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明仙舟,雲騎所參與的每一場戰争的相關記錄,都将被保存在燭淵将軍府的資料庫中。
有部分戰争在整個仙舟的曆史中可占據極重要的位置,它們會在将軍府中的記錄裡得到一個名字。比如說岱輿殉爆,比如說第一次金人叛亂,比如說閱牆之戰第一次豐饒民戰争……而除卻這部分超規格的大戰以外,其他的戰争在檔案中都隻有獨立編号,而在官方文件上沒有姓名。
也許學宮的授課老師們對此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稱呼?
朱明仙舟的檔案記錄中,所有與戰争相關的報告獨享三級編碼制度。根據中段編碼長度,将軍府的文員們将這些報告後所代表着的搏殺大緻分為三個等級——具體名稱受朱明實用主義風氣的影響意外的樸素,隻是大型,中型,以及小型。
這些等級劃分的背後,既代表着這次搏殺中【豐饒】一方所動用的勢力,也代表着仙舟一方為了奪取勝利所投入的資源。小型戰役隻局限于一顆行星,仙舟聯盟所需要投入的也隻是一條微不足道的補給線中的一部分。中型戰役可能會涉及一個星系的大半。為了供給戰争,此時的仙舟需要投入兩條甚至更多的補給線上的資源。而這些資源足以榨幹一整顆資源行星。
但對于大型戰争而言,每一次戰前都需要經過聯盟内部的仔細評估。這種等級的戰争一旦打響,可波及三到五個星系,在時間上大概率将持續一個琥珀紀甚至更多。大型戰争于雙方而言都與賭桌無異,每一枚籌碼的投入都需要反複斟酌。也許仙舟聯盟可以承受一次甚至兩次失敗……
但沒人想知道如果失敗更多,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對于各大仙舟而言,檢驗一個軍官是否擁有成為将領的資格,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這個人是否有主持一場中型及以上的戰争的能力。
不同的戰争所需動用的兵線數量不同。對于小型戰役來說,五條以下的運輸線便足以滿足絕大多數戰略實現的需求。而從中型戰争起,每場戰役都需要主帥實時給兩位數及以上的行軍線下達指令,這個數量甚至不包括後方的補給線。
想想看,一個人需要同時考慮後勤、補給、傷亡、補員。第一批戰士還有多久到達戰場,傷亡率何時下降到紅線,預備隊何時到達何時頂上;哪些隊伍屬于前鋒哪些隊伍用于支援哪些隊伍被撥去看顧補給同時還要防備敵軍繞後或者我方補給線交叉打結;敵人進攻如何死守如何遊走後撤有如何我方援軍能否及時趕到;附近不同邊防艦中的兵力配給如何能否出動不同邊防部隊進行配合作戰戰略又要如何配置……
活活累死不是不可能。
而北邙戰線由于其特殊性,對主帥的要求甚至更高。因為不同艦隊中的能源配給不同,而戰鬥機巧運轉的每一秒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這種儲備能源的實時變動也需要被主帥列入計算之中,甚至包括機巧的戰損率,以及給對應艦隊調配過去的後備工造匠人和他們所需要的材料。考慮到北邙戰線到曜青主艦之間的大片星域都被設置了空間封鎖,補給線的運轉時間和星槎耗損也要被計算進去。
作戰範圍越大,給主帥的壓力就越大。棋盤上每一枚棋子都象征無數的人命,而将它們推出的每一步,都意味着這些人被投入了浩渺的宇宙之中,那點微弱的生命之火在中子風暴面前不值一提。
“在雲騎的曆史上從來不缺優秀的将領。但一部分人死在無人的角落,一部分人死在戰場,極少有人能得到善終。”
補天學宮中教授‘禦’課的老師均是曉蒼從仙舟各種陰暗角落裡扒拉出來的退役雲騎。年歲對長生久視的仙舟人而言不值一提,但能在槍林彈雨中成功退役的雲騎将士,他們的經驗比任何東西都要更加寶貴。
每一個在未來即将進入雲騎軍中服役的朱明少年都将得到他們的告誡:“當你身處于戰場之時,你必須放下過多的共情力。此時的你,唯一的任務與目标,便是為仙舟奪取勝利。”
仙舟中從來不缺少被寄予厚望的明日之星。但總有些星星半路夭折,從此黯淡下去,不複光明。
北邙戰線的二層哨塔線上,歸屬0265号邊防艦管轄的這段有一百六十三座哨塔,其中還有十二座哨塔需要與0264和0267号邊防艦協商調配。而應星現在正在外骨骼擴展成的點滿敏捷的機巧中,和丹楓一起跟随剛出發的第四批斥候小隊前往探查。
斥候小隊所承載的機巧,為了追求高機動性,幾乎放棄了所有的防禦與攻擊性。當然作為成果,斥候支屬所使用的星槎都是工造司研發出的最新款,比市面上所有的競速星槎還要快上一些。
應星所在的這支小隊并不是0265派遣出的唯一一隻斥候隊。隻是相較于其他以機巧為主的在星域内地毯式排查危險的小隊,他們已經越過了被步離人打開一個缺口的一層瞭望線,向着更深更遠的星空之中,探查這次步離人大舉犯境的源頭。
在專心探查的同時,應星還要根據逐漸被掃描機巧填充完整的星域圖來調整二層哨塔線的布防,并且還要将數據實時反饋給邊防艦總控室中的飛炎。這份數據飛炎複制一份之後再經過兩層上報至‘北邙’艦,經參謀處的天舶司太蔔司工造司的各位謀士解析,再将結果反饋給主帥,以便主帥針對各種突發情況制定戰略。
不至于從零開始寫一份計劃,但肯定要針對原本的幾份應急備案進行微調。
但這不代表計算量就會比原來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