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思進了書房,蹲在書櫃下面,打開小鎖,慢慢從櫃子裡抱出一個長形盒子。程松直一直看着,突然眉心一跳——他見過這個盒子!
初三暑假,他為了逃避爸爸打責打,躲到師爺家來,結果師爺知道他放縱騎馬,氣得要打他,當時就是把這盒子碰了出來,當然最後并沒有用上。
他記得的,師爺說過,這是嚴先生的教鞭。
來了一年多,程松直對嚴先生的事了解了很多,再看到這教鞭,不禁肅然起敬。
“師爺……”
劉巍思站起身,稍稍一晃,将盒子放在桌上,雙手打開,對着裡頭那根教鞭默然一陣,才珍而重之地碰了起來,看着孩子道:“松兒,你背過師訓,還記不記得?”
聽到師訓兩個字,程松直想也不想就跪了下來。其實就算要背師訓,劉巍思也不會讓孩子跪,但是這兩個字背後所代表的重要含義,卻讓程松直不敢不跪。
“我記得。”程松直擡頭看看師爺,随即背了起來,“學生之不才,荒疏以自堕、學業而未成者,觀先人之成,未必不用力以求其至也。是則先人所望于後人也。謂師為父嚴且尊,惟師是祖尊可親。富不淩長,貴不亢尊。高卑有宜,聚見必揖,時節必拜,秩然有序。努力愛時,守身為寶,慎事志業,冉如山松。”
這是他暑假時候背過的,背了就不敢忘。
劉巍思歎聲氣,道:“師訓過時了,這些話,師爺也未必守得住,但是松兒,最後那幾句,你明白什麼意思嗎?”
最後那幾句?程松直想了想,大約是規勸弟子愛惜時間,愛惜羽翼,認真對待自己的志向與事業之類的,斟酌一會,如實說了。
話雖不難理解,可知易行難,劉巍思問:“你既明白,又如何做呢?”
程松直隐約知道師爺拿出這根教鞭的原因了。之前師爺已經同他說過不要太受論文那件事的影響,可過了這麼久,他還是沉浸在沮喪失望之中,甚至說沒心思學習這樣的話,師爺肯定很生氣。
“師爺,我明白您的意思,可是,我很難控制自己。”
“這是人之常情,師爺從不要求你違反本能,所以當時師爺說允許你消化一兩天,可現在一個星期過去了,你還是出不來。你既然沒辦法控制自己,師爺隻好幫你了。”劉巍思拿着那根教鞭,稍稍用力彎折,确認它仍具有韌性,不會突然斷掉,“松兒,你雖然學了數學,但還是正兒八經的嚴先生門人,今天師爺拿這根教鞭出來,一是因為你的戒尺已經沒了,二是希望你能好好領悟嚴先生的師訓。嚴先生一生看淡名利,從不要求學生發多少文章出多少書,卻一定要學生好好學,腳踏實地,珍惜時間,學一點是一點。你這段時間為了一篇論文署名的事,顧影自憐,甚至連學習都不顧了,怎麼對得起你自己?”
程松直一顆心完全沉了下去,看着那根教鞭,心裡發怵,咬牙道:“師爺,我明白了,您打吧。”
劉巍思指指牆邊的木凳,道:“跪過去吧,褲子脫了,趴凳子上。”
挨嚴先生的教鞭,沒有站着受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