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狀甯到了秋水已然是午時過後,聽見空蘭寺的鐘聲傳來,他有些高興。
“慧蘭主持!”邵狀甯回興安才知曉慧蘭是有名的女主持,他頓時有些有眼不識泰山地感覺,瞧見不遠處有個身影,隻覺是慧蘭,便忍不住喊将起來,走近一瞧——像确實是像,但二人穿着俨然不同,才知道認錯了人。
惠蘭一笑,“公子錯認了,慧蘭是我姐姐,我也叫惠蘭,她是聰慧的慧,而我是恩惠的惠”
邵狀甯向惠蘭想問,“惠蘭姑娘,你姐姐說得話可靈,我想再來問問”
惠蘭一想,“那不巧了,姐姐今日出去修行了,公子不如去我那兒看看”
“也好”邵狀甯談笑着便和惠蘭走了,惠蘭将邵狀甯帶到空蘭寺的一處偏殿,人還真不少,邵狀甯有些詫異,“姑娘這是?”
“我做些生意,在這空蘭寺買些東西”惠蘭眨了眨眼,“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我這生意成功還真少不了我姐”
"唉還沒問,公子貴姓!"惠蘭将邵狀甯帶到一旁的房間,随手抄起一話本字來看。
"姓邵,召耳,那個"邵狀甯無意瞥見惠蘭看的話本子叫"秋水集"。
惠蘭此時來了興緻,"邵公子,你們邵姓竟都是這般俊美的人兒"
邵狀甯自小常被人這麼說,下意識一答,"比不得斷姓"
“惠蘭覺着未必,坊間都說甯王妃比甯王好看些"邵狀甯一笑,“我覺着甯王更勝一籌"
“罷了,正反都見不着,惠蘭覺得邵公子俊美不可一世,已是惠蘭所見最相宜的人,公子可娶妻了"惠蘭話鋒一轉,邵狀甯本沒有義務同這阡陌說自己的家室,莞爾後還是選擇如實答到,"不曾,我..嫁與他人了"
惠蘭此時倒是不可思議,"蒼天可鑒,如何一個男子能讓公子您嫁與他?修了多少福分,怕不是來空蘭寺求過姻緣"
邵狀了笑着隻是不回,順便轉了話題,指着惠蘭的話本字問,"姑娘,你這秋水集可是地方志?"
惠蘭搖搖頭,“那道不是,這《秋水集》是本詩集解,秋水居士解詩詞,另選寫得好的故事附在後面"
"解得何人之詞?"
"甯王殿下的,說來也有趣秋水居土也是個神仙般的人兒,一早便解出甯王殿下詩中之意"惠蘭說時有些得意,邵狀甯沒太注意,問到"從何可知了"
"公子且看第一篇元夕"
——秋水居土評:元夕一詩為甯王醉後,高台攬邵小将軍所寫,俨然暗送秋波,醉後真言,全詩領聯最能體現。鄙人有幸聽聞斷、邵二人字号,甯王字長明,邵小将軍字逢安,而這句中又有"晚秋",“心甯”一說,想來定不是巧合——由此便為,少時心悅邵小将軍長此以往,我(晚秋)正應當遇上他(逢安),看似借贊邵小将軍木扇斷刀來寫自己文采驚世之傲氣,實則所寫皆的愛慕之意,難言之意。
“你們當時便信了?!"邵狀甯有些吃驚,他一開始确實不明白,但是知道這是斷晚秋寫的情詩後,也隻是覺得這詩裡混了他們的名字罷了,由此一看,他忽然臉有些紅——這空蘭寺果然是來了便能參悟到些什麼。
“那自然是引起文壇轟動,百家争鳴,一時所有人都在解讀這兩句,有人覺得是甯王自翊不凡,似秋長明,遇事逢安,也有覺得呢,甯王強調的是春日修身養性,來秋心甯逢安,總之——說法頗多,但是甯王一娶了邵小将軍,這四五年的争論總算是停了,而秋水居士由此也成了秋水最當紅的文人,你瞧這秋水集賣得可好,時常出新呢”
惠蘭越說越開心,“公子有所不知,惠蘭是真心羨慕甯王和甯王妃這般恩愛,掙錢掙了不少,買他們二人話本字也買了不少”
邵狀甯打算換個話題,“《長逢安》這是什麼?”
“也是話本子,有人聽得王殿下同邵附将軍的故事,寫了不少呢?雖不知真假,可好看到是真的,這秋水居土還寫過《南枝》呢”
“那是?禮部尚書沈尚書和昭華公去,倒是也挺好看,不過我還是更喜歡《長逢安》一些”
“公子可要看看?”
邵狀甯拿起《長逢安》,腹诽到——這封地還當真是風土人情……挺好的……
第一回
逢安收得明安劍/長明換得斷刀來
第二回
元夕夜甯王醉吟/梨花曉将軍竊情
——竊竊竊……竊情,不是……現在姑娘家家的成天看這個?
——……
第一百一十回
春深處明安結契/情意濃卿不早朝
邵狀甯啪得一下将書合上,惠蘭一驚,“公子看得這般快?我還有……”
"姑娘你們這可有符求?"邵狀甯趕忙轉了話題,雖然說這話本字寫得還沒有事實那般……但是他決然看不下去……
惠蘭一怔,“有”
“公子求個姻緣符?”惠蘭一拍腦子,“你瞧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