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兩人回到攤位,已經快晌午了,菜基本上都賣光了,沈悠明正纏着李金花去買雞崽。
李金花見兩人回來,笑道:“可算回來了,你倆在這兒收拾收拾,我帶他去買雞崽去,回來咱就家去。”
阿陶答應一聲,幫着沈悠然先把闆車清理好,旁邊是一家賣布的攤位,看他們把闆車撤走,夥計趕緊把位置占上了。
沈悠然笑道:“生意興隆啊,那麼大片地還不夠你家賣的?”
那夥計一指旁邊圍滿了人的攤位,得意道:“咱們這可是曹記布行的攤位,安陽鎮出了名的,這會兒人才上來,可得賣到下半晌呢!”那夥計吆喝着,幾個人三兩下就搭好了一個簡易攤位。
阿陶側身悄聲道:“曹記是鎮上最大的布行,正店就在西街上,因為是大布行,村裡人怕買不起都不敢進店問價,也就在集上敢伸手摸摸問問價格了。”
沈悠然之前一心都撲在地裡莊稼上,沒怎麼來過鎮上,現在看阿陶對鎮上這麼熟悉,不由贊道:“你這厲害呀,也就來鎮上幾次,就摸得這麼熟了。”
阿陶有些不好意思:“這有什麼,鎮上又不大,也就兩條大街,幾個巷子,來回走幾趟就熟了。”
沈悠然拍下他後腦勺,笑道:“路記熟了是沒什麼厲害的,難得的是你這觀察力。除了今天的事兒,還有前兒你說的,便宜些的吃食村裡人買的也不少,今天集上我專門留心看了,确實像你說的,我看賣燒餅的賣湯餅的,都不少人舍得花錢買呢。”
阿陶被這麼認真的誇贊,越發不好意思了,但心裡又高興,紅着臉仰頭對沈悠然笑。
沈悠然伸手捏捏他的臉頰,笑道:“這麼機靈的小腦袋瓜,等咱家有了錢,哥送你去讀書,沒準兒還能考個童生秀才啥的。”
阿陶趕緊搖頭:“我不去,哥現在教我挺好的。”
沈悠然當然知道阿陶的想法,雖然隻有十三歲,但阿陶顧家得很,小小的人一天到晚不停歇,隻要他能幹的活,從來不用囑咐,懂事得讓人心疼,他肯定想着要留在家裡幫着自己和奶奶幹活。
“我教的這些隻是皮毛,要想考秀才就得到書院正兒八經學呢。”
阿陶隻是搖頭不說話。
兩人正在這兒掰扯讀書的事,沈悠明高高興興的蹦跶回來了。
“有這麼多雞崽崽!”沈悠明伸着五根手指在阿陶面前晃完,又跑到沈悠然面前來回比劃。
阿陶接過李金花手裡的竹籃,掀開青布,裡面是五隻毛茸茸的小雞仔,瑟瑟的擠在一起,看上去可憐又可愛。
沈悠然伸頭看了一眼,笑道:“可算是了了他這個心願了。”
李金花笑道:“可不是,省得他想起來就念叨。”
阿陶把竹籃放好,又把沈悠明抱到闆車上:“好了,回吧。”
沈悠明看着毛茸茸的小雞仔,高興的不行:“回家喽!”
從鎮上到新村不到五裡路,回到家正好晌午。
沈悠然把闆車放好,推着李金花進屋:“先喝口水歇歇,一會兒再拾掇。”
阿陶已經倒好了水,李金花端起碗喝了一口,緩口氣道:“秋雛到底不如春雛好養,得趕緊給歸置個地方,得養到開春才下蛋呢,不知道冬裡能養住幾個。”
沈悠然也喝了口水,邊擦嘴邊放下碗,道:“先在西屋裡養着吧,等長大點再放出去,往後夜裡越來越冷了,夜裡怕凍着,過幾天我在後面西北角搭個雞窩。”
“也行。”說到天冷,李金花又想起冬衣的事,拉過阿陶上下打量。
阿陶正準備出去收拾闆車上的東西,突然被拉住看了半晌,而且李金花越看眉頭越皺,不由有些緊張:“奶,咋了?”
“我看你這身量咋沒長多少呢?”李金花又比劃了一下,歎口氣道,“今天在集上應該買幾斤肉骨頭的,回來給你熬湯喝。”
阿陶又被戳中心思,立刻蔫了下來,但看李金花比自己還愁,又不知道該怎麼安慰。
沈悠然噗呲一笑,攬過阿陶道:“沒事,有的小孩就是長得晚,再說他這才十三,還能長好幾年呢,不着急。”
李金花想了一下,笑道:“也是,你也是後面兩年才蹿起來的,我這兩天想着拿你兩件棉衣給阿陶改出來,眼見着天越來越冷,他還沒個厚實的棉衣呢。”
“行,奶你看着辦就行。”沈悠然答應着,又對阿陶道,“阿陶去做飯吧,把昨晚上的菜熱一熱就行,再熱幾個蒸餅。”
阿陶答應着去燒火了,沈悠然開始歸置闆車上的東西,李金花歇了一會兒也開始在西屋裡收拾養雞崽的地方,一家人又忙活起來。
吃完午飯,沈悠然便去了一趟譚家裡,跟譚老三商量磨豆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