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鄉鎮稅所 > 第46章 首次查賬

第46章 首次查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縣稅務局的挂牌儀式,遠在江北稅務分局幾十公裡開外的縣城舉行。江北稅務分局裡,除了分局長張興福與李本興前往挂牌,餘下各人,該幹什麼幹什麼,人人波瀾不驚。縣稅務局與縣檢察院聯合成立稅務檢察室,于他們而言,意味着什麼,無法先知先覺。

受傷李聞盛的複出,牽動着每個人的心。前段時間因公受傷的三人中,李聞盛年紀最大。之所以在江北分局上下引起關注,緣于他的身份更為特殊。他是江北稅務分局前身的首任稅務所長,為江北分局上下所熟知,是包括張家善在内的許多人的第一任所長。李聞盛任所長其間,大嗓門、大高個,以及腳下一雙大尺碼的黑面布鞋,讓每個人印象深刻,很快記住了他,親切地叫他“大李聞”。“大李聞”的名頭,與他奔波于江北老城大街小巷的身影一樣,成為江北人很長時間的記憶。他的身後,是他任稅務所長多少年,便帶出徒弟多少人。經他帶出的徒弟,大多奔赴縣稅務局股室的重要位置。如此勞苦功高,稅務局各級卻未能解決他曆時多年的小小股長職務,即便是他後來上任縣稅務局稽查隊任隊長,再次奔波、往返于各鄉鎮之間,清理欠稅、拔釘子戶,成了縣稅務局長的左膀右臂,為縣稅務局立下汗馬功勞,仍頭頂相當于一頂分局長的帽子,無法轉任正科一職。可以預見的将來幾年,李聞盛如同所有退休人員一樣,拿上最低、最少的退休工資,淪為不少人戲稱的“副科病患者”宿命。“副科病”戲谑時下基層一線無法擺脫的傷痛。如此傷痛,隻有切身經曆了,才有切膚之痛。爾今,口碑載道的李聞盛,成了全縣上下首屈一指的“副科病”頭号“患者”。他退休前能否摘掉“副科病”帽子,牽動着每個人的心。縣稅務檢察成立的消息傳來,人人更願意聽到的,是李聞盛結束了長達四十餘年的稅務所長、稽查隊長的馬拉松式長跑,跻身縣稅務局副局,令許多人振奮。

振奮的背後,多了欣慰。

與李聞盛同一時期受傷的王志山,人微而言輕,随着時間的流逝,似乎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他是三人中最年青的一員。相比而言,沒有人更多地放在心上。李聞盛的消息,于他而言,除了為老同志最好歸宿的由衷欣慰,再無其他。誰也不會拿這樣一個年青人當成多大的事。更沒有人将他與聲名遠揚的李聞盛相提并論。他唯一能做的,是每天依舊靠着腿勤、手快,幹着日複一日的工作,上幾條街道,收下收幾元、甚至幾毛錢的稅款,再去幾公裡開外的鄉下,管理着或多或少的個體稅收。要說改變,則是董留成這天一早與他說過,晚飯過後要上江北供銷社查賬,他要與他前往,去搞尚未完成的“三大檢查”。

晚飯過後,兩人拿上公文包,出了門。

“三大檢查”要對所有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江算清繳。時間過半,任務未過半。董留成心下焦急,早早約了張家善,定下檢查江北供銷社賬簿的時間。晚飯前,張家善告訴他,江北農行營業所的所長帶話給他,所長羅自有特意挑了今天的日子,到村子買下一條狗,烹了狗肉,邀他吃飯。他或許隻能晚一些時間趕來,讓董留成和王志先行一步。

董留成歎了口氣,叫上王志山,兩人邊走邊聊,一路朝供銷社走去。

路上,王志山将之前上縣城拉橙子的事情說了,董留成歎了口氣,道:

“你以後莫去幹涉及經費的事情。内外有别。人跟人不同。換個人換重天。可能,張興福給你的是一個價,給老幺哥的是另外一個價。其中奧妙,你現在搞不懂,也不用去搞懂。我隻勸你一句話:搞好本職工作,幹好業務就行。就像一家醫院,主治醫生永遠不看院長臉色一樣。稅務局也一樣。隻要你按程序、聽政策的,既不用聽企業的,也不用看領導臉色行事。政策法規說了算。誰也左右不了的事情。我們有專業,不像在醫院搞内勤的,隻能看院長的臉色過日子。”

說話間,天下起了毛毛雨。有人認識董留成,給他送出一把雨傘。面對如此好心的街坊,董留成推托再三,拗不過,打上了傘。

走進供銷社。供銷社一老一少的兩名會計,招呼兩人的到來。

老會計名叫許瑞祥,是供銷社最先成立時便參加工作的元老。如今他已是兩鬓斑白,即将告老退休;準備接他手的小會計,名叫潘興強,算是許瑞祥徒弟。師徒二人将人迎進倉庫旁的辦公室,抱出了厚厚的賬冊。

兩人翻查了賬冊,張家善随後趕來。狗肉讓張家善面如關公,打着酒嗝,天黑時分進了供銷社。

等張家善坐下,一行三人算是齊了人,齊齊動了手。

久違的會計賬本,散發着熟悉的味道,王志山有些小激動。多久沒有摸賬本的感覺了?這是他自打離校,首次接觸賬本。半年來,街稅的吵吵嚷嚷,讓他少了感覺,甚至無暇回想它的模樣。再次手摸賬本,時間恍若隔世之久。賬本與他,像是久違的老朋友一樣,原本以為再無緣相會,如今立時多了親切感。

嗅着賬本的筆墨香氣,眼前跳動着富有美感的數字,王志山的記憶一點點複活。在校學審計時的“查賬”,他與同學打趣成了“翻賬”,雖然有口無心,卻是無比熟悉。眼下“稅收大檢查”,成了一份用心。看着别人做的賬,他得根據分寸,找出異同,對比差異,弄明孰是孰非。

供銷社辦公室的白熾燈在“滋滋”作響。賬本在王志山面前不時移動,接受檢閱,漸漸還原了本來模樣。不多時,他熟悉了師徒二人的做賬,左算右翻,發現了端倪。他的腦海裡,多了巨大的疑問号。

為解開疑問,王志山提出來要查倉庫賬。

許瑞祥不解王志山用意,看了看倉庫方向,遲疑着,目光投向董留成。在重複了王志山的要求後,他小聲道:

“董留成,查倉管賬是不是沒有必要?倉庫是二十四小時有人值班,調賬不難。我的意思,你們今天來之前,我已經把賬目從頭到尾,重新梳理了一遍,不會有問題的。”

董留成看了看許瑞祥,再看了看王志山,笑道:

“倉管員在不在?在的話,讓他抱來看一看嘛!”

張家善一臉不解。他同樣覺得沒有必要。每到一家企業,翻查會計賬已然足夠,何必要查倉庫賬?正要張口,許瑞祥瞟了一眼亮燈的倉庫,下樓抱來了一沓倉庫賬。

賬本是活頁賬。王志山快速翻查,翻到了他要查的地方。他摘抄了重點,拿過會計賬,對許瑞祥道:

“你看。你們削價商品是有的,而且接近10萬元水平;會計賬上沒有。你們年底計算進銷差價的時候,已經按銷售收入,根據固定進銷差價毛利率5%沖減,多計了進銷差價5000元!結轉的銷售成本,也就多轉了5000元。”

許瑞祥怔住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