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英喜歡下廚,絕大多數跟美食有關的東西她都能留有印象。
所以盡管不明白女兒為啥突然提起這個,但她還是下意識點了點頭:“當然知道!原先廠子裡的工會主席也是秦省人,他沒調走前,一到夏天最熱的時候就請柳師傅給他做涼皮,我們也跟着借光嘗過兩回!”
一提起這些,李翠英的話就不由自主多了起來,“說起來,這涼皮用料簡單,也不算費事,可那個味道是真好!滑溜溜的,筋道道的,配上黃瓜絲、辣椒油、芝麻醬,再加一勺老陳醋,哎呀,又酸又辣,老爽口了!尤其是夏天吃啊,就是沒啥胃口的人也能吃個一大碗……”
說着、說着,李翠英的眼睛陡然一亮,回過神來當即看向蘇麗珍,“閨女,我知道了,你是想讓咱們改做涼皮?”
蘇麗珍不由回給她一個肯定的微笑,“媽,你可真厲害,一下就猜到了!”
李翠英一拍大腿,“珍珍,要說還是你腦瓜子靈,這涼皮還真是最适合現在這個時候賣了!”
蘇衛華在一旁看母女倆有來有往說得熱鬧,也不甘落後,趕忙插話道:“哎哎,你們娘兒倆别光顧着說自己的,這涼皮我連聽都沒聽說過,你們快跟我說說,這東西究竟是咋做的!”
李翠英被他那眼巴巴的樣子給逗笑了,便給他細說起來:“這東西其實不算難,就是有點費面!首先呐,你得先洗面,洗面就是……”
蘇麗珍坐在一旁靜靜地聽着,媽媽耐心細緻的講解聲将她的思緒帶回了上一世。
遙遠的異國他鄉,在她最狼狽無助的時候,有一位老人,親手端給了她一碗飽肚的食物。
記憶裡那入口一瞬間的酸辣鹹香,是足以讓她銘記兩輩子的感恩和懷念……
“哎呀,聽你這麼一說,我覺得這涼皮做起來真有點費事!要這麼麻煩,還不如吃一碗過水面條了,一樣涼快嘛!”那邊聽完媳婦講解的蘇衛華忍不住搖頭。
李翠英可不服氣了:“這面條是面條,涼皮是涼皮,各有各的好!你啊,就是沒吃過,要不然肯定不會這麼說!是吧,珍珍!”
蘇麗珍回過神來,忍不住笑道:“媽,我也沒吃過涼皮,之所以知道,也是在先前我跟你們說的那本舊食譜上看到的。”
蘇衛華聽完恍然,他就說一樣天天在家吃飯,怎麼閨女就知道這東西呢!
蘇麗珍不想在這件事上多說,就轉移父母的注意力道:“媽,我聽你剛剛說的跟書上記得也沒差多少,你要不要幹脆試一下,先做一份涼皮出來,順便也叫我爸嘗嘗,看看這涼皮值不值得賣?”
李翠英略一思索,卻微微皺起了眉,“這個倒是不難,雖說我沒親手做過,但是步驟我都記得挺清楚,大不了多試幾次,我肯定能鼓搗出來!就是當初柳師傅調的料汁挺不一般的,我自己私下琢磨過,卻總拌不出人家那個味來!”
蘇麗珍笑道:“媽,這個你不用擔心,你忘了我剛剛跟你提過的那本書?那上面就有關于調制涼皮料汁的方子!這樣吧,明天早上我就去一趟圖書館,把那個方子抄下來給你參考!”
聽女兒這麼說,李翠英越發有了幾分底氣,索性當天晚上就揉了面團,開始洗面,準備等明天一早起來就試蒸涼皮。
蘇麗珍當夜就把《料經》裡有關涼皮的制作方子另寫了一份出來。
其實這些日子,她已經把整本《料經》都默寫下來了,隻不過最近她天天跟蘇衛華夫妻倆忙活着擺攤的事,沒法一下子把一整本書都拿出來。
不過距離高中開學還有一段日子,她可以找機會将書中餘下的内容陸續交給李翠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