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杜!”
後世兩人的粉絲坐不住了。
“他們在一起飲酒論詩呢!快快快,快尋紙筆,畫下來!”
而前朝和于兩人同一時期的人,看嬴棠這反應,也能猜到這兩人一定是後世赫赫有名的人物。
李隆基被酒精浸得迷迷蒙蒙的雙眼在聽到“李白”這一名字時恢複了清明:“他似乎對李白很是欣賞?看到他跟看到仙人似的。”李白是他妹妹玉真公主引薦的。當年李隆基第一次看見李白的詩賦,便驚為天人,遂召其進宮,任翰林供奉。李白也不辜負他最初的期許,才思敏捷,一腹錦繡文章,李隆基曾對他無比青睐,去哪裡都要他随行左右。然而李白其人,行事過于不羁,使李隆基越來越無法忍受,便将他賜金放還。
可現在這情況——好像神仙都偏愛李白?
那豈不是在打他的臉?
旁人要怎麼看他?
說他李隆基就是個不識貨的瞎子?
李隆基臉色沉下去了。
高力士跟随他多年,李隆基一個細微的表情,高力士都能猜到他此刻的心思,更不用說如此明顯的不悅了。
他立時遞了個台階:“李白其人,舉止輕浮疏慢,衆人俱難忍受。這神仙知道什麼?他又沒和李白當同僚,若他親自來了和李白處幾天,看見李白的所作所為,也不好信口說這是個好相與的人。就陛下仁慈,不但屢屢寬恕,還賜了他金子,讓他體面歸鄉。”
這話有效地緩和了李隆基的情緒,甚至讓他有點飄飄然。
“也不能這麼說,”他笑了笑,“既然仙人認可李白的才學,那我等有什麼不好忍受的呢?你這便傳令下去,召他回來罷……還有那杜甫。”
“奴領命。”
【說法是這樣的,因為他把“濁”綴在了國号前面,這是羞辱皇朝的意思……後面那些,““蠻”“夷”,很好理解嘛,就是他們覺得這兩個字是在罵他們……】
“哪裡好理解了?”趙匡胤瞪着眼睛,“為什麼說蠻夷就是在罵他們?”
難道是契丹他們……想起現在的局勢,他心裡有種不好的預感:
那把江山丢給胡人的混賬,不會是他們大宋的皇帝吧?
“莫非,竟是胡人當了國?”秦始皇位面,嬴政眉宇間漸漸攀上陰霾。
朱元璋顫顫巍巍地指着天幕:“什麼意思?”
被提問的幾個兒子紛紛低下頭。最後,還是朱棣不怕死地回了一句:“後世的皇帝,大抵是如元朝一樣,是個胡人王朝……”
未及說完,就被一陣笑聲打斷了。
“哈哈哈哈哈胡人王朝,我大明好不容易從胡人手裡搶來的江山,回去了哈哈哈哈,丢了,又丢了哈哈哈哈哈……滾啊!!!!!”朱元璋時而仰臉大笑,時而恚怒掀桌,時而絮絮叨叨說打天下的事情,時而叉着腰對着門外罵一連串皇子們根本聽不懂的話。
看得一衆皇子心驚膽戰的,生怕老爹就此瘋了。
朱棣拽了拽朱标的衣裳:“大哥,要不,要不咱把太醫找來給爹看看吧……好像有點遭不住。”
朱标拍拍他的肩膀,寬慰道:“爹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隻是驟然聞此噩訊,激動了些,不會遭不住的……”
“我是說我們遭不住。”朱棣指了指一衆兄弟。
小的縮在大的身邊,抱着團瑟瑟發抖。
爹,你别這樣,我們害怕。
朱标:“……”
漢武位面。
殿内陷入了詭異的沉寂中。
劉徹自剛才到現在起,就冰着一張臉,死死地盯着桌子一語不發,不知道在想什麼。
“父皇……”劉據自出生起就極受劉徹鐘愛,從未見到父親如此森冷的神情,一時有些無措。
“據,”劉徹蓦地擡眸,“我漢家江山,到了胡人手裡……你能想象你父皇現在坐的位置,有朝一日會被匈奴可汗占據;能忍受你腳下踩的這片土地,在将來某一天會站滿了那些茹毛飲血的匈奴人嗎?”
劉據倏然間紅了眼眶。
他也說不清自己此刻是什麼情感,隻覺一口氣在胸腔内上蹿下跳,把他逼得幾乎崩潰,亟需一個發洩口:“兒不能!”
“陛下,臣願為刃,掃清匈奴!”霍去病忍無可忍,兩步上前,抱拳單膝下跪。
“臣也願往!”衛青完全不見素日的溫厚,眼底閃爍着幽冷的鋒芒。
“好!”劉徹拔出架上佩劍,寒光如電,下一秒,他面前的桌案就裂成了兩半,“日後再有膽敢言和親和談者,有如此案!”
【啊,這個……這個我們後面再講好吧?但是答案我可以給你們,那就是——如爾等所料,後世,确實是有幾個胡人政權,還有兩個大一統王朝。】
“砰”
公子高驚恐地望過去,但見那張小案已經缺了一角,而他父皇……手上正握着那塊碎木。
“好好好,後世的皇帝好啊!”
嬴政拂袖,狠狠将碎木擲落在地:“這偌大江山,全送給那些戎狄了!對匈奴,朕還是太仁慈了,才叫他們能卷土重來,據我中原之地。”
“陛下息怒!”蒙恬下拜,“主辱臣死,君王之憂,是臣等之責,某願為陛下馬前卒,揚我大秦之威,讓匈奴鐵騎再不敢踏入中原一步!”
“願為陛下馬前卒!”武将們緊随蒙恬齊齊拜下。
後世距離此時還有兩千年,即使現在将匈奴打服了,也不一定能保證日後不會再有類似的禍事。這一點在場的人清楚,但沒有人提出來。
畢竟,能多做一點是一點,不是嗎?
哪怕隻是一點點不一樣,在未來都會衍生出無限可能。
貞觀位面。
“居然,居然……”李世民胸口劇烈地起伏着,“把江山丢給胡人了。”他不是拘泥于一格的人,對于胡人,願意臣服的,他自然歡迎,讓他們成為大唐的一份子。
但前提是,臣服。
讓你睦鄰不是讓你直接讓座啊!
“他方才說有幾個胡人政權,還有兩個大一統王朝,”魏征思忖着,“看來還有過對峙時期……隻是漢人敗了。”
“可恥!”李世民厲聲道,“當年漢末三足鼎立,彼此之間各有勝負,但對胡人,一直是打得他們爬不起來的,後來司馬氏說是一統了,卻把這副江山糟蹋得不成樣子,胡人作亂,食我漢人肉,飲我漢人血,踐踏我中原之尊……後世不能引以為戒,反倒讓胡人統一了全國,真是百死莫贖!”
“陛下且安心,既然天幕已經透露了未來,那麼臣等身為将領,自然不能讓此荒唐之劇再現。”李靖朗聲道。
而後程知節、尉遲敬德、秦瓊等人亦随之站出,誓為大唐戰到最後。
“有諸位,大唐幸也,”李世民鄭重其事地向他們回禮,“有勞了。”
嬴棠思及若是再不撤,恐怕天幕都要被盛怒之下的有識之士們拆了,趕緊道:
【時候差不多了,我們十日後再見。】
下面該講秦皇漢武了,為了防止自己又大嘴巴,在不知不覺間漏出些不該漏出的消息,嬴棠決定幹脆歇幾天,等一切安定下來了再說。
十天,夠各個位面把始皇帝接回秦國了。
【對了,我這裡還有個調查問卷,答題有獎,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噢!填完後直接放到光屏裡面,我能收到。】
【諸位,再會!】
“啪”
天幕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幸福度調查?”扶蘇看着面前憑空出現的紙張,沒忍住伸手捏了捏,“這是後世用來書寫的東西嗎?瞧着真不錯,比我們現在用的輕便多了……能寫的字也多。”這個所謂的“問卷”,若要用竹簡寫,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竹簡呢。
“回頭問問他能不能把造這東西的法子給出來就是,”嬴政翻看着問卷,眉頭蹙得越來越厲害,“……這都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