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鄉鎮稅所 > 第216章 汪副局長

第216章 汪副局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像是瞌睡遇到枕頭,一個人剛好此時出現,進入了他的視線。

這個人是段世宏。

段世宏在城關分局處處碰壁,何滿康面前受盡白眼。實在無路可走,他跑到汪楊興跟前,自報家門,直呼汪楊興“局長”,少了個“副”字,表面上出于尊敬,實際上,是要與他交好,謀個好前程。

幾次親密接觸,汪楊興發現段世宏不僅人聰明,腦袋也活絡。對于此人,汪楊興也琢磨過,為何自己忌諱的事,他會無所顧忌?

後來他想通了。人之所以如此,是人有一種東西,叫做“根意識”。所謂的“根意識”,又叫“潛意識”,是決定一個人做事、思考最根本的東西。這樣的東西,決定了人的心存敬畏、抑或蠻不在乎。

和他對比,汪楊興不僅擺弄不爽家事,就連單位事,也是處處受制,處處難圓所想。為此,他唯有苦笑,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相反,段世宏則是唱、念、做、打,無所不能,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汪楊興把自己之所以縮手縮腳,放不開手腳的原因,歸結為自己是本地人。本地人有着本地人的諸多忌諱,比如顧忌的鄉土情、家鄉情,親情,戰友情、同事情。如此一來,他感覺自己作繭自縛,對工作、對錢、對人,心存一種天然敬畏,多了條條框框,框住他,不敢越雷池半步。

世上有清規戒律,不許觸碰;世上也有花花和尚,無所顧忌。段世宏是外地人,沒有羁絆,談不上割舍,隻講利益,不談道義,能辦一些他所不能辦之事。

兩人一拍即合。

幾件事情下來,段世宏直言不諱,說自己兵營出身,與汪局長一樣在當過兵,有着相同經曆,以二人關系,不是戰友勝似戰友;下一步你到地稅,可不能忘了我這個小兵。

如此節骨眼上有人投桃報李,汪楊興自然心領神會。

為籠絡段世宏,汪楊興找了業文強。

在業文強面前,他為段世宏說好話,說這人不錯,不僅有基層經驗,還懂管理,在分局能将公車打整得井井有條;他擅長文職,善于與人打交道,待人接物是強項,會是辦公室的不二人選。調他進縣局辦公室,以備國、地稅分設的不時之需,再合适不過。

汪楊興心思,彼時業文強沒有多想。他一門心思撲在機構分設上,不想為瑣事分神,一聽他隻是想調動一名普通幹部到縣稅務局,信任使然,匆促地間便點了頭。

段世宏順利調入縣局機關。

接下來,兩人心照不宣,坐等機構分設。

萬事萬俱備、隻差上級考察任命。

上級一旦有風吹草動,于汪楊興而言,全是強勁台風。一則消息傳來。消息是盧潔芳将下一步地稅局長的人選,倒向了張興福。

如此造勢,如同斜刺裡殺出個程咬金。

消息确鑿,汪楊興一時慌了神。他變得驚慌。想着要是讓張興福搶先,那豈不斷了他的念頭不說,還會在他面前的發财之路,又多一個絆腳石?

業文強沒有顧及汪楊興的一己私念。

一連召開的幾次班子會議,讨論的,全是誰是新地稅局長的推薦人選。

班子會上,汪楊興心情沉重。

他的不吭聲,讓另一名副局長的楊開泰,嗅出了不一樣的氣味。他變得噤若寒蟬,再不多發言。

一個巴掌拍不響。業文強的提議,無人應聲。

眼看無法達成統一,會議升級。最終,發展到由辦公室主任張家才和人事股長段餘慶參會的地步。

新成員進場,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暗流湧動。

擴大會議仍沒達成一緻。

時間緊迫,業文強不得不改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

表決結果當場宣布,讓結果再無懸念。

得票多的第一人,仍是張興福。他再次成為推薦第一人,上報地區稅務局。報第二人選、也就是備選人選時,業文強直接讓記票的段餘慶,按人選得票多少,順序往下,挑出了得票第二多的洪躍進。

如此推選程序,無懈可擊,一緻通過:第二人選無非陪襯——上面規定,至少兩名人選嘛!

無異議的名單人選中,沒有汪楊興。

他心有不甘。想着到手的鴨子拍拍翅膀要飛,他坐不住了。

為攪渾一池水,他一面責怪丁家明辦案不力,在鋼鐵廠欠稅滞納金問題上再掀波瀾;另一面,他叫來段世宏,示意他,将陳富華鋼鐵廠的補稅細節,以及張興福個人生活不檢點等諸多“劣迹”,做成口實,四下傳播。

消息在敏感時期,自有不同效應。它給敏感的考察組,施了煙霧彈,讓他們不識廬山真面目,多方陷入考察線索是否屬實的查證中。考察一時難下結論,終成疑點,讓“疑人不用”的意見,占了上風。

最終消息,張興福未能通過縣委決議。

又是三角形穩定性的平衡!如此定律,被汪楊興奉為經典。

以他眼光,任何人事關系,隻要勢均力敵,一方未必壓倒另一方,必陷僵局。想要險中求勝,得須第三方力量介入,方能将巨大的天平,朝有利自己一方傾斜。

可歎丁家明多方奔走,為段世宏的傳謠,添加了砝碼。四兩撥千斤,他為成功扳倒張興福,也為下一步穩拿未來局長一職,多了幾分勝算。險勝之下,他不由得由衷感歎:

“業文強啊業文強,你想提你的人,我也要斷你念頭。看你以後往哪走?還以為你多清明、高尚呢,咱們無非半斤對八兩。說什麼,也不讓你一手遮天。”

班子内部,由于人事問題的敏感、特殊性,于外人而言,仿佛隔了高牆、深陷大院。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内行看門道”,不得對外宣講的班子秘密,在群衆看來,無法探究。人人成了吃瓜群衆,隻剩下了議論紛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