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傳承下來的茶葉和私鹽生意,足以讓家族世代腰纏萬貫,白玉為堂金作馬。
但有錢不夠,還得有權。
駱家老太爺放話,若是不肖子孫科舉無望,就算捐也要捐一個官出來!
“所以駱大人這個四品官,是用錢砸出來的?”桂枝兒倒吸一口氣,那得多少真金白銀打通上下啊。
“還真不至于。”管家搖搖頭。
大梁自天宥年以來,朝堂腐化、積弊已久,可四品官也不是爛大街的白菜。
管家故作玄奧:“适才驚鴻一面,小娘子覺得駱大人面相如何?”
懂了,看臉嘛。
桂枝兒實話實說:“看似英明特達,才學過人。”
“那就對了!”管家一拍巴掌。
駱家雖财大氣粗,也知自己兒孫有幾斤幾兩。
隻給駱嵩延捐了個普通理事的職位,結果陰差陽錯,他因着年輕時格外标緻的形象,被薦到府部翰林教書。
“科舉都過不了,教書豈不更是誤人子弟?”桂枝兒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問道。
“駱家自有妙招。”管家狡黠地眨眨眼,“江南的書生,不是去茶館清談,就是去勾欄吟詩。”
花月美人,翰墨棋酒。
駱家隻管砸銀子,買下書生的墨寶詩詞,讓駱嵩延“借鑒”。
這一來二去,駱嵩延不僅糊弄上了教書的任務,反而還得以揚名。
桂枝兒哭笑不得:“那他就這麼升官了?”
才名過盛,駱嵩延甚至直接被提拔進南苑府,成為書令,還能由自己的下屬幹活兒,前途一片大好。
南苑府又是杭京所在,官階比其餘州府再高半階。
就這麼着,四品官到手!
“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這話桂枝兒憋在心裡沒敢說。
接下來,管家話鋒一轉,講起了駱嵩延如何被人發現是個草包的故事。
話說某日,恰逢駱嵩延值宿,南苑知府大人臨時需要拟一份奏折,便讓他執筆撰寫。
奏章呈上來,知府一看,裡面有一句贊許的話,“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便道:“晏字犯了名諱,你改一下。”
駱嵩延躬身接過奏折道:“卑職這就回去改!”
知府大人攔住他,說:“不過是略作改動,在這裡調整即可。”
駱嵩延當時冷汗直流,支支吾吾半天不能下筆。
知府大人等了半天,還以為駱嵩延是心思缜密,想重新潤色。
不料接過來一看……
“他一個字沒改?”桂枝兒焦急地坐直了身子。
管家不去當說書人可惜了,她恨不得一邊嗑瓜子一邊喝茶。
“非也。”管家擺擺手。
駱嵩延吭哧癟肚半天,改成了個“河清海淨”,旁的字都沒動。
知府大怒,将奏折扔到地上,憤憤道:“虛有其表。”
直屬上司有了這種看法,他的仕途,也就走到頭了。
下場就一個:外放!
紙包不住火啊。
桂枝兒心想,也不知大家是否趴在床底偷窺到的,還是以訛傳訛,總之這故事本身稱得上是纏綿跌宕、一波三折。
“離譜的娘親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啦。”她聽得過瘾,眉眼彎彎。
屋外的雪越下越大,狂風卷着雪花翻滾,似乎要吞噬一切,空氣裡彌漫着冷冰冰的氣息。
此時一名侍從走進來,恭敬行禮。
“管家,劉老爺請桂姑娘去前堂,說是有一樁懸案,想讓姑娘幫着參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