你們可不能因為這個女子的胡言,猜忌兄弟呀。”
葡陶甘說得聲淚俱下,王劉兩位秀才一時也拿不準該聽誰的。
商青歌見那倆人心有懷疑,王馬寶是一臉期待自己的後續,索性把自己知道地說了出來:
“我知道這事不奇怪,我隻是好奇葡秀才是怎麼知道此事的,要是不知道此事,依葡家的名聲,怕不會這麼費勁功夫上趕着取一個醜妻吧,哪怕對方是縣丞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