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的争取,我考慮後還是決定放棄,希望以後能與貴公司合作。”HR發來新的薪資待遇時,我回道。
這是一個很誘人的offer。第一輪面試那天,晴空萬裡,杭女士站在門口,接我上去。交談中,負責專業知識提問的博士看起來十分面善,語氣平和,能感受到,是位好相處的同事。結束後,杭到電梯口相送。一路上,我滿心歡喜,感歎着,“福田果真是塊福田”。
第二輪是老闆親自面試。隻問了“敢不敢抓小鼠”、“有沒有做過尾靜脈注射”這樣直接而不太尖銳的問題,也都如實回答了。第二天,杭女士告知:挺滿意我的整體表現。這是多麼令人開心的評價啊!“滿意”宛如世界上最動聽的字眼!我有多久沒聽到這個詞了呢?
然而我終究還是拒了。一旦有了預期,而你又暫時接受了,那麼在往後的時間裡,它将循環往複地噬咬着你的心智。就如偉人所說:暫時的妥協,将醞釀出未來更大的戰争。
消息發出後,我從圖書館出來,不敢看手機。那是一種拒絕了他人真誠的愧疚,仿佛對方隻要再堅持幾次我就會妥協。
我準備找個地方吃點東西。路上,我再次想起軒昂的話,“老師已經批改過發給我了。”或許他需要的是一針見血的提點,而不是兩天詳實的批注。如我所需要的一樣。
我一邊吃着花甲,一邊放着《Cruel Summer》。上周母親說外婆過幾天出院了,昨天給她打電話,問情況時,母親已經從滿臉憂愁中走出來,取而代之的是得意的笑容:“顧維他還買了東西去看外婆?!你曉得他買了什麼不?椰子!外婆開始說不要買莫買,買來後笑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