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帶着身份本向戶籍所在地府衙申請,交出一百萬合,無論是沒有犯事而主動退出棄籍者,還是犯事服刑被迫更為棄籍後再申請退出棄籍者,都需要繳納這些錢财。——這一百萬合朝廷也不白拿。
經過一個月審核通過後,府衙迅速傳達各地官府,并貼出告令宣告天下,内容大約是:“張三”欲退江湖,如尚有怨恨未了者,速速解決。六個月後,即xx年xx月xx日,“張三”将退出棄籍,不再是江湖人。
這個訊息,還會由官府登報,擴散全國,在當地還會讓播事員說報此事——播事員是每日沿街播告新聞報紙、時事的人員。
所謂“怨恨未了者,速速解決”,即表明“張三”若還有仇家,需在六個月内報仇——這看起來好像是朝廷拿了錢不辦事,但其實是避免有心人利用轉變為良籍身份逃避其在江湖上犯下的仇怨。
六個月之後,“張三”将受良民的身份保護,而其在身為江湖人時犯下的事,朝廷也不會追究——若是十惡不赦之人,在申請解除江湖人身份時就會被朝廷拒絕并且拘捕的。
江湖人要想考取功名,做官入仕,也需要退出江湖,成為良民才有資格。
退出江湖後,終其一生将不能再次申請成江湖人。
——
倡籍,是提供交垢服務的人。
稱呼上,在風月場所中,無論男女,皆直呼其名便是。若是不知名,那麼想叫什麼就叫什麼,在關門辦事的時候,更是無人管你叫什麼,全看個人情趣。
不過,若是在其它場合中,知道其倡籍身份的情況下,還願意叫其姑娘或者公子,那便代表尊重,表明了對風月之人并不輕視。
更籍為倡籍者,有自願的,也有因犯罪而被迫的。
自願為倡者,通常有四種人。
第一種人,認為此活計來錢快又輕松,混得好還能穿戴華麗,衣錦還鄉時在老家可以受人豔羨,所以有這種懶惰之人願意。
第二種人,被有錢人玩弄,後來習慣了那種大手大腳的生活,于是看不上生活中賣力付出才能獲得微弱報酬的活計,因此加入。
第三種人,享受氵欲之人。
第四種人,想要享受男人和女人的人。——這種是被官府打擊的暗倡才能存在的。
自願更籍為倡者,無論是把自己賣入妓院還是賣入私人家,賣身錢都為自己所有。
在妓院工作者,一個客人所付出的嫖金,妓者可得一至兩成,餘下的一部分歸妓院,三成半由妓院繳稅給官府。
而官府考慮到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吃的多是青春飯,故而繳稅滿十五年便可以領取到由官府發放的養老金。一個人十五年的繳稅所得養老金可以使兩人溫飽,一個人二十年繳稅的養老金額則足以使三人溫飽。
在妓院中,買家若想買倡籍人,則隻有為倡籍人員“贖斷”才能一生擁有其,且被“贖斷”的倡籍人員将成為良籍,而贖斷後的倡籍人不再享有養老金。
因犯罪被貶為倡籍者無論工作多少年,養老金都隻有自願為倡者的一半。
自願為倡者有拒客權,若被強迫亦有告官的人權,——當然,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妓院的男子女子都無法拒客,若是拒絕了這一個那麼就會對自己往後的生意造成影響,而有權勢的客人也不是他們敢得罪的。
但因犯罪被貶為倡籍的罪倡卻沒有拒客的權利,也就是說,任何客人隻要看上了他,他就得服侍。并且,罪倡也沒有任何拒絕姿勢的權利,在不緻死的情況下,可以被人肆意蹂躏。
即便是自願為倡的,在這個早在四千年多前人類隻要勤勞就絕對能吃飽穿暖的世界,倡籍也是被人輕視的。
因為做妓的大多都是想輕松生活的懶惰之人,所以地位低下受人鄙夷。但同時由于它不可替代且稀有性,倡籍人員又是在願意從事解決人身體需求這一方面是受人感激的。
畢竟不管是為了什麼加入倡籍,幫助了就是幫助了,這一點也是倡籍人員有養老金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指的都是有倡籍的身份本且在正規妓院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