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這裡等她,順便在樓下小販那裡幫顧黎買盆子和水壺。
顧黎報道的地方在他們教學樓附近,從宿舍出發沿着馬路向北走大概300米不到,在向東走幾百米就是曆史系和考古系的教學樓。
教學樓是仿古設計,榫卯結構做裝飾,樓體融合了墨代和明代的特點,莊重大氣。
教學樓前有片空地方便同學們放車子,還有一排木制雕花椅,同學們可以坐下休息或者看書。
樓前的馬路和椅子後方草坪出都有兩條馬路連接其他教學樓還有食堂等地點。
報道的棚子就在十字路口拐角處,顧黎背着書包自己先去報道,顧父顧母在這裡等她。
顧黎走到自己學院的棚子前,下面坐着幾位學姐和學長,學姐學長們穿着學院特色的T恤。
女生的T恤分為落英淡粉和無花果紅兩種顔色,鎖骨處是平鋪開的的寶相花紋,就像帶了個很漂亮的項鍊一樣,袖口處是簡約拆分的寶相花紋,兩側腰邊是卷草紋。
男生的T恤有苗銀和荔肉白兩種顔色。這些色彩均為“九州之地”傳統顔色。男生的領口靠下正中是整個夔紋紋樣,袖口處取其中一部分,腰側兩邊是魚躍蒼水紋。
顧黎看到學院T恤不由得眼前一亮,曆史和考古系的院服不愧是京中乃至整個“九州之地”大學中最好看的。她心裡高興的想着,快步走過去,跟學長學姐打了個招呼,然後辦理入學的手續。
最後學姐指向旁邊放着的一堆盒子,讓她自己去選一個,這就是考古系給新生準備的禮物——“文物”盲盒。顧黎道了聲謝,走過去憑感覺挑了個,然後跟學長學姐道别回到了宿舍樓前。
宿舍樓有電梯,總共六層。
顧黎的宿舍在4樓,416,她和父母到了之後發現已經有兩位同學來到這裡了,不過隻有行李,畢竟到飯點了人可能去吃飯了。這是四人間,都是上床下桌的形式,顧黎在進門左手邊最裡面,陽台上向外看去就是操場還能看到其他教學樓。顧黎和父母抓緊時間收拾好,也出門吃飯去了。
顧父顧母找了家京中特色餐館,許是臨近開學,餐廳人特别多,他們等了會兒才排上号。
等坐上餐桌後,顧黎才終于從這一天的疲勞裡緩過勁來,她心疼父親開了這麼久的車,給父親不住地夾菜,喜得顧父臉上的褶子都多了幾道,不住地感慨:“女兒長大了。”
顧黎忽然很不舍,因為明天父母就要回去了。平時總是期待大學生活,離開家的時光,可是臨到眼前卻實為不舍,反而擔心其父母來,惹得父母又一陣發笑。“你照顧好自己就行了。”母親調侃她。
顧黎認真的點了點頭。接下來要自己生活了,不能總是依靠父母了,要加油!我可以的。
顧父顧母察覺到女兒的情緒,顧母打趣道:“哎呀平時你不總是煩我這煩我那嗎,老想着開學,這回好喽,咱倆這回誰也煩不到誰啦。”說着揶揄的看了眼顧黎,顧黎撅起了小嘴,哼了幾聲就笑了。
顧父看她們這樣不禁哈哈一笑:“行啦,小顧同學,咱們平時不是可以視頻嘛,現在科技這麼方便,你和你媽距離産生美,你看現在感情不就更上一層樓了嗎。”
“你要是想我們我們随時可以開車或者坐動車過來嘛,你長大啦,要開始學會獨立喽。”
顧黎點點頭,同時又第一次體會到了成長帶來的苦澀,她覺得父親說的對。她想永遠做父母的寶貝,但她也要學會獨立自主和堅強。
她舉起杯,“那我敬你倆一個,謝謝我親愛的老爸老媽,我永遠愛你們!今後我一定會繼續努力的!”
三個杯子碰在一起,在這嘈雜的餐館裡其實聽不到什麼,可顧黎覺得那“叮”的一聲随同餐館内的煙火氣和父母溫暖的陪伴一同碰到了她的内心深處。
永久珍藏,永不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