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爸說的對,這一切都是他這個不稱職父親的報應。
蘇麗珍在旁邊看着他黯然的樣子,心裡歎了口氣。
她想起剛剛芽芽的反應,明明爸爸來了,芽芽卻像看不到、聽不到一樣。對他的接觸更是十分抵觸,到了恨不得時時刻刻把自己藏起來的地步。
她沒看過芽芽跟她媽媽的相處模式,但據蘇爺爺說,跟蘇振東的也差不多。
她推測,也許是當初蘇振東與芽芽媽媽争吵的記憶太令她痛苦,所以她潛意識裡不願意想起這些,為了保護自己,就幹脆連制造這些不好記憶的人也一并忽視。
久而久之,不管蘇振東和妻子如何表現,好也罷、壞也罷,她都無動于衷,拒絕給予任何反應,讓他們成了連陌生人都不如的存在。
說實話,芽芽會變成這樣,蘇振東夫妻都難辭其咎。
上次蘇爺爺回首都,确診芽芽的病情後,第一時間就去找了芽芽的媽媽談話。
蘇爺爺說,這個女人看着診斷結果,當時就哭了,哭得特别傷心。
可哭過之後,她就平靜地告訴蘇爺爺,她和蘇振東的婚姻已經走到盡頭,她是不會再回去了。
至于芽芽,就這麼跟着蘇爺爺留在鳳城也挺好。她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蘇爺爺,并且承諾今後每個月都會給蘇爺爺寄一筆錢。這筆錢蘇爺爺是給芽芽治病也好,攢起來也好,都由蘇爺爺自己做主
這就是目前她能為芽芽做的一切了。
蘇爺爺也非常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他們都知道,到了這個地步,這段婚姻已經絕無可能了。而芽芽的問題,也不能全部歸咎于蘇振東一個人。
可事已至此,再追究誰對誰錯也是徒勞。
當務之急,是快刀斬亂麻,讓夫妻雙方不再互相糾纏傷害,盡快結束這段無望痛苦的婚姻,把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
蘇爺爺不是不怨,也不是不怪,而是這就是目前對雙方來說,最好的結果。
所以蘇爺爺現在才迫切希望蘇振東能做出改變,不要再沉迷于這段感情,帶着芽芽一起開啟新的生活。這麼做,既是為了芽芽、同時也是為他自己的人生負責。
而知道前世結果的蘇麗珍其實比所有人都急切地希望蘇振東能盡早醒悟。
芽芽的問題是一方面,隻有他真的放下對前妻的感情,把人生的重心重新放回自己和親人身上,他才不會再像上輩子那樣,不管不顧跑去米國,最後身死異鄉,讓蘇爺爺白發人送黑發人。
可到底該怎麼說服對方放下呢?
她上輩子也一樣是個“戀愛腦”,最知道這種仿佛痰迷心竅的樣子多難說通,要不然也不會做下那麼多錯事,好在蘇振東比她強了不少。
可再強,也是“戀愛腦”。
這就叫人不得不擔心!
蘇振東并不知道蘇麗珍心裡因為他産生的焦慮,隻是為自己一度讓父親和女兒傷心而感到自責。
不過,他到底記得眼下是在蘇家,想着蘇厚德待會兒就回來了,到時不定願不願見到自己,忙收拾好情緒,抓緊時間跟蘇衛華夫妻打聽蘇厚德的近況。
之前想着中秋要來,怕老父親不耐煩看見他,他這兩周都沒打電話,心裡總有些惦記。
蘇衛華也沒隐瞞,實話實說最近半個月,蘇厚德和孟知祥一直在幫着他們忙活飯店的事。兩人幫了不少忙,雖說精神頭都不錯,但也确實有些辛苦。
蘇衛華夫妻為此很過意不去,提起這茬,臉上都帶着歉意。
想到半輩子對自己噓寒問暖的老父親,如今心心念念想着、幫着别的人,作為獨子的蘇振東其實心裡十分酸楚。可他也知道是自己傷了爸爸的心,讓他失望,才造成了今天這副父子離心的局面。
他告訴自己,既然有人做的比他好,能讓爸爸覺得高興,女兒也過得快樂,他合該為此感到慶幸,而不是失落和嫉妒。
他便笑着搖頭道:“大哥、嫂子,這有什麼過意不去的!你們把爸爸和芽芽照顧得這麼好,遠比我這個不孝子強多了。”
“而且,我了解爸爸,他其實很喜歡做菜。當年是為了我和我媽,他才不得已放棄了能讓他施展才華的地方,将所有心血都傾注在我們身上。”
“現在,因為你們的緣故,他能重新回到他喜歡的廚房,重拾當年手藝,他心裡肯定很開心。所以論理兒,也該是我跟你們說聲謝謝才是。”
蘇衛華和李翠英看他說這話時目光真誠,不像是出于客套,心裡頓時輕松了不少,也高興起來。
易地而處,換他們是蘇振東,聽到自己親爹放着自家的爛攤子不關心,反而跑去幫忙一個剛認識沒幾天的幹兒子,這事總是好說不好聽,容易叫人生出芥蒂的。
所以從這方面看,振東兄弟不虧是幹爸的兒子,心胸寬廣,也願意為别人着想。
隻是可惜了,情路不順,日子不好過。
本來之前,他們還覺得女兒不該貿然給幹爸出主意,為此私下還批評過她。可現在看着振東兄弟這樣大好的青年人,為了一段不屬于自己的感情,鬧得家不成家,他們心裡也惋惜不已。
這會兒倒覺得女兒的主意挺好,是該給他下一劑猛藥,逼一逼/他,不能老叫他一碰上感情的事就揣着明白裝糊塗。
夫妻倆便想趁着這機會,也勸上兩句,沒想到剛張嘴,就聽門外有人大聲喊道:“蘇小老闆在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