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了,這是第一步,領帶的寬端要放在你的右邊,窄端在左邊。”陸筝邊說邊示範,她的手指輕輕一轉,領帶的兩端便交叉在一起。
鐘承翊站直了身體任由陸筝擺弄,他的目光緊緊跟随着陸筝的動作,似乎想要把每一個細節都刻在腦海裡。
“然後,寬端從後面繞到前面,再從領口下面穿過來。”陸筝繼續指導,她輕松地完成了這個動作,領帶開始呈現出一個漂亮的形狀。
“最後,寬端從前面繞到後面,再從剛剛形成的環中穿過來,輕輕拉緊,就完成了。”陸筝說着完成了最後一個步驟,一個完美的領帶結出現在鐘承翊的領口。
“看,就是這樣。”
“嗯,看起來挺簡單的。”鐘承翊摸了摸領帶結,随口說道。
陸筝一下子拍上他的手背,把他的手打下去:“學會了是吧,那就自己來。”
說着就要把剛系好的領帶重新扯松,鐘承翊連忙阻止她,抓住了她的手腕:“都系好了就别折騰了,下次我自己來。”
陸筝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反駁道:“我系的我都不嫌折騰,放手。”
“放手”兩個字咬字無比清晰,尾音稍稍拖長。
鐘承翊敗下陣來,但他還是沒有放手,反而輕輕用力:“其實我沒認真看。”
“下次,下一次我肯定好好學,我保證。”
陸筝眉頭微蹙,覺得既無奈又好笑:“你是在耍賴嗎?”她輕輕掙了掙被握住的手腕,卻發現對方并沒有松開的意思。
“你教得那麼認真,我如果一下子就學會了,不是顯得很沒有技術含量。”明明是開脫的話,鐘承翊的表情卻十分認真,陸筝更想笑了。
打個領帶要什麼技術含量?
“我發現你說話真的很有意思。”
“好吧,這次放過你。”陸筝說着,最終還是妥協了,沒有将領帶解開。
這個人有時候真的很像小孩子。
陸筝已經無法把她印象裡的鐘承翊和電視上報紙上的鐘承翊聯系起來了。
“我會記住的,你也好好記住,下——次。”
“好。”一個字,帶着十分的認真,仿佛是在對一項重要任務做出承諾。
陸筝又掙了掙自己的手:“可以放了吧。”
兩人之間的小插曲被現場的熱鬧淹沒,但仍舊有眼尖的記者發現了華點,那是央視五台的體育記者劉冠廷,他是乒乓球項目的專項記者,和國乒隊也是老熟人了。
當晚,結束了一天工作的陸遠鳴回到家裡,開始在電視上收看央視五台推出的專題報道《點将鹿特丹》。
「女播音員:在今天中午的時候,中國乒乓球隊一行31人離開了國家體育總局,踏上了鹿特丹世乒賽的征程。」
「男播音員:中國乒乓球隊此行的目的就是包攬世乒賽全部5個單項的冠軍。」
「解說詞:原定中午11點出發,提前一個小時,公寓門口就開始熱鬧起來了。對于平時穿慣了運動服的隊員們來說,要打好領帶還不太容易。」
「解說詞:教練吳松青在給程啟介紹着打領帶的要領,女隊的小将陸筝也在給鐘承翊示範教學。」
陸遠鳴靠在沙發上,手裡拿着遙控器,眼睛盯着電視屏幕久久不動。
他的心裡五味雜陳,既有對女兒成長的認可,也有那麼一點老父親特有的不得勁。
他記得陸筝小時候總是好奇地看着他打領帶,那時候的她會興奮地拍手稱贊,然後拉着他的手要求再試一次,如今,她已經成為了國家隊的一員。
為國出征,和隊友們相處融洽,這讓陸遠鳴十分欣慰。
而她的打領帶技能和耐心也用在了隊友身上,這就讓陸遠鳴有點吃味了。
從前陸筝隻給他打領帶。
“鐘承翊。”陸遠鳴默默念叨,然後拿起手機給陸筝發了一條信息。
電視上,李國倫的發言擲地有聲。
「解說詞:老有汪克明、馮勵,中有汪華,還有馮戎、鐘承翊這樣的年輕選手,可以說,中國男乒目前處于一個非常具有優勢的狀态下,不過主教練李國倫卻有不同的看法。」
「李國倫:中國男乒現在看上去人才濟濟,但是像08年時能真正值得信任的人,還沒有完全出現。所以我們還是要通過世乒賽這樣的大賽檢驗隊員。」
「李國倫:因為我們現在也面臨着新老交替的時候,年輕隊員在大賽中還沒有建樹,我們的小将必須通過這樣大賽的洗禮,搶班奪權,才能真正成為優秀的選手。也希望老将讓大家看到鼎盛時期的最佳狀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目标,但都是想用世乒賽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