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遙青一個手刀劈暈了羅亮。
這是一個狹窄的廂房,三面牆壁上豎了高高的實木櫃子,刷着黑亮亮的漆,這是證物櫃。房間的另一頭,就是暈倒的羅亮和他的案幾。
她走上前去,查看羅亮案幾上擺得整整齊齊的一沓紙。果不其然,紙上是大理寺對于将軍府失火案件的初步調查。
薄薄的紙片上寫滿了工整細密的蠅頭小楷,一字一句寫得極為詳細,顯然是花費了極大的心力寫就的。
程遙青一張一張地翻閱起來。
前面幾張,大略講了一下整件事情的報案經過:将軍府昨日失火,今早聖上親發旨意,要求大理寺查明原委,盡快複命,如此雲雲。
後面畫着表格分欄的,是将軍府的整體狀況和屍體辨認資料。程遙青匆匆掃了一眼,大概意思就是将軍府東南角房屋損毀得極其厲害,根據現場痕迹判斷,起火的房屋基本為木質結構,因此推斷東南角的下人居所是火情的發源點。
這與程遙青昨天夜裡觀察到的情況相符。
然後,便是一長串的死亡名單,顧況的名字赫然其上。
有的人屍體後面跟了發現的地點,有的人則沒有。顧況的名字後則标注了一行小字:臨水聽風。
看來大理寺也認為阿喜的屍體是顧況的。
程遙青松了一口氣,繼續往下看。
下面這幾張可就讓她的眼睛亮了起來。
這羅亮看着一副病恹恹、木愣愣的樣子,查起案子來倒有那麼一手。這紙上寫着,他懷疑将軍府大火是松節油導緻,這是因為松節油燃燒之後,會有一股微弱的異香,三日不散。羅亮在旁邊批注說,此處有想不通的關竅,京城之人一般使用的是豆油,用松節油的極為罕見,因此他懷疑是有人惡意用松節油縱火。羅亮在最後一字一句地寫到:将軍府大火,并非無心之失,而是蓄意謀害,其心可誅。
松節油隻在北邊産,京城知道異香之事的人應該屈指可數。程遙青恰好知道,想不到面前這羅亮竟也知道。
“羅亮是哪裡人?”
程遙青決定問問顧況。
顧況此時正研究羅亮身後的一排櫃子,想要找到自己的錦衣被放在何處。聽到程遙青冷不丁發問,他頓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回答:“羅亮是冀州人。”
冀北乃苦寒之地,接近邊疆。
“難怪他知道松節油的事情。”程遙青确認了羅亮來自北方,對上了信息,點點頭。
顧況此時也好奇地走過來,和程遙青一起翻閱她手裡的那些案卷。
*
案卷上的字實在太小,廂房的燭火又明明滅滅的,顧況和程遙青差不多高,為了看清,他不免踮起腳尖,頭從程遙青的身後探去,盡力湊近卷軸。
在這裡,他可以清楚地看到程遙青瑩白如珍珠的耳垂,上邊不像尋常女子那樣打了耳洞,反而是完整光潔的。
心思也就那麼恍惚了一瞬,顧況趕忙集中注意力,去看卷軸上寫了什麼。
*
程遙青其實感到了顧況熱熱的鼻息噴在自己耳朵後面,小心翼翼的,癢絲絲的。
她不習慣顧況靠自己太近,于是将卷軸放在桌上,兩人弓下腰圍看。
下一頁便翻到了羅亮做的物證分析。羅亮用了裡頭一整張紙詳盡地記錄了湖底發現的包裹着石頭的衣服,還在旁邊細細描繪了顧況衣服上的菱字紋,附上衣領、衣帶的樣式。
下面分析:湖中大水抽幹,想來是因為蓄意縱火之人不想讓人救火,臨水聽風旁的湖底露出白色衣服,上前查看,錦繡華麗,疑似顧小少爺的衣物。顧小少爺衣人兩地,死狀頗為詭異,懷疑兇手沖顧小少爺而來。
*
程遙青和顧況抽出了死亡者名單和顧小少爺衣服那一節,将大部分紙頭放回原處。
其實在程遙青本來想獨探大理寺,但是出發之前,顧況提出,他善于模仿筆迹,隻消看幾個字,就能把一個人的筆觸風格模仿得惟妙惟肖。
既然顧況有這樣的技能,官府守衛又不那麼嚴密,程遙青就答應了攜他前來。
此時,顧況就模仿着羅亮的筆迹,略微修改,重新謄抄了一遍,将拿出來的這兩節内容偷天換日:首先在亡者名單上删去了阿喜的名字,重新插入案卷裡面。阿喜無父無母,羅亮就算再查下去也死無對證。至于寫滿了羅亮對錦衣的分析的那張紙,則被放在燭火上燒掉,再将燒出的灰燼撣到地上,用鞋底一抹,了無痕迹。
回頭看,羅亮此時還沒有醒來的迹象,整個人趴在案幾上,像真的睡着了一樣。
修改完畢,顧況長舒一口氣,目移向程遙青:“師姐,好了。”
程遙青聞言,罕見地給了顧況一個淺淺的笑容:“扶穩我的肩,咱們下一步去戶部府庫。”
*
相較還有小吏夜半加班的大理寺,戶部在濃墨般的夜色中顯得更加清閑冷僻。
也是,府庫中裝着朝廷各級官員的名冊,這些東西自開辟朝代以來,大多是一年一增,平日裡就訪者寥寥,也沒有人對它大加守衛。
程遙青帶着顧況,很容易就潛入了府庫裡。
黑黢黢的府庫中沒有人,隻有一排排兩人多高的書架,暗處觑上邊的花紋,是百年的黃梨木,防蛀防潮,柔韌堅固,打成的器具能放置百年而不腐。
月光從窗棂上泠泠映到地面,整個府庫籠罩着一股子神秘的幽暗。
光憑月光視物還是太暗了,程遙青點燃了一支随身攜帶的火折子,照亮前路。
程遙青謹慎地把火折子舉在胸前,拿手在旁邊護住。這裡無論是書架還是卷軸都極易點燃,平日裡嚴格禁止明火進入,她得小心火星子濺開壞事。
程遙青精神緊繃,顧況也不敢放松。
他緊緊跟随在程遙青身後,又覺得不安穩,悄悄捏起一點程遙青夜行衣的下裾,就像跟在鴨媽媽身後的小鴨子一樣,亦步亦趨地往前走。
穿過迷宮也似的曲折甬道,終于找到了當今的官府名冊。
程遙青在下頭護法,顧況則站上梯子,打開書,快速翻閱。
*
一點微弱的火光在書架叢照亮顧況眼前的書頁。
落針可聞的府庫裡,隻有顧況輕微的翻頁聲,如同明德湖上輕拍的波浪。
程遙青開始還能耐心等待,但當顧況将這本官府名冊又一遍從頭翻起的時候,她眉頭一擰,用氣聲問道:“怎麼了?”
迎接她的是一句意料不到的話:“師姐,兵部并沒有劉姓官員。”
“整個京城,也沒有姓劉的九品以上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