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發财?這話是怎麼說滴?”阿九一下子來了興緻。
“說是要我在我們村幫他尋訪一個姑娘,臉上有酒窩的,戴銀手镯的,那手镯上還有九朵梅花的,這不是胡扯嗎。”王四嫂将切碎的荠菜倒入瓦盆,加了調料,用筷子與肉餡一起攪拌起來。
“找這樣的姑娘,怎麼就會發财了?”阿九急忙追問。
“我也問了,他不肯說,神神叨叨的,怕是窮瘋了,有病吧!”
眼見闆油被燒開了,王四嫂停止了攪拌,又拿鍋鏟去翻炒油渣,務必要讓每一塊闆油裡的豬油,都被煉出來。
阿九閉了嘴,不再追問了。
這時候,王六嫂已經把面和好了,在案闆上揉面團,然後就一個一個切劑子。她對阿九說:“豬油煉得差不多了,你洗洗手擀餃子皮吧!”
王四嫂将豬油舀到盛餃子餡的盆裡,攪拌均勻之後,姑嫂三人就開始包餃子。
三人快手快腳包了兩百多個餃子之後,又将大鐵鍋裡燒開了水下餃子。然後,阿九就将餃子盛到五個大海碗,四個白瓷碗裡,用木托盤托到了飯廳裡,又在桌上擺放好。
這時候,王四嫂就叫:“啊呀,香油不多了,估計不夠今晚蘸餃子吃的了。”
何氏原本在自己房裡做針線的,聽兒媳婦這樣說,就走出房門:“把香油和醋混在一起,先糊過今晚,明天娘就打香油給你們吃!”
王四嫂聽了,就将瓶子底的香油全倒出來,分入兩個粗瓷碟子裡,然後又在碟子裡倒上一些醋,從木頭筷籠裡數了九雙筷子,用小托盤托到了飯廳。
王六嫂就在院子裡叫道:“公公,吃飯了!”
然後王家父子五人就從自己房裡出來,進了飯廳,大家一起落座吃飯。
阿九用筷子夾起一個餃子,咬開了,隻覺得鹹淡适中,肉香混合着菜香,味道鮮美極了,她不
得暗暗佩服她四嫂的廚藝,她六嫂針線上比較出色,可是茶飯上就不如她四嫂。
許是看出了她的心思,何氏就笑眯眯地道:“九兒,你正好乘着放假的功夫,跟你四嫂學學廚藝,跟你六嫂學學針線!”
“娘,我明天就要跟你學打芝麻香油!”阿九撒嬌道。
“好好,你願意學,娘就教你!”
一頓飯吃完,阿九要去洗碗,被她六嫂攔住了:“你這沒出閣的閨女,把手指磨粗了可不好看,還是我來洗吧!”
于是阿九就回到房裡,關上房門,從梳妝台最底下一層的小櫃子裡,取出了一個小盒子。打開盒子,她從一堆金銀鎖片和小撥浪鼓中間,檢出了一隻銀手镯。
這盒子裡,都是她小時候戴過和玩過的東西。這銀手镯原本是一對,八年前的冬天,下雪的時候,她不小心給弄丢了一隻。
這雙手镯,還是自己出生的時候,爹爹特意為自己打的。因為自己排行老九,爹爹就讓人在手镯上面雕刻了九朵梅花。
阿九拿着手镯,往鏡子裡笑了一笑,臉上的兩個酒窩立刻就顯現了出來。
看來,趙大光要找的人,十有八九就是自己了。
奇怪的是,自己與這個人毫無關聯,他又怎麼會到處找自己?還說什麼發财不發财的話。
難不成找到自己,他就會發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啊!
阿九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是咋回事。
這時候,她突然聽到爹娘的房間隐約有争吵聲,于是急忙豎起耳朵。
爹娘的卧室離自己的房間最近,所以她也聽得明白。
隻聽娘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爹,我看你還是别當這出頭鳥吧!”
“娘子,你此言差矣,這些山匪如此肆無忌憚,若是不連根鏟除,以後我們家也會被禍害的。”
“可是你一個書生,又能做什麼,剿匪是官府的事情!”
“娘子,我若不修書,縣太爺又怎知民意洶湧,剿匪勢在必行?”
原來是娘反對爹上書請求剿匪的事!
阿九暗想,這件事,爹是絕不會妥協的,最後妥協的肯定是娘!
果然,她娘最後說了一句:“反正我管不了你,随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