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絕對球感[乒乓] > 第32章 走你自己的路

第32章 走你自己的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奧地利适應性訓練,剛開始的時候,每當夜幕降臨,其他隊員陸續離開,陸筝總是最後一個走的。

幾乎所有人都會自主加練,但陸筝無疑是這個時間段内對自己最狠的那一個,連羅曉溪都趁着吃飯的時候提醒:“你這股拼命的勁兒也不要太過了。”

她擔心陸筝會因為過度訓練而傷害到身體,步她的後塵,特别是如今距離比賽隻剩幾天,容不得半點閃失。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陸筝不太對勁,她心裡藏着事,那是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放心吧曉溪姐,如果真過了,林指會喊停的。”陸筝拍了拍羅曉溪的手背,她知道羅曉溪因為早年的疏忽落下了病根。

越臨近比賽,陸筝心裡的不安越強烈,她知道自己該擺正心态,但那塊石頭就像生了根一樣,怎麼也搬不開。

世乒賽,從她決定進國家隊後就一直在籌備的大賽,和之前的公開賽不一樣。

乒乓球三大賽,不僅彙聚了全球最頂尖的頂級選手,也見證了無數傳奇的誕生與傳承,而陸筝即将走上這個國際舞台,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

國乒對新主力層的培養策略曆來嚴謹,一般都用世乒賽和世界杯來練兵,常規的通關順序為:第一步先打個世界杯團體賽,然後第二步世乒賽團體賽or雙打,或者世界杯單打,接着第三步才是世乒賽單打,繼而第四步奧運會團體賽,此項的前提條件是備戰周期内以上大賽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最好有幾個雙打冠軍和團體冠軍傍身,最後第五步才是奧運會單打,這也有個前提條件,得拿到世乒賽單打冠軍。

對國乒隊員來說,能否拿到奧運備戰周期内的兩次世乒賽單打冠軍,直接決定了能否上奧運單打。

舉例說明一下。

1999年埃因霍溫世乒賽,李國倫和汪琦奪冠,參加了2000年悉尼奧運會。

2001年大阪世乒賽,汪克明和汪琦奪冠,參加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

2005年滬市世乒賽,汪克明和鐘儀琳奪冠,參加了2008年京市奧運會。

所以,目前陸筝走的路是一條前所未有的路,她直接跳過前兩步插隊進了第三步,雖然她确實是直通打出來的,但這樣的路徑在國乒隊并沒有先例。

林立骅第一時間察覺到陸筝心态的問題,但這回和直通賽那回不一樣,他準備熬新的雞湯了。

這孩子哪都好,就是老跟自己犯軸。

當他和李國倫聊起陸筝時,李國倫越聽越覺得耳熟,腦海裡不禁浮現出另一個人的輪廓…發現思緒跑偏後,李國倫咳嗽了兩聲掩飾。

“隊裡隻有她一個小孩,她找不到參照,當然會不安。”

“潘振躍你記得吧,八一隊的小孩,汪華老帶在身邊的。”

林立骅立刻反應過來了,他當然記得。

八一隊的“小神童”。

2008年,11歲的潘振躍入選了八一隊,之後便成為了汪華的陪練,汪華對他的評價是:“小孩兒中唯一會打球的人。”

插一嘴,陸筝進入國家隊後,汪華把她算作第二個會打球的小孩。

汪華回八一隊打比賽的時候一直和潘振躍住一個屋,不論是全運會還是乒超聯賽,哪怕潘振躍不上場,汪華也會帶着他一起訓練,讓他感受超級聯賽的氛圍,近距離觀察頂尖高手。

中國的全運會和乒超聯賽,精彩程度一點不亞于三大賽,甚至難度級别比三大賽還要地獄。

國家隊不少人都見過潘振躍,就連新聞鏡頭下,汪華的身邊也總是能捕捉到潘振躍的身影。

李國倫也是八一隊出身,八一隊總教練洪濤曾跟他通過氣:“咱們隊有一個特别好的小孩,手感不錯,條件非常好。”

李國倫去看過,是個好苗子,他記在了心上。

雖然和陸筝不是一個賽道,陸筝屬于石頭縫裡蹦出的孫悟空,但在男線潘振躍絕對是一等一的天才。

經過這兩年的磨砺,李國倫猜測今年全錦賽應該會讓潘振躍打進國家隊。

“終于要來了?”就像去年完全不擔心陸筝進不了國家隊一樣,林立骅也下意識默認了潘振躍會進國家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