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她就必須要在這個能夠吸引大衆關注的唯一機會上,去争取最大限度的民衆支持!
是的,不要秘密營救,反正隻要救出瑪可辛,無論這件事做的有多隐秘,對方也一定會拿此事大作文章,那麼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将這件事鬧大,越多人知道越好。
想到這裡,她的思路打開了許多,将背後種種盤算一遍後便覺清晰,于是也不再耽誤,與塞巴斯蒂安開始商議行動細節。
從墜星城到塔利安城不算遠,尼缪和梅林早早便已經整頓好軍隊先行出發,白棘幾人議定好行程後随即也上了墜星城的防彈車,塞巴斯蒂安由布蘭溫和幾名雇傭兵保護着,一同前往塔利安城。
白棘等人到時,塔利安城外城已經被攻陷,人類士兵對上尼缪的半人軍隊,即使是精兵也難以匹敵,再加上梅林率領的墜星城軍隊從旁相助,攻城戰進行得并不算艱難。
考慮到雙方力量懸殊過大,又是在民衆生活的城市,故而早在戰鬥之前,尼缪就已經下令此戰以俘虜和勸降為主,最小化暴力、減少傷亡為目标。
所以此次戰鬥重點,在于精準攻擊槍炮一類的緻命軍事設備,以此減少無辜傷亡,同時也避免大規模屠殺,隻以小部分行動來展示實力的懸殊,盡量能夠給對方形成心理壓力而達到勸降的目的。
畢竟對方的守城軍隊主要以耳語峽灣和其他幾個領地的殘留軍隊構成,這些士官亦隻是聽令行事,白棘并不欲對他們展開殺戮。
況且塔利安城在蟲族災禍之後,又經曆了兩任領主的政權交替,無論是之前的托蒙德,還是如今的喬弗瑞,都不惜民衆生命為代價來實現野心,飽受常年戰火之苦的領地居民,也無力再承擔更多屠戮。
此次行動重點在于最後的營救,喬弗瑞若是想要設下圈套,那麼定是在這個環節,故而在完成攻城勸降之後,尼缪幾人也隻是派遣幾隊士兵看管戰俘,剩下的人也就原地待命,隻待白棘幾人前來,便準備進入塔利安内城。
一路走來,白棘眼看着城内居民的生活,與墜星城不同,甚至就連自己的風息之地也有很大差别,塔利安城似乎并未将發展重點放在基礎建設之上。
整個城内無論是街道還是民居,都呈現簡陋破敗之态,各項基礎設施也隻能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生活,但引起白棘注意的,是城内所呈現出來的兩極分化。
貧富懸殊、力量懸殊……這裡所呈現出來的生活,反而更像她最開始來到的風息之地,有力量的人便能得到更好的待遇,老弱病殘和婦孺就隻能掙紮在最底層,這裡的資源分配,幾乎全部都是由力量強弱說了算。
這樣的生存方式幾乎是回到了最原始的狀态,不管是以物易物還是各項極端的交易,在這裡都全部被允許。
或許也正因如此,城内居民也被迫催生出了極端的情緒,大部分能在這裡活下來的人,都是好戰而狂熱的,他們被洗腦了太久,認定力量就是一切,也因此喬弗瑞并未費什麼功夫,就能夠籠絡一大群誓死追随他戰鬥的民衆。
這裡……幾乎便是反對白棘、反對風息之地最激進的勢力。
白棘暫且壓下心中的不适,車窗外放眼望去,盡是被掠奪的狂熱所刺激着的人群,防彈車從街道緩緩駛過,尼缪的半人軍隊緊随其後,挑了幾個過于極端的民衆鎮壓之後,剩下的人眼看着力量懸殊過大,這才收斂了許多。
眼看着這些,她有些啞然,這些民衆或許是在長期的高壓統治之下,條件反射般形成了力量為尊的意識,很明顯隻有當尼缪和半人士兵展示出強于他們很多的實力之後,他們才願意暫且蟄伏。
這樣的民衆反而很容易說服,比如新上任的喬弗瑞,從他處決原領主托蒙德之後,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赢得了這座城市民衆的支持這件事,就能窺見一二。
無論是從前的耳語峽灣,還是現在幾個相鄰領地聚合而成的塔利安城,這些民衆對于誰是統治者,什麼力量來統治他們,其實并沒有什麼訴求,隻要有足夠的力量,隻要能給他們更好的生活,就算是要将整個國度的自由全部給另一個更強大的力量,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拱手相讓。
白棘暗自觀察着這一切,思考着如何才能讓這些民衆臣服,另一邊車已經開到了内城的城門口,緩緩停了下來。
這裡,便是之後将處決瑪可辛的地方。
她擡頭看向那屹立在眼前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