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秦始皇孫天界直播日常 > 第17章 秦皇虎視蒼生群,漢武馀烈尚氛氲④

第17章 秦皇虎視蒼生群,漢武馀烈尚氛氲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今天我們就來逐一分析、探究秦始皇推行的政策對華夏的影響。】

【偉人的詩中曾經有這麼兩句:“祖龍魂死業猶在”,“百代都行秦政法”。祖龍這一稱呼首次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此後,變成了秦始皇的專稱。】①

提及這個外号,劉徹又不可避免地黑了臉。劉據敏銳地察覺到父親的情緒變化,好奇道:“父皇,您是不是不開心?”

劉徹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從牙縫裡擠出字來:“阿父沒有不開心,阿父超開心的。”一個祖龍,一個二鳳,就他,隻有他,野豬!

《漢武故事》作者你天打雷劈!

漢成帝位面,《漢武故事》作者接連打了好幾個噴嚏,他揉了揉鼻子:“誰想我了?”

貞觀位面。衆人看着把臉深埋入臂彎中,肩膀一顫一顫的李世民,滿臉問号:“陛下,您怎麼了?”

李世民很久都沒有回話。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勉強緩過勁兒來,屈指拭去眼角笑出的眼淚:“沒什麼,就是突然想到了一些很好玩的事情……衆卿不用在意朕。”

貞觀群臣面面相觑,但思及李世民就是這樣一個性情中人,笑點低淚點也低,偶爾被什麼東西戳中神經樂得停不下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秦始皇雖然死了,可他留下的業績卻長存于世,曆代統治者都推行秦始皇的郡縣制。】

嬴政的眼睛明顯比剛才亮了不少。

誇耀他的話多了去了,他這些年聽得耳朵都聽繭子了,而這首詩,顯然不是沖他本人去的,它圍繞的中心,應當是“秦政法”。這反而讓嬴政生出了興趣。

嬴棠在提及那個人時,總是會不自覺地露出憧憬之色,想必這人在後世,一定占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那個人人都可讀書,人才遍地走的世界,此人能脫穎而出,被賦予“偉人”這樣神聖的稱呼,必然有着卓絕的能力和強大的個人魅力。這樣的人,看問題一定很犀利。嬴政很想仔細了解一下那人對他秦政法是怎麼看的。

【這句詩的尾聯:“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徹徹底底明晰了詩人的觀點,文王是周朝的奠基人,他實行的是分封制,所以這裡的“文王”,不僅僅是指姬昌本人,更是代表“分封制”。至于“子厚”,讀過柳宗元《封建論》的人,應該知道他在這裡代表的是什麼制度了。】

“我的?”柳宗元愕然睜目——怎麼還有他的事情?

周圍人當即圍攏過來,繞着他詢問這《封建論》講了什麼,能不能現默出來給他們看看。七嘴八舌的,吵得柳宗元腦袋都大了一圈。

他舉着手再三聲明這會兒自己還沒寫,問他他也不知道,一群人這才散去。

劉禹錫适才一直作壁上觀,瞧見柳宗元那暈頭轉向的樣子,他還一個勁兒地笑,可以說是十分沒有朋友愛了。現在柳宗元好不容易得了個清淨,他也沒打算就此放過對方,緊追着調侃道:“他現如今提到的文人少之又少,原以為這篇主講秦始皇,就更不會出現我等文人的名字,沒想到子厚為咱争臉了,這為湯武秦皇漢武和太宗皇帝所熟悉的殊榮,如今也有子厚的一份了。”

“夢得兄莫打趣我了,此事還未知禍福,”柳宗元苦笑,“你看那劉向、許仲琳,你覺得秦始皇和周武王對他們是好印象嗎?”

劉禹錫輕咳一聲:“啊……可他們看着也沒有多生氣呢,想是不在意。”

“成大事者,豈可會與我等小人物多做計較?”柳宗元道,“周武王之溫善仁慈人盡皆知,始皇帝亦是胸有丘壑眼界寬廣之人,他們二人若真因為這點事情置氣,倒奇怪了。”隻是他們不在意是一回事,作者社死又是另一回事啊!

“子厚對始皇帝似乎很是推崇?”這在文人中是件納罕事,畢竟大家提到秦始皇,一般都是說他“暴虐”“奢靡”“迷信”的。這不是某個人的看法,而是大環境,就算你本人不這麼想,在寫文章、引經據典的時候也必得罵上兩句秦始皇,否則顯不出你觀點的正确來。

“非也,我并非崇拜某個人,而是看政策本身。隻要适合我大唐,能讓大唐穩定繁榮,我就欣賞。郡縣制乃利國安邦之計,始皇帝能堅持廢分封立郡縣,擔得起高瞻遠矚之贊。”

【柳宗元認為,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是在順應曆史的發展,是一種進步,那些說夏商周國祚長久是因為實行分封制,而秦二世而亡是因為實行郡縣制的,是不懂治國的人。】②

嬴政暗暗瞥了眼王绾和他身邊推崇分封制的人,抿了抿唇。

王绾:陛下,您想笑笑呗,難道老臣還能拿您怎麼辦嗎?

嬴政倒不是嘲笑他,隻是覺得好玩。

外人看嬴政是個冷酷淩厲的君主,以為他手下的人必然都是出于畏懼才為他辦事。但事實上,嬴政對于有真才實學的人,一向有很高的容忍度。他敬重王翦等老臣,對待李信等年輕将領寬和包容,在知道李斯未來會背叛他之前,也曾與其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君臣相得。

王绾追随他多年,對大秦和他忠心耿耿,所以縱使二人在朝堂上屢起沖突,私下裡,嬴政對王绾的态度依舊不變,仍如從前那般親切。君臣之間相互打趣是個正常的事情,王绾有時與他閑話,也會拿他少年時的趣事來調侃他。柳宗元這篇文章顯然無意冒犯于他而言遠了千年的王绾,王绾本人覺得沒什麼可氣的,隻是倏然被亂箭紮中,有些猝不及防。嬴政看出來了,所以才笑。

而以李斯為首的主張實行郡縣制的人,就是實打實的覺得自己揚眉吐氣了。沒笑出聲,已經是給王绾這名前輩最大的尊重了。

【有人要說了,成湯、周武這樣聖明的君主,都推行分封制,那還有什麼可以讨論的呢?肯定是分封制好咯!柳宗元反問,他們不實行郡縣制,是不想嗎?】②

随着後面那句話,屏幕切到了姬發和成湯兩人臉上。

姬發、成湯:“?????”又又又是我們?怎麼講那個大一統了,還要時不時把我們拉出來轉兩圈啊?

嬴棠絲毫沒感受到二者的抗拒,熱情提問:

“二位大王,可不可以在這裡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您們不實行郡縣制,是不喜歡嗎?”

推行分封制的大臣們滿臉希冀地望過去,希望他們所推崇的分封制經典正面案例代表人能給予他們鼎力支持。

隻可惜……

成湯攤攤手:“有郡縣制的時候我等都入土多少年了,就是骨架子差不多都風化了,怎麼選?”當年就沒這選擇好吧?你們這些家夥,沒有錢花、沒有官做,是不喜歡嗎?那不是沒有嗎?

姬發滿臉無奈,和言道:“伐纣不是一個人的功勞,也不是一個部落的功勞……使寡人伐完纣就要廢諸侯,那些跟随寡人征戰四方的諸侯怎麼辦?後人又會怎麼評說寡人?情況不一樣,怎可用商周之制,去套後世呢?我聽你方才介紹,滅六國的,似乎,就是嬴秦自己的将領和軍隊罷?既然是秦人自己打下的地,那又何必再分出去呢?”

他話說得漂亮,便是他們當時的諸侯聽了也無可指摘,反覺得他有情有義。

但嬴棠把他的話精簡一番,發現他就一個意思——不是老子不想要所有地,是過河拆橋遭雷劈。

兩人一番話下來,各朝代推崇分封的人,都啞然了。

湯武拒絕給出自己的選擇,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已經明确态度了:

他們選擇分封制,并非因為分封制有多好,而是迫于情勢。

“這柳宗元倒是不簡單,”嬴政若有所思,“隻這麼短短兩句話,便切中了事情的要害,足見其人眼光之毒辣,頭腦之清明。看來人才輩出的不止漢家。”啊,漢唐的人才真多啊,想薅來給他幹活兒。

雖然嬴政已經成功尋到了蕭何與韓信,但人才這種東西,就是怎麼着都不嫌多的,畢竟活計永遠都做不完,沒有足足的人手怎麼行?

【再結合一下《封建制》的産生背景,我們就更能看出,郡縣制的優勢了。】

李世民有種不好的預感:“什,什麼背景?”不會是他想的那樣吧?

嬴棠露出一點同情之色:“您覺得呢?”

【唐後期藩鎮割據嚴重,地方勢力一直鼓吹分封制,想為自己奪權制造輿論。以王伾、王叔文、劉禹錫、柳宗元為核心的革新派,有心要改變中唐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争的局面。】②

他每說一個弊端,李世民的心口就中一箭。

“那,那柳宗元他們,最後勝利了嗎?”李世民懷着一絲希冀,問。

【去永州了。《封建論》就是那時候寫的。】

提前知道了自己被貶的柳宗元:“???”

猜到了自己下場也不咋地的劉禹錫:“……”

救大命!

李世民兩眼一黑。

“陛下!”幾個近臣紛紛圍攏上去,生怕李世民撅過去。

劉徹沒心沒肺地笑了:“哈哈哈哈哈他大唐要裂!怎麼辦呢,可怎麼辦呢?小二郎的心髒受不住喲~”

衛青欲言又止。

他真的很想提醒一下劉徹——真的不要再幸災樂禍了,咱大漢還不知道是怎麼亡的啊喂!你現在把周圍人全嘲笑了一圈,等講到大漢那趴的時候就是咱一對多啊我的陛下!

“太宗陛下您不要難過,具體情況我會在大唐篇講的,您們還是有阻止悲劇的機會的!”嬴棠揮了揮拳頭,做了個“加油”的姿勢。

李世民擺擺手,示意他繼續。

【正如武王所說,分封制和郡縣制,不一定非要拼個你死我活,制度好不好,不是看它本身,而是看它符不符合當下的形勢、看統治者怎麼平衡管理。商周初年,分封制确實是最有利于局勢穩定的制度。漢初要實現和平過渡,所以采用了折中的“郡國并行制”。漢景帝時期,郡國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七國之亂由此産生。】

“噗——”吃瓜吃到自家身上,劉邦一口酒直接噴了出來,“啥玩意兒七國之亂?景帝時期離乃公這兒多久啊?”

【不到五十年吧。别慌,很快被平息了。】

劉邦松了口氣:“那後人又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這邊就要提到“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了。漢武帝深知削藩不可操之過急,于是采用了委婉的方式,準許諸侯國,除了嫡長子以外的其他王子,也能得到封地。打個比方,就相當于一塊餅,原本是一整塊全給嫡長子,但是武帝陛下開恩了,準當爹的把這塊餅切開分給其他孩子,這樣大家都有餅吃了,開心不?】

諸侯王和嫡長子們:并不開心!

其他王子:挺好!

【但是我們今天的重點不是推恩令。繼續講秦制。】

本來已經挺直了腰杆等誇誇的劉徹:“……”

【從秦當時的形勢看,分封制和郡縣制哪個更合适呢?我們不妨把目光放在其他六國上。】

六國:好好好,又用我們來突出你嬴秦有多麼多麼偉大了,是吧?

嬴棠才不管他們死活,自顧自地講:

【都知道商鞅變法讓原本衰弱的秦國迅速強大了起來。那麼其他國家呢?難道他們就沒有想要革除弊端、富國強兵的有識之士嗎?有的哇!有過成效嗎?也有!但最後的結局呢?魏國老貴族害怕自己的地位遭到動搖,于是對人才百般排擠,造成了魏國人才大量流失,喜提“大秦人才輸送基地”的美名;吳起在楚悼王去世之後為楚貴族所殺。

也就是說,隻要資源還在大貴族手中世襲傳遞,變法的火焰燒得再怎麼旺盛,都早晚會被澆熄。而秦國呢?它是官僚制度,官位不世襲。所以哪怕是權傾朝野的相國,隻要死了,權力就會迅速回歸中央。】③

秦曆代還活着的相國:雖然但是……你禮貌嗎?

秦君們這時大多都與自己的相國呆在一起,聞言也有些尴尬。

嬴渠梁指指嬴棠:“那個,小孩嘴欠,先生莫介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