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方面又不可否認,正式完備的流程和規章,是對決策的約束和保障。這使集團做出的決定,至少合法合規。而不是領導腦袋一熱,就直接拍闆,而後再朝令夕改。
鄧一峰強行在會上提議,研究出售兩家子公司。就如同謝墨白剛才指責的那樣,這個議題沒有廣泛征求意見,沒有經過例會、專題會研究,沒有經過總裁辦公會前的審查醞釀!
如果沒有巨大的利益相關,誰肯冒着黑曆史的風險,為了這樣一個不合規矩的議題背書呢?除郭正以外的幾位集團總裁,都回避了這個問題,何況這些中高層們?人皆自私,都要為自己的以後考慮。
更不用說,先是潘玉榮、萬甯這兩位闆塊總裁、集團副總裁,不惜拿KPI任務做籌碼,公然站隊。
接着,馮騰這位排名靠前的市場總監,從中窺見了機會,甘為馬前卒,從市場競争力的角度,力證保留兩家子公司的必要性。毫無疑問,他的姿态極為明顯且不加掩飾,就是想要博取新任集團掌權人的歡心。
接着,被他拉下水的生産部主管陳朗、技術部高俊儀,也不出意外地“中立客觀、如實彙報”了,不想站隊地站隊了。
甚至,高俊儀不得已表态之後,幹脆一條路走到底,徹底靠向了謝墨白。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出售子公司帶來的危害,即巨額設備虧損。正好和馮騰一正一反,互相印證。
到了現在,其他集團準高層們,還有什麼辦法呢?他們即使想要做那“沉默的大多數”,也不可能了。
所以,此時此刻,他們的選擇隻有一個!
幾乎是謝墨白的目光看向何人,何人就立刻起身,而後,或主動或被動地站隊表态。
積極一點的,直接公開贊同謝墨白的意見。保守一點的,委婉也表示,議題應遵守一貫的報會流程。再含糊一點的,建議慎重考慮,不宜此時定論,深化研究後再行上會。
就這樣,随着會議室内一位又一位集團準高層們的發言,壓倒性的态勢出現了。
集團副總裁、一級子公司國昌基建總裁潘玉榮,力挺謝墨白!
集團副總裁、一級子公司國昌基建總裁萬甯,力挺謝墨白!
市場策略部總監馮騰,力挺謝墨白!
生産控制部主管陳朗,如實彙報,支持謝墨白!
研發中心主任趙亮,如實彙報,支持謝墨白!
技術研發部主管高俊儀,力挺謝墨白!
采購管理部主管胡高,含糊搪塞。
集團副總裁、人事部副總監(主持工作),趙康年力挺謝墨白!
集團副總裁、财務部副總監(主持工作),曹安國力挺謝墨白!
建設開發部主管李百川,含糊中立,建議議題可按流程重新上會。
商務貿易部主管嚴雲,支持謝墨白,堅守上會流程。
投資發展部主管穆清懷,建議重新研究,再行報會。
法規法務部主管關晴,力挺謝墨白!
審計風控部主管楊黎明,力挺謝墨白!
海外事務部主管王師,力挺謝墨白!
安全保障部主管梁興,支持謝墨白,堅守上會流程。
後勤部主管劉懷仁,委婉表示贊同出售子公司。
工會主席孟毅中,力挺謝墨白!
婦聯主席羅敏,支持謝墨白,堅守上會流程。
内部監察部部長韓肅,力挺謝墨白!
形勢分明,有如洪水,從高處傾瀉而下。越往後,沖擊的力道越強。最後,仿佛滔天覆地,以勢不可擋之姿,淹滅前方的一切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