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給我發晚安,我會回應。我給你發,你選擇性回應。
2、當我需要情感上的依賴、慰藉時,你要麼不在(我根本不需要你及時的回應,我需要的是有回應,我需要的是你把我放在心裡,我的朋友弋遊在我需要安慰的時候,總是立即回應,聊着聊着突然消失了也會解釋,這就是安全感,這就是我需要的;香姐姐,我經常跟她吐槽,以至于她可能第二天,或者過幾天才回我消息,因為我知道她在那裡,因為我知道她會傾聽我;團哥,也不會立即回應,但回應時便發來好幾條消息,問我怎麼了。而破曉,你,我的男友,你可以漫長地回幾個字),要麼回應毫不走心。
3、你總是可以在我需要你的時候走開,在我放下你的時候靠近。
4、你不願付出時間、精力陪伴我。
5、當我需要你陪伴時,你拒絕,但沒有理由。
6、我不懂為什麼小程對你來說還是重要的人,我隻能理解為你拿不起,也放不下。
我想做個好人,不想模棱兩可一場空。
“還是别發了吧。因為這個行為很迷惑。這會讓我覺得你想跟我在一起。但你說“我覺得你不必等”,我的理解是你沒有想跟我在一起的想法了。所以,每天說晚安,就很迷惑。因為我不會跟我的朋友每天說晚安。”
“彳亍。”
為了我好,也為了你好,我選擇戳破這層暧昧。
我不想等我習慣你每天發的常規的晚安後,然後某個時間段裡突然消失,讓我再次喪失安全感。讓我建立起來的期待落空,然後毫無解釋。
也不希望自己旁觀不陷入其中,然後在某天突然告訴你“我已經有對象了,以後你發晚安可能不太合适了”。
我覺得,如果追求暧昧、模糊裡的喜悅,那就同時得承受暧昧破滅後的失落、難過。
我都說,我願意等你了,等你讀完博,等你工作歸來。你不願意。但你又每天“晚安”,這讓我很難搞。
我的叙述裡充滿了單方面視角,在讀者看來,可能破曉不好。但請注意,每個人選擇都有他的理由,他的為難,我可能隻是沒看到他的為難之處。從前,我會選擇體諒他的為難,但最後受傷的是我自己。現在,我選擇體諒自己。如果你還想繼續在一起,這一次,我不會那麼快答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