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好了,他有個貼心小棉襖,李國倫也有個保暖小棉衣,哥倆誰也不落下。
不過還是有不同的。
在補充主力層這個基礎考量下,可以的話,林立骅希望能創造曆史,雖前無古人,望後有來者。如果隻是單純想要成績,方穗禾完全能打出來,隻是時間問題,但現在的女隊的情況比較複雜,缺少靈魂人物。
走了個鐘儀琳,又退回去個郭玥,是真的讓人頭大。
2007年薩格勒布世乒賽冠軍是郭玥,2009年橫濱世乒賽冠軍是鐘儀琳,亞軍是郭玥,秒懂為什麼女隊比男隊愁了吧。
本來好好的梯隊建設塌方了。
羅曉溪近幾年又因為傷病發揮不穩定,方穗禾起來的早可又倒在了莫斯科,哪怕浴火重生也要緩沖一下,鄧琳又跟她們不是一個區間,如今處于上升期,反觀男隊,馮戎一開始就是重點培養,鐘承翊屬于計劃外殺出來的程咬金,袁辛更是左手直拍未來的希望。
不說了,林立骅很心累。
因此李國倫對潘振躍的期待更多是建立在穩定和傳承上,或許是因為男乒如今的光芒足夠耀眼,未來的輝煌也已見雛形,他更注重長遠的規劃。
“到時候讓兩個孩子多接觸接觸,好像就差一歲吧,應該能有點共鳴,互相激勵也是好的嘛。”李國倫點點頭回應林立骅,說出了自己的提議。
陸筝的不踏實感,源自于她的成長路徑與常規截然不同。她沒有經曆過系統的梯隊培養,而是一步登天地闖入了國家隊的視野。這種跳躍式的成長,雖然讓她迅速嶄露頭角,卻也讓她在心理上感到了巨大的落差和不安,哪怕林立骅經常給她喂雞湯也于事無補,這并非一朝一夕能擰過來的。
而潘振躍則不同,他的成長軌迹更像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從小接受系統的乒乓球訓練,一步步從地方隊到八一隊,再到國家隊的預備名單,他的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而紮實。用陸筝的話來說,潘振躍才符合她印象中打乒乓球的正常上升趨勢,有天賦,從小努力,然後綻放光芒。這樣的成長經曆,讓潘振躍在面對大賽時,能夠更加從容不迫。
林立骅和李國倫都意識到,讓陸筝和潘振躍多交流,可能會對兩人都有好處。
跟李國倫聊完後,當晚,林立骅就去堵陸筝了,他把正在和方穗禾對練的陸筝叫了出去,兩人沿着球館外的小路并肩慢慢走着,步伐不緊不慢,晚風輕拂,帶着一絲涼意。
林立骅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平和。
“你還記得你剛進國家隊的時候嗎?那時候的你,眼中充滿了對乒乓球的熱愛和對勝利的渴望。”林立骅緩緩地說。
陸筝點了點頭,她當然記得,那是她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她決心要不斷進步的動力來源。
“我知道你現在壓力很大,因為你要走的路,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但就像我一直跟你說的那樣,如果原本沒有這條路,而你開辟了它,絕對不是靠運氣,這是你腳踏實地一步步踩出來的路。”林立骅的聲音溫和輕緩,安撫着陸筝那顆搖擺的心。
陸筝低頭沉默了一會兒,她快速往前走了幾步越過林立骅,然後轉過身來,目光中閃爍着迷茫和困惑:“林指,我走得太快了,快到我自己都跟不上自己的腳步。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我能像其他隊員一樣,一步步地走過來,也許我現在就不會這麼緊張了。”
林立骅停下腳步,凝視着陸筝的眼睛:“你錯了。每個人的成長路徑都是不同的,沒有哪條路是絕對正确的。你走的這條路,雖然不同于常人,但那就是你的路,是你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走出來的。你隻需要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每一步是不是都踏實地走在了這條路上。”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你走得快,說明你有能力走得更遠,走到還沒有人去過的地方。”
“而且,你現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為後來者鋪路,不是嗎?”
陸筝的眼眸中閃過一抹光亮,仿佛被林立骅的話語點亮了心燈,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吐出。
她從未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過自己的處境,一直以來,她都隻看到了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卻忽略了這種不同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力量。她意識到,不該害怕自己的成長速度,應該适應它,利用它。
看到陸筝的神情變化,林立骅知道陸筝已經理解了他的意思,他繼續往前走,越過陸筝時指了指前方,示意她也接着走:“記住,你的價值不僅僅在于你赢了什麼比賽,赢了多少比賽,更在于你如何面對挑戰,如何抓住機遇,如何影響和啟發周圍的人。”
為國争光,同時,希望中國乒乓球事業長盛不衰,能有更多的人走出自己的路,開創新的曆史。
陸筝跟上林立骅的步伐,心中的迷霧逐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晰,比她決心進入國家隊還要清晰。
兩人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不斷拉長,似乎正在預示着他(她)們正走向一段未知而充滿挑戰的旅程。
喝完雞湯的第二天,陸筝就又活蹦亂跳笑嘻嘻的了,也許是心裡的大石落了地,她對外界的感知也重新變得敏銳起來,走進球館後,她立刻察覺到男隊那邊不同尋常的氛圍。
陸筝心裡的雨停了,其他人開始下雨了。