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且說來聽聽。”瑤太妃果然來了興趣。
“不若奴婢做給太妃嘗嘗?”
瑤太妃目露詫異,瞧小豚這膚深壯碩的長相,倒真沒想到她是個有廚藝的。
小豚也偷偷搓着袖子,有些緊張。
她會些廚藝,但也是備最簡單的膳食而已,想起昨晚小公主神神秘秘教她的秘方,步驟複雜,且都是她從未聽過的。
公主還說不必做得多精美,隻需把步驟逐一演示給太妃娘娘便好。
這她倒做得來,她手不巧,但記性卻是極好。
“好,那你便把所需食材告知蜜膳,我叫她去準備。”瑤太妃放下食譜,擡手招來了下人。
棠梨宮中人對食材料理熟稔得很,不過半個時辰,蜜膳便與幾個小太監提着兩籮筐的東西回來了。
瑤太妃已頗有興緻地圍在小廚房門口,旁邊站着小包子般的宋頌。
小豚先是将一尾黑鯉破肚去鱗,伴着姜片,浸于半壇荔枝清酒中,半柱香後滾上白面,大火油煎,放于鋪好莴筍,土豆等配菜的鍋底上。
又将新鮮荔枝剝殼,取出瑩白果肉,置于碗中搗碎,與辣椒白蒜和成泥,滾油一澆,趁熱灑在鯉魚上。
最後生起小火,将整鍋食材悶炖一炷香,鍋蓋一掀,滿是香味。
瑤太妃嘗了一口,魚肉太老,湯汁太厚,算不上美味。
但這做法着實新鮮,誰想這烤魚竟非火烤,全然和自己從前所想不同,卻和荔枝的香甜融合得很好。
她有了些想法,便獨自在廚房忙碌,叫蜜膳端了瓜果甜湯,陪宋頌坐在棠梨宮廊下消暑。
白鹿在竈火砂鍋旁跑跑颠颠,鹿尾歡快地打着旋兒,煙囪不一會便冒起白煙。
正當此時,一牆之隔的華清宮也響起了一陣嘈雜。
蜜膳隔牆翻了個白眼,模樣很是不屑。
宋頌舀了杯玫瑰露遞給她,蜜膳笑眯眯道了聲謝。
“過兩日太後生辰,聽說華清宮那位要在壽宴當場表演古法烹茶,已在宮中練了有些時日了。”
蜜膳說着,皺了皺眉,“這後宮中,最不敬太後娘娘的便是那位了,偏要借着太後壽宴出風頭,真是做作!”
宋頌聞言,想起昨夜聽到謀害太後一事,心中一動。
有心向蜜膳探聽探聽後宮之事,卻不知怎麼開口,畢竟她隻是個五歲稚童。
這麼想着,便見小豚喝了口玫瑰露,好奇道,“我還從未去過宮中盛宴呢,不知往年太後壽辰,宮中娘娘的獻禮都是何物?”
蜜膳見她一副憨傻老實的模樣,笑了笑道,“不過是些金玉首飾,我家娘娘不喜那些,又因太後娘娘惦念先皇,不思飲食,才會想出獻菜的主意!不知怎麼被妤太妃聽了去,竟學着我們娘娘想了個烹茶的花樣!”
說着,不屑地撇了撇嘴,小聲道,“也不想想,就從前她日日犯上争寵的樣子,我若是太後呀,哪敢用她烹的茶,誰知道會往裡放些什麼東西!”
“不,不會吧!”
小豚一臉驚恐地看向宋頌,宋頌輕咳了聲。
“小豚妹妹這般緊張作甚?我這不過是玩笑話。”
蜜膳被小豚的緊張逗得一笑,随即又道,“今年太後壽辰,除去最後一道烤魚,其餘數十道菜品也皆由我家娘娘掌勺,屆時若太後娘娘用着開心,也有你們一份功勞的!”
“啊?”
宋頌這回是真的驚了。
如此一來壽宴上若真有人下毒,瑤太妃哪能逃得了幹系?怕是連自己都要被連坐。
“這兩日宮裡當真熱鬧,昨兒個瓊王爺也從蜀州趕回了黎安,晚上陛下還在宮中設宴給他接風呢!我昨兒晚上路過禦膳房的時候看了一眼,那菜品如流水般好生精緻,陛下當真看中這位皇叔,當年…”
宋頌暗歎,怕是整個後宮,隻有棠梨宮的人會憑膳食論恩寵吧。
瓊王不似瑾王那般自小扶持先皇,他曾參與過皇位之争,是與先皇刀劍相向過的,此番回黎安定不簡單。
且他昨晚剛進宮觐見,她就碰巧聽到了下毒一事,世上可有這般巧合的事?
後來蜜膳再說些什麼,她已經聽不進去了。
她拖着白嫩的小臉,苦惱地幹了杯玫瑰露,不如太後娘娘壽宴那天,稱病不進宮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