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秦始皇孫天界直播日常 > 第21章 秦律考試後續

第21章 秦律考試後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那日采訪結束後,嬴棠就消失了,連下次直播的日期都沒預告。衆人經過前兩次直播,早就知道了他這種上班時間隻能少不能多的德行,因而一開始也沒有多在意。還是在看見光屏裡出現了一套卷子的時候,他們才陸陸續續反應過來。

劉徹鼻子都要氣歪了:“前頭講湯武也好講始皇也好,他都那麼積極,怎麼到了朕,就連個時間都不給?他是不是根本不想講朕?”

“他看起來挺尊重陛下的。”霍去病客觀評價。

“一個對着夏桀和胡人皇帝都能‘您您您’地喊的人,能看出來什麼尊重不尊重?”劉徹并不買賬,一個勁兒地去戳光屏裡嬴棠的頭像。

霍去病:“……”您這就不講理了。稱呼歸稱呼,态度區别還是挺明顯的吧?好歹也是皇室出身,對别人保持基本的禮貌不是很正常嗎?他要把眼睛長到頭頂上、看見誰都呼呼喝喝的,那不也丢嬴秦皇室的臉嗎?

心裡是這樣想着,霍去病嘴上卻沒再說什麼。

撇去姨夫這層身份不談,劉徹更是賞識他、提拔他的君上。

所以他能怎麼樣呢?

當然是随陛下高興咯!

氣歸氣,劉徹還是把卷子點了出來開始做題。

不得不說,這題目出得有些水平,不但出示了具體案例讓你進行判定,還有理解題,很考驗人的記憶力和思路的靈活度。果然跟誰姓就偏心誰,嬴棠這麼一個喜歡偷懶的人,在遇到涉及他大秦的問題時,都用上了十二萬分的心。

劉徹自己寫了一會兒,才招呼坐在一旁的劉據:“你也寫寫看,認真點,咱們父子倆比比誰能做得又快又好。”

看到他正在翻第二頁的劉據:???合着在這兒等我呢?

光要劉據做劉徹還嫌不夠,又催衛青和霍去病,讓他們幹脆趁着在宮裡的時間把卷子做了得了,正好待會兒可以看看他們的答案。這倒不是因為他想抄作業,隻是人嘛,天生就對文字這種東西懷有很大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大家一起寫題目的時候。

就像學子們,有幾個考完試能忍住不對答案的呢?

對于秦人和漢朝人來說,這個卷子其實不算太為難人,因着秦律和漢律有許多共同之處,所以他們至少不需要費腦子去搞臨時記憶。

但其他朝代的人就沒這麼輕松了。

比如明朝皇帝們這邊。

朱由校在群裡抱怨:“他這不是欺負人嗎?就放這麼會兒功夫,誰能記得下來?還要我們寫這些破題目。”他這人不能說是不聰明,隻是人的心很小很小,小到裝不下太多人太多事。朱由校也是如此。他将一腔癡情全給了他的木匠作業,你要給他看木工秘籍,他不但能現場背下來還能給你搞創新,但這律法……還是算了,看了就頭疼。

他這話說到了朱祁鎮的心坎兒:“就是,他們秦人的律法,我們看了幹嘛?就是以權謀私,故意為難人的。”

由于群裡的備注全是廟号,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後頭皇帝知道前頭皇帝是誰,但前頭的皇帝對後頭的皇帝就是抓瞎。除非自爆馬甲,否則親爹都不一定能把自己兒子認出來。

也因此,朱瞻基并沒有認出這是自家好大兒,隻覺這皇帝沒出息——合着前頭的分析你是一點沒聽啊,秦離他們雖然遠,但秦律足夠先進,有很高的借鑒價值,你做皇帝的不想着多多學習,取其精華地運用到自己國家的治理中,反而遇到點困難就抱怨,這種人怎麼治好國?

他剛準備發段話對這後人訓斥一番,就被朱元璋搶了先:“你倆爹生你倆的時候就隻給了個腦殼兒不給腦子是不是?就算前頭的原文填空做不出來,後頭的理解題總能做吧?這要做不出來你倆當什麼皇帝,趁早把自己洗幹淨準備大行吧!”朱元璋也不是那種可以過目不忘的人,但他腦子活絡,又對律法頗有心得,所以後頭的題目也難不住他。

朱棣看到這段話,死去的記憶又被喚醒了,不免冒了些冷汗。他同朱高熾道:“你爺爺是個肯學肯幹的人,一統了也還不忘閱讀前人經典,他現在罵人的水準可比在我五六歲那會兒高多了。”

聽得他這位面的朱高熾和朱瞻基嘴角直抽抽——

這一看就是沒少被他老爹罵,還總結出經驗來了。

這話朱棣也隻能和自己位面的人說說了,到目前為止,他沒在群裡說過一句話,朱元璋在群裡問了好幾次成祖是誰,他都選擇了裝死。

一來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變成成祖了,二來也是為了省卻不必要的麻煩。

就朱允炆做的那些事兒,就算老爺子親口質問,朱棣也敢當着他的面說自己不後悔,何況朱元璋也不是那種為了孫子可以不顧其他兒子死活的人。

但是吧,這事兒帶來的連鎖反應比較多。

他要當着老爺子的面說自己不後悔,那是不是得把前面發生的事情都交代清楚?

他該怎麼說?

是說:爹,大哥英年早逝,你白發人送黑發人,還有你嫡長孫雄英,才八歲就沒了,娘沒多久也去世了。

還是說:爹啊,你瞧瞧你的好孫子,上位才多久哇,流放了五弟,逼得十二弟自焚,七弟、十三弟、十八弟先後被廢為庶人,眼看着就磨刀霍霍向着我了。

好像不管怎麼說,都容易給朱元璋那本就不穩定的精神狀态雪上加霜。

萬一他爹聽到了前面幾點,沒承受住打擊,提前發瘋了呢?

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哪天實在瞞不住了再說不遲。

不過這件事,朱元璋也不是一點不對勁都沒看出來的。至少,在朱厚照自報家門的時候他就覺出不對味兒了。

“厚字兒不是咱給老四那支起的嗎?怎麼做皇帝了?”

對着老爹刀子一樣的眼神,朱棣趕忙舉起雙手:“我不知道啊爹,您現在看我也沒用。”

朱标見狀,把朱棣擋在了身後:“爹,這也是好幾代以後的事情了,沒準是兒的哪個後代沒有親子,在這支裡又沒找到合适的子侄過繼,這才把皇位傳給了四弟的後代。”

朱元璋想想,覺得朱标這話很有道理。

誰能保證自己的子孫代代都不會出什麼特殊狀況?

而且他也不信朱棣會有那膽子。

朱标是嫡長子,是朱元璋最器重最心愛的兒子,自小就被寄予厚望。在朱元璋還是吳王的時候,就立了朱标為世子,恨不得把最好的東西全塞給他,一心一意要讓他成為最優秀的繼承人。後來朱元璋稱帝,前腳剛把國号年号定下,後腳冊封太子的旨意就跟着頒下去了。就等着朱标年紀再長些,好将政事都挪交給他練手。他在态度上行動上把偏心太子表現得淋漓盡緻,朱标自己也争氣,仁厚又不失果決,朝中人人信服,下頭這些小崽子又都由他一手教養,個個對長兄都是既敬且畏。這條件,老四哪怕發癫了都不可能想不開去造他大哥的反。

所以這事兒在洪武朝沒掀起什麼太大的風波,提過一兩嘴就拉倒了。

朱元璋對朱祁鎮和朱由校的這場單方面罵戰還是朱祐樘出來阻止的,他沒直接勸,隻說了幾個自己記不清的題目:“這幾個都是要填原文的,我實在記不清了,大家有沒有會的?”不是他熱心腸,而是他實在替朱祁鎮心虛。朱祁鎮每多說一句話,朱祐樘臉就皺一下,總覺對方再說下去,他幹的那些個破事兒就會自己鑽出來昭告所有人。

在這一點上,他老爹朱見深表現出來的态度就和他截然不同了。朱祁鎮被朱元璋噴了那麼久,都不見他出來吭一聲,不知道是真沒看見還是裝沒看見。

但就他對景泰帝的态度……

也許他對朱祁鎮挨罵這事兒還樂見其成。

換朱祐樘站在他那個處境:被廢太子和擁有一個叫門的老爹,哪個傷害性更大,不好說。但論侮辱性,那必然是後者。

朱見深多半也這麼想的,所以才選擇了裝聾作啞,就盼着太祖皇帝能把老爹罵醒,别再作妖了。

朱祐樘問完這句話的下一秒,他的好大兒朱厚照就非常給面子地回複了:“我都記得的,現在發來給你們。”

朱厚照說着就開始奮筆疾書,沒多久他就把答案寫完了傳送到群裡了。

他這答案,其他皇帝是一看一個不吱聲。

朱厚照:???

不是,怎麼都沒音了?

過了好一會兒,朱祐樘才回話:“你全背得了?”

朱厚照明知他爹看不見這裡的他,卻還是點點頭,說:“對啊。”看一遍不就能記住了嗎?

朱祐樘摸了摸他位面朱厚照的小腦殼兒——很難想象,這麼小一隻腦袋裡面,居然能裝那麼多東西。

朱元璋挺開心:“看來咱的後代也是一代比一代聰明,不錯不錯。既然有此等天賦,就更該勉勵自身,勤懇治國才是。”

他都這麼說了,其他皇帝能怎麼辦呢?

也甭管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接話就得。

涉及到獎勵,所以就算是那種昏慣了的皇帝,抄也給答案抄出來了,勉勉強強為他們的個人實錄中增添了“勤奮好學”一點。

成績出來那天大家都挺激動。

和衆人設想的不同,嬴棠沒有喪心病狂到把諸天萬朝的人整合在一起排名,而是根據位面分了名單,并且隻公放了每個朝代前十名的成績。

秦朝分普遍比較高,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要是哪個秦人答出來的成績還不如别的朝代的人,那他這官兒也當到頭了。

秦公家飯不給閑人和笨蛋吃。

劉邦比了比自己和秦前十的成績,發現自己果然不差什麼,甚至還超了好幾個人,十分滿意。他看向蕭何:“卿如何隻拿了第二?”

蕭何拱拱手:“應當是後面理解題與原答案出入太大了,所以被扣了不少分。”開什麼玩笑,劉邦都嚷嚷着要拿第一了,那誰還敢不長眼地去和他争啊?

第二挺好,皆大歡喜。

劉邦自然清楚他是故意控的分,這麼問也隻是走個形式罷了。

李世民雖然在自己位面也進了前十,但不是第一。他對這個結果沒有一點不滿,反而高興極了:“我們大唐就是人才濟濟,臨時修個秦律也不在話下!”這卷子質量不錯,挺有參考性,他打算讓下面人多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把這種出題思路用到科舉裡。

正當他準備把幾個小的喊來看看他們卷子的時候,他的光屏突然有了新動靜。

是劉徹。

“令郎成績如何?咱把卷子拿出來對比一下,好讓他們互相學習學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