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屯村集體以養殖基地在本村的土地使用權入股,擁有10%的股份,是為第二大股東。
然後是張表舅個人出資占股8%。
最後,張家屯56戶人家集體出資,共同持有剩餘31%的股份。其中,為避免有人惡意“吃絕戶”,村民個人持股者允許退股,但不允許轉讓。
蘇麗珍之所以想要全體村民入股,一方面是因為張家屯及其周邊村落整體地廣人稀,位置還是有些偏僻,因此難免會引來遊手好閑之人打主意。況且就算是屯中人,時間長了,也說不好會起歪心思。
小偷小摸不算什麼,就怕紅眼病看不得别人好,往河裡井裡随便投幾包耗子藥,那損失就大了去了。
但是如果這養殖基地人人有份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為了利益,大家必然互相監督,一緻對外,能最大程度維護養殖基地的安全。
另一方面,當初允許村民入股的一個條件就是今後不允許村民在家中飼養數目超過三隻以上的雞鴨,以此避免散戶家裡出現感染疫病的雞鴨,進而影響到整個基地。
張家屯的村民對于能入股蘇麗珍的養殖基地都十分高興。一則是這幾年得益于蘇麗珍的幫扶,大家日子都富裕起來了,所以人們信得過蘇麗珍,也樂意跟着她幹。
再則,當初為了掙錢,幾乎家家都是一邊搞養殖、一邊扣大棚種菜。錢是掙到了,可累也是真的累。加上中間也确實出現過有的人家因為實在忙不過來,對家裡的雞鴨疏于管理,結果雞鴨鬧了疫病,一死一大窩,甚至還牽連了左鄰右舍。
時間長了,大家也就想明白了,他們每個人都不是三頭六臂,做不到面面俱到,遇事不能“眼大,肚子小”。
老話說:那都得掂量着來。
所以一聽說蘇麗珍要在屯子裡建養殖基地,還要帶他們入夥,他們是一點沒猶豫就答應了。
不讓多養雞鴨也沒啥,别說人家起碼還允許他們養三隻,就是一隻不讓養,他們也沒意見。
一分錢的心不操,年底直接就拿分紅,這不比啥都強?
而且院子裡不養那些雞鴨了,幹淨利索的,大家也能專心管大棚。再不用擔心屯子裡哪家沒留心,讓雞鴨遭了瘟,再影響了自家。
所以在雙方都十分願意的前提下,這養殖基地建立地十分順利。
基地差不多跟食品廠前後腳開工,于今年五月底的時候完工,開始投入使用。
六月初,蘇麗珍就通過鳳城養殖場購買了雞鴨雛各五千隻,計劃等首批雞鴨長成後再自主進行繁殖育種工作,逐漸擴大養殖規模。
如今基地内的日常管理,蘇麗珍都交給了張表舅負責。
張表舅為了不辜負蘇麗珍一番信任,對基地的事十分上心,為此三不五時就跑到食品廠那邊跟蘇振東讨教管理經驗。
除了張表舅和張家兩個兒子外,她還特地聘請了一名經驗豐富的獸醫和兩名擅長給雞鴨育種的專業人員。
加上在屯子裡雇的幾名養殖好手和門衛、做飯等人,如今整個基地加起來也有十五人了。
目前基地尚處于初期階段,事情多而雜,張表舅幾乎整天都待在基地裡。
上次她來時,就聽門衛的工作人員提起過,說是張表舅已經半個月沒回家了,委實辛苦。
蘇麗珍和蘇振東下了車,先直奔門衛接待室。
因為是養殖行業,所以基地内一般不允許閑雜人入内。如果有客人來訪,第一站就是先在門口的接待室登記。
值班的人看見是蘇麗珍過來,趕忙從屋裡迎了出來。
蘇麗珍跟他打了聲招呼,正要問他張表舅是不是又許久沒回家時,沒想到這次卻得了個意外答案。原來門衛告訴他們,今天午前十一點多的時候,張表舅的大舅哥來了,張表舅把人領回了家,到現在還沒回來呢。
蘇麗珍一聽這話,原本準備邁進基地裡的腳一下就頓住了。
她看了眼時間,現在已經快下午兩點了,如果隻是陳家大伯過來,以張表舅的性子不該耽誤這麼久,看起來倒像是被什麼事拌住了。
于是,她便轉頭對蘇振東道:“東叔,既然這樣,咱們先去表舅家看看吧。”
蘇振東自然沒什麼意見。
兩人跟門衛打了招呼,然後就步行往屯中張表舅家走去。
路上,蘇振東還忍不住開口道:“是不是老陳大哥有什麼事啊?不過我今早看他給店裡送菜的時候好像沒啥問題啊!”
張表舅因為要負責養殖基地的事,自然沒辦法像從前那樣幫火鍋店和鹵肉店收購食材。
不過自從食品公司成立後,鹵肉店的業務就由食品公司統一管理了。
但還有火鍋店呢。
尤其火鍋店作為鹵味最開始售賣的地方,所以鹵味部分也一直保留着。隻不過每日數量有限,勉強供到店的客人堂食而已。
加上店裡無論是火鍋、還是串串麻辣燙,每日需要的食材量都不小,還是需要有一個專門的采購人員。
張表舅就推薦了自家大舅哥陳家老大。
蘇麗珍沒怎麼多想就答應了。
對于她來說,陳家大伯本身也是熟人,而且人品同樣可靠。
食材至關重要,那自然越是知根知底的,越好。
所以現在就是陳大伯幫忙負責供應火鍋店的食材。
蘇麗珍聽了蘇振東的話,隻道:“也許是咱們多心了,先去表舅家看過再說吧。”
叔侄倆很快到了張家。
這邊鄉下人家白天裡總是習慣性敞着大門,所以兩人直接就進了院子。
這會兒,院子裡靜悄悄的,這就有些不太尋常。
這兩年蘇麗珍來張家來得勤。除非是寒冬臘月,要不然每次她來時,院子裡總是有人。
要麼是張家的姨姥姥帶着孫女和孫媳婦們搓玉米、做編織;要麼是孫輩幾個淘氣小子蹦跳玩鬧,還從沒像今天這樣安靜過。
叔侄倆對視一眼,都沒吱聲,穿過院子,繼續往正房走。
快到正房門口時,蘇麗珍順着東邊正房敞開的窗戶,一眼看到屋内臨窗大炕上正背對他們坐着的姨姥姥和陳大伯。
在往裡,是側對着窗戶的張表舅,然後是其他張家人。
第一眼确定張表舅他們都在,蘇麗珍下意識露出笑容,剛要出聲喊人時,屋裡忽然傳來一道央求聲:
“爹,您老就幫俺說一句話吧!俺娘家為了建這個豆腐坊把這些年的老本兒都搭進去了,俺不能眼睜睜看着這豆腐坊倒了啊!”
“現在隻要您幫兒媳跟珍珍說一聲,讓她那廠子能收俺娘家做的豆腐,那俺娘家就有活路了!”
聽了這兩句話,蘇麗珍唇角的笑意便淡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