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此時坐在對面的女孩正用她那雙沉靜的大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自己,讓蘇振東知道對方正認真地等待他的答複,他幾乎以為自己正置身在某個臆想的空間裡。
任誰能想到一個年僅十七歲的女孩會有這麼遠大的目标,甚至為此列出一份堪稱精彩的創業計劃書呢?
能想到把店裡的鹵味熟食業務從火鍋店裡剝離出來,單開一家店,他能理解。
畢竟就算是之前渾渾噩噩如他,也記得父親和姑父會經常說起,蘇家準備今年中秋禮盒那段時間的忙亂。
随着熟食訂單的大筆增長,一直這麼在火鍋店裡将就着,伸不開手腳不說,時間一長,也會對火鍋店的業務造成影響。
可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女孩在想着把單分出來的鹵味熟食業務做熟、做大之後,下一步考慮的不單是在市内各區域開幾家分店的問題,而是打算買設備,辦加工廠,開食品公司,一步到位把蘇家的鹵味做成特色商品,将來面向全省、乃至全國更廣闊的市場。
蘇振東這個活了三十多年的成年人第一次有種被驚吓的感覺。
而且這份計劃并不是一味的講空話、不着邊際,它完全是有理有據,條理清晰的。其中不隻闡述了食品廠的發展前景,市場的預估和産品核心競争力這些連他這個成年人都似懂非懂的問題,還面面俱到地分析了辦食品公司和開發市場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諸多難題,以及她設想的應對方法。
看着這份計劃書,蘇振東就生出了一種強烈的感覺,覺得這個公司在不久的将來也許真能辦起來,且辦得好。
這真是令人期待啊!
他現在是真的相信父親和姑父的話了,這孩子果然是聰明能幹,有能力、又有魄力。
而他自己除了年紀比對方大,其他方面還真是比不上人家。
原本高中畢業那會兒,他也是鬥志昂揚,想要有一番作為的,可是後來為了……他從一名前途無量的機關幹事一下子變成了隻有十幾個人的醬廠工人,蹉跎了這麼多年,除了平時還在堅持看書、看報,不至于說把那十多年學到的文化都還給老師,他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優勢呢?
蘇振東心裡不免有些落寞。
其實這孩子能寫出這樣的計劃書,哪裡還需要他這個失敗者協助?
這麼做,大概還是為了幫他吧!
想到這裡,蘇振東眼裡的光也黯淡下來。
又想起之前在車站蘇麗珍塞給他的那兩千塊錢,即便他一分沒動,回來後就立即還了回去,但他心裡一直記着這份情誼。
在經曆了婚姻和事業的重重波折,遭受過愛人和友人的背叛與算計後,他格外珍惜身邊的每一份善意。
是這些善意陪伴他、支撐他,讓他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糟糕的前半生。
所以人家越是拿真心對待他,越是這樣無微不至地要幫助他,他就越不能理所當然地接受這些好意。
最後,不無遺憾地合上手裡的計劃書,他還是鄭重地将它放回到蘇麗珍面前,然後朝着她搖了搖頭:“好孩子,你很優秀,我相信你的這個計劃将來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但是珍珍,我這個人恐怕配不上你的這個計劃。”
“所以,抱歉,我不能答應你。”
蘇振東的拒絕在蘇麗珍的意料之中。
不過她也沒着急,因為她剛剛一直在留心觀察蘇振東的神情,确認對方在看過她的計劃書後,眼中流露出了很明顯的激動向往之色,這說明蘇振東主觀上是對她的提議感興趣的。
這種情況下他卻還是選擇了拒絕,再聯想剛剛他話裡那句“不配”,蘇麗珍差不多就把對方的想法猜了個八、九分。
她稍稍思索了下,再次開口:“振東叔,我家的情況您應該也已經了解了。我媽是個沒什麼野心的人,她就單純喜歡做飯。我當初想開一家飯店,多少也有滿足她這個想法的緣故。”
“我爸呢,倒是願意拼一拼,可他的身體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不想讓他太操勞。”
“至于我自己,接下來還要應對高考,時間也并不充裕。所以我想讓您留下來幫忙,也真的是因為我現在無人可用。”
見蘇振東擡頭看着自己,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她笑了笑:“也許振東叔是想我何必要這麼着急,反正以我們家現在的情況,先簡單開一家熟食店,等到我高中畢業再做打算也來得及。”
她轉頭看向窗外,透過二樓客廳的玻璃窗能看到外頭一片漆黑的街道上,幾點零星亮着的燈光。
誰能想到五六年後,這條街道、這座城市就會被标志着現代化的鋼筋水泥、高樓大廈所覆蓋,完成一場翻天覆地的巨變。
她的目光在那幾點少得可憐的黯淡燈光上流連,再次開口:“去年夏天,我剛中考結束,那個時候我爸因為心髒病不得不提早内退,緊接着我媽也失了業,然後我們在機械廠家屬院的房子也被人頂了。”
“那個時候,我們家有多難呢?我爸别說動手術、好好養病,他連維持生命的藥都舍不得按頓吃。”
“後來實在沒辦法了,我們開始在客運站擺攤,賣包子、涼皮和鹵味。說起來,是真的要感謝蘇爺爺,如果不是機緣巧合看到那本《料經》,我們也不會有底氣去試一試。”
“事實證明,我們成功了。一年多後的今天,我們有了這座房子、這家店。”
小洋樓的房款家裡早就攢出來了,今年四月份為了給做手術的蘇衛華打氣,她就拿着錢到紡織廠把房款一次性連本帶利補齊,将房本贖回來了。
蘇麗珍将目光收回,再次看向對面有些動容的蘇振東。
“振東叔,我說這些不是為了強調我們一家人過去吃了多少苦,而是想要讓您知道,之所以我們這樣底層的普通人也能用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取得這樣的成績,就是因為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改革開放,市場逐漸打開,任何人隻要肯想、肯幹,再加上一點運氣,就能像順風的船兒一樣,一日千裡。”
“面對這樣千載難逢的好時機,耽誤一分一秒都是浪費,要知道機會是不等人的。”
她盯着蘇振東,語氣格外認真:“振東叔,這世上的事,有時候我們努力了,也不見得成功;那些得過且過的人也不一定就會一敗塗地。所以沒什麼是絕對的,更說不上‘配不配’,一切不過是先盡人事,然後再聽天命。”
她拿起那份計劃書,将它又重新放到蘇振東手中,“這世上沒人喜歡失敗,就算我自認輸得起,但我仍然比任何人都想要赢。如果沒有這個野心,我也不會準備這份計劃書。所以振東叔,我是真的需要您留下來幫我,咱們一起乘着這股東風把事業做起來。”
看蘇振東神情動搖,她又添了最後一把火:“另外,我也沒打算一口吃成個胖子。”
“兩年,我打算用兩年的時間去籌備這家食品公司。在這期間,我們主要以半家庭作坊式的鹵味熟食店為主,一邊探索市場、總結規律,一邊積累經驗,同時盡可能把咱們的産品知名度打響。”
“等到整個鳳城無人不知我們的‘珍珍鹵味’時,也是咱們真正能大展拳腳的時候。”
“振東叔,您對我的未來計劃至關重要,我真的很希望得到您的肯定答複。”
蘇麗珍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本就被她之前的話觸動得心底泛起波瀾的蘇振東更覺沒理由拒絕,這次沒堅持太久,最後還是點頭同意了。
“好,珍珍,我答應你,我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