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菲眉頭緊蹙,不解地看向那個笑容明媚的女子。
她不知道婉甯公主對自己施以援手的原因。她分明和自己并無交集,為何會出手相幫呢?
荷塘的荷花,随着風的拂動傳來淡淡的馨香。日光斑駁映照,湖底遊曳過幾尾紅鯉,靈巧地劃出細碎的漣漪。
正在她思索的片刻,桐月又冁然笑道:
“如此一來,兩位娘子便是平局了。我大燕果真人才濟濟,莫說兩位姜娘子,便是先前的比試,本宮雖未親臨,也聽了不少傳聞。”
“依本宮看,不若并列魁首,一齊受邀參加宮宴。陛下知曉諸位才華橫溢,定會龍心大悅呢。”
一場被賭以姜二娘子名譽的比試,似乎在桐月和氣的話語裡便消弭于無形了。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也一瞬無影無蹤。薛芳菲看着宮裝麗人帶着侍女離去,心裡猶在思量:看婉甯公主的樣子,似乎是友非敵。她方才的話,雖未明說,多少卻帶了幾分招攬之意。
“她無意為難與你。”
薛芳菲擡頭,正迎上蕭蘅湊近的臉。那雙黑曜石般的眸子映出她的身影。
“肅國公……”青衣少女向後微微退後一步,頗有些警惕。蕭蘅那妖孽秀氣的面容一皺,罕見地軟了語氣,還帶了些埋怨:“你這麼害怕做什麼?”
薛芳菲微微一愣,沒料到他反倒倒打一耙了,心裡有些無奈,轉移話題道:
“肅國公以為,婉甯公主是個怎樣的人呢?”
蕭蘅似乎對她的問題并不意外。
“她?…”他嘴角勾笑,有些漫不經心道:“是個聰明人,和她哥哥倒是不一樣。”
“沒想到還有能赢得肅國公如此評價的人。”
“怎麼?在你眼裡,我莫非是自視甚高之人?”
薛芳菲沒說話,眼神卻幾乎明确地表露出她的想法:蕭蘅雖不明說,平日待人确實疏離冷漠,隻差沒将生人勿近刻在腦門上了。他又是如此傲氣,和朝廷之人打交道處處透出厭煩,倘若不是洪孝帝的強硬要求,恐怕早便耐不住了。
蕭蘅一眼望去她的眼神,便知她心底又在悄悄腹诽自己了。他倒是不在意,渾然未覺般地一笑,想了想,又提醒她道:
“婉甯若要招攬你們,不可輕易答應。”
“她和成王多有積怨,你投她門下,并非好事。”
天家兄妹的關系,從不會像表面上那樣融洽。當年薛芳菲還是沈夫人時,從沈玉容處也得知部分隐秘之事。婉甯公主出使代國,恐怕便是成王促成。
蕭蘅能提醒自己到這個地步,顯然是真心擔憂她的處境,她心下稍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