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婆婆這麼生氣,坐在下首的李氏轉移話題弱弱的問了一句,“娘,我們家有什麼過人的吃食手藝嗎?”不是她想潑冷水,隻是嫁進老陳家十幾載,真沒看到婆婆露過一手,這突然說要做什麼吃食生意,她可真沒什麼信心。
“托你爹的福,教了我一些,隻是要多做幾次,我才有把握拿出賣。"有陳老頭在前面背鍋,她想會什麼就能會什麼?當然前提是不能太離譜。
回來的路上她想到自己把長安街的那些吃食鋪子全部逛了一遍,沒發現這個時空有發面的面食,雖然也有賣餡餅和菜盒子,但不是什麼發面的?剛才她嘗了兩口,是崧菜餡兒的,吃着一點也不松軟口感也不好,有點像前世的那種大的蒸餃,所以她幹脆就想着要不然把上一世的水煎包給整出來,這是一種不怎麼費油卻能吃出油滋滋感覺的小吃,在很是缺油腥的當下是個挺不錯的的主食!然後再準備幾樣流食,像五谷粥啊,豆花啊,豆漿啊,還有什麼大骨湯啊,海帶湯之類的,都可以備起來?對了,還有前世那個好吃的胡辣湯,可以适當的改良的弄出來。心裡琢磨着,不自覺的說出口,被離她最近的陳大柱聽到,“娘,你還會做豆花啊?”
做豆花很難嗎?想到現下的貧瘠和各種不發達,程寶珠把這句話又咽了回去,她可以想象,當她把這句話說出來,這些孩子肯定會問她一一不難嗎?既然你會,怎麼沒見你以前做過,她該怎麼回答?雖然能拿死去的陳老頭頂鍋,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這個時空的信息跟現在沒有可比性。在現代百度一搜,上百個怎麼制作豆花的視頻就出來了,想怎麼學就怎麼學。這些簡單的手藝視頻,上一世程寶珠閑着無事的時候,也看過幾個,雖然不能記得很全,但也能複制出來一個七八成。
可在這個時空,豆腐手藝可能是作為一個傳家手藝一代代的傳下去的,作為一個可以養家糊口的手藝,繼承者根本不可能把做法傳的人盡皆知,因為手藝不易得也不易學,所以敝帚自珍的很,對這種理念程寶珠表示理解,畢竟老百姓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她這個外來人有什麼資格去評判别人的行為呢?
程寶珠雖然打算把自家的小吃攤的種類弄得豐盛些,但是真沒想到讓自家人親手去做豆腐,想想做豆腐的辛苦和所需要的人手,那真的是起五更爬半夜,那種辛苦可想而知,何況他們的生意一旦走上正軌也分不出人手去專門做這些,所以她打算把豆制品的需求托付給親戚。原主還有兩個嫁出去的姑娘以及夫家的叔伯,托給可信的人去做,讓他們也多個進項,也挺好的。
“會做,但我沒打算讓自家做,做這個太辛苦了,我隻需要成品……”正準備往下說呢,李氏突然喚了她一聲,“娘。"叫了她之後,又猶猶豫豫的不知該如何開口。
“有話就說,幹嘛吞吞吐吐的。”程寶珠沉下臉看了她一眼,想了想,掃了衆人一眼才道,“我們都是一家人,有什麼事情沒必要藏着掖着,有問題敞開了說,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之後我們要開始做生意了,雖然隻是一個小吃攤,但也需要大家齊心合力,一起努力做好!有什麼不懂就問,不會就學,若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盤,那這個生意遲早要黃,所以做人做事都需要勤奮努力,有自己的想法,但也要坦坦蕩蕩心中有成算,記住了嗎?”她大聲問出來。
“記住了。”程寶珠的聲音震住了大家,讓一屋子的人不自覺的一起回應。
“什麼事?”她又問了李氏一遍。她不介意家裡人有自己的小想法,但是她不允許有家庭内耗。
“娘,你說你會做豆花,那我娘家能不能學,學會之後供給咱們家?”李氏不敢再猶豫,直接說出了心中想說的話,說完她頗為忐忑的看着婆婆。
她話音剛落,旁邊趙氏的眼神頗為複雜的看了她一眼,這個妯娌别看平日話不多,心思轉的倒是挺快的,她都還沒想着往娘家扒拉,沒想到這個弟妹倒是積極的很啊!
程寶珠諸多想法在腦子裡轉了幾圈後才慢悠悠的開口的,本來想說未嘗不可但太文绉绉的,不符合她的人設,“不是不行,"看着激動了幾分的李氏,“但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