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辯論協會在新學期迎來了它的第一次訓練,這場訓練也是為即将開展的“英悅杯”大學生英語演講進行的熱身活動。
因為這一學期還會進行協會的核心成員的内部交接,大三的會長直接在第一次骨幹會議上潇灑一揮手,讓預備會長陳晏和為這一次熱身活動出題,說是就當提前鍛煉了。
以大家對會長懶散的行事風格的了解,其餘骨幹成員紛紛笑談:會長肯定是不想動腦出題,更重要的是,不想進行示範演講了!
按照協會慣例,出題的人要在大家比賽後進行示範演講,上半年會長一人大大小小示範了七八次,所以這次趁着“換屆”的理由,趕忙把這個辛苦活扔給了下一位被選中的老實人陳晏和。
陳晏和倒是沒有異議。
因此,在一個平靜的周四下午,許朝晞看到寫着“英語演講辯論協會”的群彈出了它的公告修改:下周二全員演講比賽,主題“Part Forever”,詳情細則見圖片所示,請大家積極報名準備。
修改人是陳晏和。
在過去半年大大小小的訓練賽中,協會的題目都是由大三的學姐發布,新學期新氣象,這次是陳晏和發出了公告。
許朝晞猜測可能是在為會長的換屆做準備了,肯定先讓陳晏和開始幫忙寫寫公告,大家适應适應。
此次的題目和學姐一貫的風格不太一樣,許朝晞一邊看還一邊想:學姐是不是近期受到了什麼刺激?怎麼出了一個這麼傷春悲秋哲學向的深度命題了?
也可能,是大家的水平都有了提升,命題的深度和廣度也在持續走高?
但無論如何,許朝晞是打算參加這學期的“英悅杯”演講比賽的,所以這次熱身活動對于她來說也非常重要,要好好準備一下。
生離死别的話題時常是沉重的。
許朝晞的人生有過一次生離,一次死别。
死别的那次,是兒時姥爺的去世,那會兒她還很小,小到剛剛能零星模糊地記住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她對于這件事隻有一些片段的回憶:
院子裡搭建的靈堂前,舅媽跪在靈前大聲哀嚎:“爸,我對不起你啊!”
周圍一些記不清臉龐的親戚與鄰居的竊竊私語:“活着的時候不孝順,現在來裝模作樣了!”
以及到了晚上,送行的隊伍要一起跪下,父親害怕布滿砂石的地把她的膝蓋磨破,用自己的雙手墊在下面,托在她的雙膝下,讓她再跪下。
還有就是夾雜其中的一些吹拉彈唱的哀樂,和母親時不時掉落的眼淚。
那時她還很小,甚至對于姥爺這個人都是沒有什麼記憶的,自然也沒有覺得悲傷難過。
但是等她稍微大一點之後,有時家裡坐在一起閑聊,聊及往事,追憶姥爺這一段,母親總是說着說着就紅了眼睛。
親人的離世是無法愈合的傷痕,每每觸及,都是一陣傷筋動骨。
所以有一段時間,隻要一想到也許有一天,自己的父母也會像姥爺一樣離她遠去,她都悲從中來,不可自拔,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後來在父母的追問之下,她才抽泣着回答:“我怕爸爸媽媽老去。”
“老去”一詞,縱然也夾雜着時光不可留的無奈與悲惋,但總還是比“死去”一詞少了些銳利的痛感。
後來,父母專門帶她回了一趟母親的老家,那是北邊的一個小村莊,姥爺就安葬在這裡。
母親跪坐在碑前,一邊燒紙一邊唠唠叨叨。
說一些自己生活裡的瑣事,也包括和許朝晞的一些趣事。
說一些姥姥生活的情況。
也會說一說往事,叮囑姥爺不要太節省,不要委屈自己,喜歡吃的喝的都有準備。
說了很久,好像把這半年裡大大小小的值得一提的事情都說完了,母親的聲音時而帶上一些哽咽,但大多數時候是平靜的。
一開始,許朝晞跟着跪坐一旁的時候,其實有點害怕。
随着母親的叙說,她的心頭有些難以言喻的酸澀和悲恸。
再後來,母親說到那些她也參與的事情時,半年來的記憶仿佛被喚醒一般,變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她眼前展開,她甚至會時不時插上幾句嘴,來補充母親視角下看不到的細節。
酸澀和悲恸,好像在這一幅幅生活的瑣事催促下,孕育出了溫暖的花。
最後,母親摸了摸墓碑,祈禱姥爺在天上保佑他們一家人,然後父親拉着許朝晞的小手覆蓋上母親摸過的地方。
冰冷的,但又夾雜着母親留下的溫暖。
離開的時候,父親和母親分别拉着她的左右手,她回頭一看,小小的墓碑前,除了剛燒過紙的痕迹,還放滿了姥爺生前愛吃愛喝的東西。
那一刻,她内心那些恐懼悲傷,仿佛模模糊糊被什麼東西打敗。
她問母親:“媽媽,你看起來很難過,但又感覺很高興。”
母親眼睛一酸,回答她:“是幸福。姥爺走了,媽媽是很難過,但媽媽還是很開心成為了姥爺的女兒,正因為有美好的回憶,才會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