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夫子這次是想考校沈文彥對以前學過的内容,是否有複習過,因為這《孝經》是在他請假之前新學的,說着回來之後便會抽問他這本書的内容。
而之前學習的經史内容不知道這沈文彥是否有放松,之前的四書五經的并沒有完全學完,對于其中部分的典故釋義,還未完整的教授完畢,但整體的誦讀也已經完全可以了。
所以梁夫子便對之前學過的抽查,提問上句,便答出後面的内容,或者指明某一章節進行背誦。
沈文彥答起來并不費力,略微思考,整理好思路便開始回答的問題,不隻是提了常考的問題中,在平時較少讀到的部分也被夫子問到。
他都一一作答,并在夫子問其中内容的釋義時也做到了言之有理。
沈文彥娴熟的作答引起了同窗們的驚歎,之前他确實顯得就比較不同,但是并沒有像現在這般聰慧機敏。想到自己在他這樣的年紀,可還不能做到如此的自如的回答夫子的問題,能背誦的内容也沒有這麼多。
不過也是他年紀小,學的東西還不夠多,參加科考的學子,年齡不盡相同,多少人讀了多年還在考童生,多少人厚積薄發,中年才展露才華金榜題名,還是得需要時間的積累啊。
“好,可見你在這段時間也沒有虛度光陰。”梁夫子非常的欣慰。
梁夫子并沒有因為沈文彥在這個年紀能夠學到這樣的程度,而去誇贊他有多聰明,而是對沈文彥的努力學習做了表揚,還稱贊自己和沈父一樣刻苦勤奮。
說完便看向正呆呆的望着這邊的宋容寬,又說道:“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就要有這種踏踏實實學習的精神,默默的記住學到的知識,再更加深入的去研究,努力而不能自滿。”
梁夫子講完對沈文彥的評語,眼神又環視過堂下的幾人,可見并不是對沈文彥一人所說,幾位師兄聽了夫子的話,也對沈文彥小小年紀聰明還如此努力而佩服。
對于被夫子誇贊努力,沈文彥感到有些心虛,現在隻是占了多活二十多年的便宜罷了,看來日後可不能放松了呀。
又轉向宋容寬:“你比沈文彥更早來上學,從一開始你進學早而進度快一些,到進度相當,再看現在,學習不夠刻苦,你就會落下得越來越遠,達者為師,你該多向他學習。”
宋小胖更加羞愧,他一向不擔心自己的學業,家中有屋又有田,家境優渥還有爺爺和爹撐着家呢,想着自己也不着急,平日裡學習也是淺嘗辄止,不夠努力。
是家裡人花了很大的力氣才讓梁夫子同意收下他,而前面的兩位同窗,正是因為有天賦又勤奮刻苦才被梁夫子看中,特别是蔣秀楓,農家子弟,家中賣了良田供他讀書,平日裡便十分刻苦。
其餘幾人聽完都似有所悟,要參加明年八月秀才試的兩位陳師兄,默默的想要更加努力,而不能因為考試時間還早而自我放松。
下個月要參加童生試的周元毅和蔣秀楓,也決定在這最後一個月多加班,不能因為第一場縣試取得的好成績就掉以輕心,一刻時間也不能浪費。
并且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若是被後來的師弟超過,也是一件讓自己羞恥的事情,得做好師兄的榜樣。
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雖然宋容寬喜歡吃喝遊戲,也被大家影響,雖然比不上周圍的同窗,但也和大多數同齡人學得更多一些。
“鈍學累功,驕兵必敗,足夠刻苦才能夠積累知識,任何時候都要努力,不要因為一時的進步而驕傲,以後和你們相比較的可是全天下的讀書人。”
沈文彥并不真正的小孩子,當然不會因為自己現在學得還不錯,就會驕傲自滿,或者因為小孩子的玩樂而影響學習。
梁夫子講完了,也已經給大家授完了課,擡了擡袖子,站了起來去往甲班。讓大家繼續準備自己的課業,等時間到了便去飯堂吃午飯。
因為乙班有六人,甲班人也不多,所以夫子家會準備飯食,不想浪費時間回家或者在外面吃飯的學子,都可以在夫子家就餐。
中午到了飯點,大家都放下書本,去往吃飯的地方解決饑餓的肚子,往常宋小胖早就興奮得不行了,今天倒是沒那麼激動,将手裡的書本放下,還在默念着剛剛記下的段落。
沈文彥知道這是剛被教育完的樣子,得過段時間他才又能恢複平時的活潑貪玩了,從沈文彥在梁夫子在這裡上課以來,便時常看到夫子這樣找到機會教導他,督促着他才學成了現在的樣子。好歹還算知恥而後勇,知道自己不足也會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